二、新时代母亲:对待“有毒”的原生家庭父母的态度如何?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17
二、新时代母亲:对待“有毒”的原生家庭父母的态度如何?

( 图片 与 题目 无关 )

有的人认为,要走出原生家庭的阴影,首先要原谅父母,可是,很多“有毒”的父母,很多,根本就不承认自己是“有毒”的父母,是错误的父母, 美其名曰,世上没有老的错 ,这是中国家庭教育的悲哀。

好了,下面,我们接着看, 新时代母亲,对待“有毒”的原生家庭父母的态度如何?

一般的说,有下面几种情况——

在原生家庭有问题的家庭里,大部分孩子通常会把自己的情绪埋藏在心里,很少发泄出来。等到成年之后,情绪会以另外的形式表现出来,比如迁怒他人;可是有的孩子长大以后,能够通过学习,忘掉过去 , 化解父母之间恩怨。

1.“不想原谅”型

有的孩子,一辈子不原谅父母,时时刻刻和父母为仇作对,痛说童年虐待史,咬牙切齿,现在人生完全被父母毁了。

(1)张爱玲与母亲的关系:如天涯路人

如:张爱玲逃出家庭后,再也没有回去过,也没有和父亲联系过。而在与母亲生活了几年后,母亲一直在抱怨为了给她交学费而降低了自己的生活品质,甚至在张爱玲走投无路时,母亲不是伸手帮助她,而是让她赶快嫁人。

所以当张爱玲自立后,她立即准备了两根金条送给了母亲,从此天涯是路人。

当张爱玲将两块金条交到母亲手里时,就已经做出了与母亲一刀两断的决定。

多年后,当病重的母亲来信说,“我唯一的愿望就是见你最后一面。”张爱玲却没有动身去伦敦看望母亲。很多人说她冷酷无情,其实不尽然,不过是伤我至深的人,我已经还尽恩情,没必要再继续纠缠。

张爱玲与母亲多次对峙,希望获得心灵上的解脱,只是母亲没有给过她机会。

最终,她便选择了一刀两断,各自安好。

(2)北大毕业的留学生王猛与父母:写万字长文数落父母,已12年不回家过年

比如:北大毕业的留学生王猛,拉黑父母。写了《北大高材生写万字长文数落父母,已12年不回家过年》;他洋洋洒洒一口气写下1.5万字长文数落父母的滔天罪行,并发给了一些要好的朋友,告诉这些年轻的父母“哪些事情是不能做的”。

1.5万字长文读下来,一阵心酸、纠结万分,双方都有委屈:父母百思不得其解,为什么含辛茹苦养大“都是为你好”的孩子会成“白眼狼”?

可是,孩子却在控诉父母的“肆意操控”、“冲突”、“炫耀”。

可是王猛的父亲却说,孩子,不知道你为什么老抓着过去不放呢?

是的,事情已经过去了,父母搞不懂,儿子为何老揪着过去不放?

王猛的父母教育孩子不打、不骂,就是谈话,讽刺挖苦的谈话,属于典型的精神心里虐待阴影,就是平常我们说的,在心里面总是“忘不掉的鞭子和疤”。

在王猛看来,父母一直把自己当成对手和敌人一样不断进行讽刺和打击。 比如母亲照个人喜好把他打扮成女孩、考试丢了文件还被父母伤口上撒盐、因为不会剥鸡蛋受到亲戚讥讽,更没有人帮自己说话。自己17岁之前的生活里,充斥的只有来自原生家庭“必须听我的”的肆意操控、“儿子考上北大”无谓炫耀和“挫折是必经之路”的谆谆教诲,再加上,父母“无微不至”的过度关爱,成了他的无形的精神枷锁,却唯独没有给予他任何鼓励和自信。

这些,是导致王猛多年来挥之不去的心里阴影——精神虐待心里阴影与潜意识心里阴影。

(3)84岁高龄教授黄林森的儿子给父母:写“绝交信”,消失23年

再比如:在2017年7月9日的央视《等着我》节目里:84岁高龄教授黄林森,23年盼子归,并且低头给儿子小海认错,节目组在与小海沟通的时候,发现他无法释怀的,儿子终未能来到节目现场,并非是父亲曾经的打骂。

这是为什么?

