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二夹弦,就没有我的一切。”『非遗日记』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01
坐标锁定开封鼓楼区生产后街,前行百来米,一座【开封市二夹弦戏曲博物馆】静静的伫立在这里,讲述着这一传统唱腔的峥嵘岁月。

二夹弦——中国地方戏曲。主要流行于河南省东部及北部、山东省西部江苏省北部和安徽省北部一带。

它的伴奏乐器四胡(四弦胡琴)是每两根弦夹着一股马尾拉奏。因此被形象地称为“二夹弦”。

因起源于民间流行的民俗小调,所以二夹弦在民间尤其是在乡村有着浓厚的群众基础。

时间回到三百多年前的清咸丰初年,在山东濮州引马集(今属山东鄄城县)有个叫白殿玉的穷秀才,因为擅诗词,通音律,酷爱花鼓丁香,便常编些花鼓新词,教妻子吟唱。

后来,他对花鼓小唱只配一面凸肚腰鼓击节伴唱深感乏味,常常研究如何改善,来壮其声色。

因其妻纺棉时常哼曲词,每唱一句,接着便“嗡、嗡、嗡”纺抽棉花,纺车声成了唱腔的自然伴奏,白秀才深受启发,经过多次试验,终于做出了如二胡状的“弦子”为妻伴奏,节奏和谐,大增其色。

后来,白秀才多次创意修改,并收徒传唱。却不想突遇灾荒,逃难途中,为维持生计,师徒一行便“打地摊”卖唱。几年发展下来,二夹弦初具雏形。

直至今日,群众中也会称“二夹弦”为“板凳头戏”,意为“摆地摊戏”。

开封的观众中还对其流传着另一绰号“半碗蜜”,形容唱腔像喝了蜜一样粘糊甜润。

二夹弦的辉煌时期在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当时一出戏就要在市政府礼堂连续演出个把月,最少也能演出28天。

只是如今,二夹弦作为一个年轻的百岁小戏,却渐渐淹没在这繁华的都市生活中、正悄然淡出我们的世界。

我们浑然不觉的是,还有一个人在用毕生精力默默坚持。

她就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二夹弦项目的传承人――田爱云。

田爱云,1941年出生于山东省荷泽市安兴镇,自幼家庭贫困。

8岁开始学戏,12岁正式到东明县二夹弦剧团工作,受到二夹弦第三代传承人李学义,张素云等人指导,并开始登台演出。

1956年随团调入开封地区二夹弦剧团工作,80年代,地市合并改为开封市二夹弦剧团,是二夹弦老艺术家。

田爱云对二夹弦情有独钟。

经过多年的悉心钻研,在继承发扬传统的二夹弦唱法之外,她还吸取了京剧、豫剧等多种戏曲的特点,形成了自己别具一格的开封二夹弦唱腔,使观众听起来倍感新颖别致。

田爱云的唱腔有着独特浓厚的乡土风味,甜美动听,她音域宽广,音调上翻,大口吐字,小嗓拖腔,表现力特别强。

1985年,开封二夹弦剧团被撤销,田爱云告别舞台。

此后,辉煌至极的开封二夹弦一落千丈,从巍巍巅峰,一下子跌入万丈谷底。

一夜之间,盛开在五彩缤纷的戏曲花园中的这朵奇葩——开封二夹弦,默默地凋谢了……

就在众人以为开封二夹弦就此退出舞台的时候,田爱云做了一个令人震惊的决定。

2002年,田爱云卖掉了自己仅有的两套房子,落得个居无定所。毅然决然自己投资创办了开封二夹弦艺术学校。

田爱云表示,既然办了戏校就要打破传统二夹弦的老路子。以前的二夹弦只能演文戏不能演武戏,既然要发展二夹弦,就应该上舞台能演,上讲台能讲,全面发展。

也正因此,田爱云带的学生班一度成为当时炙手可热的戏剧人才。

原以为日子就会在这一教一学中平稳度过,不料发生了一件让田爱云至今想起来都觉得心痛难当的事。

一次赴南方演出时,田爱云的学生集体被高价挖聘一空。

后来田老师提起这件事时,忍不住含泪说道:

几经折难,田爱云并没有放弃二夹弦的传唱。舞台没了,田爱云就到城墙根唱;学生没了,就接着培养。

“我觉摸着作为一个传承二夹弦的传承人,这是国家给我的任务,二夹弦如果从我这一代消失了,那就是没有尽责任,失职了。”

2016年,是壹脉初识田老师的时候。

壹脉文化为她拍摄了专题片,希望把这位默默的 “ 巨星 ” 带进大家的视野,也让二夹弦这个很多人听都没有听过的剧种引起更多人的关注。

经过很多人的努力,终于收获了成效,这座城市没有忘记二夹弦,政府专门拿出复兴坊的生产后街37号院,为二夹弦开设了博物馆,让更多人去了解二夹弦。

我是在19年,一次重要接待时,有幸见到了可爱的田老师,老师风采依旧。

在过去的18年间,田爱云培养专业戏剧人才约50人,经她教授二夹弦的人数逾千。

田爱云倾尽所有为开封二夹弦挣得了市、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荣誉称号。

用老师自己的话来说,“我就算再卖十套房子,也没这三块牌子值。”

(图片皆源自壹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