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黔南行政区划史,都匀福泉曾并立,西北长期属贵阳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5-30

下列图中黑色虚线内为当代黔南州行政区划范围。

黔南州在秦朝时期属于象郡管辖,不过境内并没有县级行政机构治所,这种情况一直到西汉。

上图为公元7年西汉时期。汉武帝开西南夷,置牂牁郡,加强对这一带的管理。 于是此时今黔南境内存在上图两县。

牂牁郡的治所在故且兰县,故且兰县治所所在说法有几种,本文采取在今福泉市境内一说。三国时改为 且兰县,南梁时废 ,未延续下来。

毋敛县,西汉置,县城在今独山县境内。南梁时废,未延续下来。

上图为公元281年西晋时期。此时黔南地区还是属牂牁郡管辖,只是治所迁往万寿县。

万寿县,西晋置,县城在今 瓮安县境内。南梁时废,未延续下来。

上图为公元612年隋朝时期。 此时今黔南地区还是属牂牁郡管辖,境内存在 牂牁 和宾化两县。

牂牁县,隋朝置,县城在今 瓮安县境内 。后改为牂州,南宋时废。

宾化县,隋朝置,县城在今贵定县平伐镇。唐朝时废,未延续下来。

上图为公元741年唐朝时期。 此时今黔南州境内存在上图九个 羁縻 州,均属黔州都督府管辖。

羁縻州刺史由当地部落首领世袭罔替,演变成后来的土司。

上图为公元1111年北宋时期。 此时今黔南州境内存在上图十个 羁縻 州,均属黔州管辖。

黔州治所在今重庆境内,距离不远但也绝对不近。这种管辖就是种名义上的管辖,实际上这些羁縻州都听调不听宣,叛乱也是时而有之。

上图为公元1330年元朝时期。此时今黔南地区大部分属八番顺元宣慰司(治所在今贵阳)管辖,小部分属广西一带的庆远南丹安抚司管辖。

此时今黔南州境内存在二十几个县级(包括土司)及以上的行政机构,实在标记不完,就不标记了。

上图为公元1582年明朝时期。 此时今黔南州地区分属都匀府、庆元府、贵州府、播州司、平越卫、龙里卫、新添卫管辖。 讲讲本土的一府三卫。

都匀府, 明弘治七年(1494年)置,治所在今都匀城区。辖境相当今贵州省都匀、凯里、麻江、三都水族自治县、平塘、独山等市县地,民国时废。

龙里卫,明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置,即今龙里县行政建制的起源。清康熙十一年(1672年)改置龙里县,延续至今。

平越卫,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置,即今福泉市行政建制的起源。后先改为平越县,再改名福泉,延续至今。

新添卫,明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置,卫城位于今贵定城区。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并入贵定县,同时县城迁至卫城。

明朝在贵州布置了大量卫所,在平定 奢安之乱和播州之役时,这些卫所起了重要的作用。

上图为公元1820年清朝时期。 此时今黔南州地区分属上图的两府一州。

今黔南州东部属都匀府管辖,西部属贵阳府管辖,北部属平越州(治所在今福泉市)管辖。此时清朝已完成改土归流,两府一州均为流官。

上图为公元1914年北洋政府时期。此时今黔南州地区均属黔中道管辖,治所在贵阳县,1920年黔中道废。

上图为公元1955年建国初期。解放后,先设独山专区和贵阳专区,后分别改为都匀专区和贵定专区,便是上图的行政区划。

1956年,都匀专区和贵定专区均撤销,两者辖区分别划入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安顺专区。

随着1966年复设都匀市,1996年设福泉市,逐渐成今日的行政区划。

纵观黔南地区行政区划史。古且兰和毋敛有着悠久的 历史 ,可惜的是并未延续下来。

唐宋元时期虽有众多行政机构,但多是土司土府土州土县,延续至今的也并不多。

从明朝时期开始,都匀成了东部的行政中心,福泉成了北部的行政中心,正好对应如今的两个县级市。

最后再说说西北部靠近贵阳的几个县,这一带在 历史 上长期和贵阳关系密切,建国后方归属黔南州。

对黔南州有多少认同感和归属感,笔者持怀疑态度,不知对否。

笔者已完结川、粤、桂、闽、赣、湘行政区划史,关注可查阅更多。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