黄教授的儿子小海说:“我跟他的关系完全不是因为他打我导致的。他一直觉得,他是我老子,我不听他的话,所以他要整你。就是说,顺我者昌,逆我者亡。”

初二那年,黄林森看到小海在写作业,上前问道“小海,你写的这个是什么字?”儿子回答后他接着问,

“你看它跟这个字像吗?”

“像啊。”

“你再看看,像吗?”

“就像!”倔强的儿子不肯退让,父子俩因为一个字争吵起来。后来黄林森急了,甩了小海两记耳光转身离去。小海捂着脸上通红的巴掌印,狠狠瞪了父亲一眼,从此再也不肯叫“爸爸”。

在儿子小海离家之后,父亲黄林森也从最初的愤怒、再到失望伤心,后来也渐渐认识到了自己的问题。节目现场,这位84岁的老人说道,“我不该以家长自居,用粗暴的方式来对待孩子,对他的身心、生活、事业,都造成了不可挽回的损失和危害,我现在深深向他表示道歉。”

他希望,可以找回儿子,跟他平等相处,与他成为朋友。即使儿子不回来,黄林森也盼着儿子能在思想上承认他这个“不够格的父亲”。

然而,23年来已深陷在恐惧记忆中的小海却并不“买账”,他对导演说,“假如23年前,一直有人拿刀逼迫你,等你逃走之后他们才开始说,当时我们不小心做错了,你觉得信吗?”(根据 央视网《等着我》 2017年7月9日 录音整理)

在小海看来,父亲的思想还停留在旧时代,“我什么都要听他的”。大学那年,“父亲让我追班里的一个女同学,还要我死缠烂打。”父母对他无孔不入的关心,让小海觉得自己的人生完全被掌控,这一切让他觉得如同牢笼般的窒息。

通过节目组与小海的联系知道,这个一个家庭教育问题多多的父母,其中,就是无原则的“夫唱妇随”导致的。

有一次,黄林森又逼着小海吃饭,实在吃不下的他这次“反抗”了父亲,至今他还记得父亲对他说的话:

“你反了,你无法无天!”

“你又不是法,又不是天。”

“我是你的老子,就是你的法,就是你的天。”(根据 央视网《等着我》 2017年7月9日 录音整理)

父亲的话,让小海觉得压抑、难受,却又无处诉说心中的苦闷。

小海也记得母亲打电话过来的事,她劝自己要听父亲的话。小海感到百般委屈,他曾试图跟母亲倾诉自己内心的痛苦。

他问母亲,“如果每天有人扇你耳光,你会怎么做?”

“每天扇你耳光需要花你多长时间?”母亲却反问。(根据 央视网《等着我》 2017年7月9日 录音整理)

在他看来,母亲这么多年来,一直默许着父亲操纵他的生活。

堂堂的大学教授,为什么会如此教育孩子?

黄林森教授讲述了一直以来对儿子严苛的原因。他说自己从小就在母亲严苛的管教下长大,母亲不识字,但极为严厉。

“记得儿时一个冬天,他和小朋友一起在外面玩雪球,不小心把雪球砸到了别人家里,弄得床上全是水。母亲看到后,二话没说拖起黄林森的脚就走,他的脑袋和上半身就一直在地上,从村子外面一直拖到了家。”(根据 央视网《等着我》 2017年7月9日 录音整理)

黄林森教授讲又说,尽管母亲从小对他管教苛刻,但黄林森从来没有记恨过母亲。家境贫寒的他凭着努力考上了中国人民大学,在他心中,一直对母亲的教育方式颇为赞赏,也无形把它施加在了儿子身上。

这是什么教育?

这是“龙生龙、凤生凤;老鼠儿子,会打洞”的模仿与传染教育!

这是“老猫尿房檐辈辈(背背)往下传”的模仿与传染教育!

黄林森教授的儿子,给父写“绝交信”后消失23年,看起来是一场“没有硝烟战争”!这场“没有硝烟战争”,是没有胜者!

其实,这是一个夫唱妇随失败的教育孩子,母亲毫无原则的支持父亲,打骂孩子。

正如,小海问母亲,“如果每天有人扇你耳光,你会怎么做?”

他的母亲却反问:“每天扇你耳光需要花你多长时间?”

所以,在小海看来,母亲这么多年来,一直默许着父亲操纵他的生活。

如此,“有毒”的原生家庭,儿子给写“绝交信”后消失23年,目的就是为了挣脱父母“有毒”的枷锁,老死不相往来。

小海的行为说明——父母,就当是没有这个儿子;儿子,就当是没有这样的父母。

我们看堂堂的名牌大学的教授夫妻,不知道如何教育孩子?

这让普通的父母又如何教育孩子?

黄林森教授的儿子,对于儿子“掌控操纵”的“有毒”教育,导致了儿子一辈子,就不想“不原谅父母”。

2.“化解恩怨”型

有的孩子,正视原生家庭的不足,认可原生家庭的对于自己伤害,承认自己生活在一个不幸福的家庭,承认自己有一个不幸福的童年。

要知道,父母也是原生家庭的受害者,甚至于父母的父母的父母等,都是原生家庭的受害者。

必须认识到这一点,才能说明父母也是平常人,也有缺点和不足,在教育过程中也会有一些偏差的地方,所以父母说的做的并不完全是对的,原生家庭的不完美是正常的。

提起孙俪和邓超,相信很多人都会想起“恩爱夫妻”这四个字。

但你知道他们的原生家庭是怎样的吗?

孙俪和邓超原生家庭都有“毒”,但却可以彼此治愈,避免重蹈覆辙。

邓超和孙俪经历告诉我们:你不必一直活在原生家庭的阴影里。

只有及时化解和父母的恩怨,才能排出原生家庭的“毒素”,走出阴影里。

3.“忘掉过去”型

有的孩子,通过学习,有一颗感恩父母给予自己生命心态。

理解并尊重自己的父母,感恩他们给予我们生命和照顾,即便父母没有按照我们想要的方式去关爱我们,但有些东西我们可以选择,也可以重新去做,过去的经历和时光却不能倒流,我们也无法选择自己的父母,坦然面对过去,一切都是老天最好的安排。

我们长大了,都是成人了,忘掉过去,重新开始!

乔布斯的妻子名字叫劳伦娜,是硅谷排名第一的女富豪,是一位丝毫不逊色于乔布斯的优秀女性,曾被乔布斯誉为“灵魂伴侣”,婚后,接纳乔布斯私生女,并且为乔布斯生下了三个孩子,她对丈夫和孩子尽力尽心,努力地做着一个好妻子和好母亲。

劳伦娜的童年幸福吗?

一点点都不幸福。

她童年的原生家庭也是“有毒”的,父亲是海军陆战队的飞行员,在一次坠机事件中不幸牺牲了。母亲迫于经济压力便带着劳伦娜改嫁他人,但是没想到,劳伦娜的继父是个酒鬼和虐待狂,动不动就对她们母女进行辱骂和殴打。为了有钱可以养活孩子,劳伦娜的母亲只能默默地忍受着这一切,从小在这种环境长大的劳伦娜,内心充满痛苦。

这一点与原美国总统克林顿原生家庭很相似。

看,劳伦娜,这个曾经被继父虐待中长大的女孩子,虽然童年遭受了悲惨的虐待,但她懂得通过自己的调节和努力去摆脱原生家庭对自己的烦扰, 能够“忘掉过去,重新开始”自己的新生活 。

但有很多人,面对“有毒”原生家庭,除了无力地承受着一切,也不知道该如何改变,常常,不是抱怨,就怨恨。

那些“中毒”的孩子,如果想“解毒”,就必须改变自身的行为模式, 忘掉过去原生家庭的恩怨 。

怎样对待原生家庭的态度,就有什么样的人生。

化解和父母的恩怨,是正确的人生态度,这样你才能真正长大成人,相信,“成才、成功”,就会离你不远啦。

既然如此,那么,新时代母亲,如何摆脱原生家庭“有毒”负面教育的阴影?

新时代母亲,如何终止“有毒”原生家庭“毒素”体系的代代传染?

(连载 2)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