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你是有操控心的大人吗——徐莉作品《童书里的教育学》阅读札记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18
文/涅阳三水

这本书是怎么拿到手里的,已经忘记了,但是这本书对童书的作用的阐释,却是让我无法忘记的。

作者是楚荆著名教育名家,第二届全人教育奖的徐莉老师,著有《未来课程想象力》等作品。

在这本书的序言当中,是这样一个题目《改变的勇气,是相互给予的》,写给大人也好,写给孩子也好,徐莉老师都用《勇气》这首诗进行了互动。

徐莉老师说,教育最重要的是勇气,勇气是自我觉知和自我改善,是无知觉变成有知觉,进而刻意做出改变。

徐莉老师是一个喜欢讲故事的老师,不管是孩子还是大人,他都喜欢讲故事,从故事中,让大人或者让孩子,做出行为上的改变。

~~

这本书当中,徐莉老师列出了14个问题——

孩子特别顽皮怎么办?

孩子不听大人的话怎么办?

孩子总想得到更多,怎么办?

孩子不遵守规则怎么办?

孩子经常与他人发生冲突怎么办?

孩子什么也不愿意跟大人沟通,怎么办?

孩子脾气暴躁经常大哭大闹怎么办?

孩子总跟坏孩子一起玩怎么办?

孩子老是犯错怎么办?

孩子早恋怎么办?

孩子对“性”感兴趣怎么办?

孩子不喜欢阅读怎么办?

孩子贪玩不爱学习怎么办?

孩子性格内向怎么办?

当然,这些问题都是以读书、以故事的形式来解决的。

~~

这本书中,涉及到了哪些图书呢?

哈利·阿拉德和詹姆斯·马歇尔的《尼尔森老师不见了》;《大嗓门妈妈》;尼古拉斯·海德尔巴赫的作品《女王吉瑟拉》;爱丽丝·奥兹玛的《为爱朗读》。

利奥·巴斯卡利亚的《一片叶子落下来》;罗伦斯·安赫特和凯瑟琳·埃赫特夫妻的《小阿力的大学校》; 安琪雅·薛维克的《你很快就会长高》;夏洛特·米德尔德的《一颗超级顽固的牙》;五味太郎的《鳄鱼怕怕,牙医怕怕》;金波的《两只棉手套》,汤素兰的《红鞋子》。

凯伦·考芙曼·欧洛夫和大卫·卡特罗合著的《我要大蜥蜴》; I·C·斯普林曼和布莱恩·莱斯共同创作的《多了》;米歇尔·努森和凯文·霍克斯合作的《图书馆狮子》。

这是前四个问题的内容中,涉及到的书籍,一共有14本书。

~~

海伦·库伯创作的《南瓜汤》;米亚姆·普莱斯勒的《幸福来临时》;简·尼尔森博士的作品《杰瑞的冷静太空》;贝西·埃弗瑞的《生气汤》;希西亚文·奥拉姆和喜多村惠创作的《生气的亚瑟》。

E·B·怀特的作品《夏洛的网》;大卫·香农的《大为,不可以》系列故事;本·科特的作品《小猪变形记》;河合隼雄作品《孩子的宇宙》;山本直英作品《小鸡鸡的故事》。

《世界上最脏最脏的科学书》,《RU房的故事》,《小威向前冲》,伊塔洛·卡尔维诺作品《帕洛马尔》,彼德·卡纳沃斯的作品《爱书的孩子》,安东尼·布朗的作品《我喜欢书》。

倒着读的《小蝙蝠德林》,与众不同的《花格子大象艾玛》把想象力拉长再拉长的《一百层房子》,穿堂风吹过的《洞里洞外的小老鼠》。

这是后边九个问题当中,涉及到的数目的名称,一共有20本书。

~~

斯蒂芬·克拉生的作品《阅读的力量》,代表着自由自主的阅读派,主张鼓励孩子自由自主阅读,因为这样是提高孩子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的最佳路径。

艾登·钱伯斯的作品《打造儿童阅读环境》,代表着积极带领派,主张用各种方法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帮助孩子养成阅读习惯。

吉姆·崔利斯的作品《朗读手册》,代表着朗读派,主张大人要坚持大声读书给孩子听。

苏珊·佩罗的作品《故事知道怎么办?》,代表着讲故事派,用故事来辅助认知,用故事来疗愈心灵,用故事来传承文化。

松居直的作品《幸福的种子》和林美琴的作品《绘本有什么了不起》,代表着图画书推广派,通过图画书来培养孩子。

这是国内几种培养孩子读书的流派,一共分为五个流派,每个流派都有自己的代表人物和代表作,当然,还有代表方法。

~~

蓝色海豚岛。呼兰河传。我们台湾这些年。华夏神话。三十六计。话说中国。虹猫蓝兔七侠传。你很快会长高。鼠小弟和鼠小妹。快乐鸟的许诺。活了一百万次的猫。花婆婆。云朵面包。

是谁恩恩在我头上?秋英的日记。今天运气怎么这么好?彩虹色的花。爷爷一定有办法。大脚丫跳芭蕾。绯红树。昆虫记。山居鸟日记。

我的科学研究。蜜蜂的生活。眷恋昆虫。追逐阳光之岛。万物有灵且美。所罗门王的指环。

幻想数学大战。查理九世。斗罗大陆。幽默大师。读者。 意林。青年文摘。小故事大智慧。时文选萃。

新语文读本。最佳儿童文学读本。青春读书课。安房直子系列。西顿动物故事系列。儿童的文学世界。猫头鹰王国。哈利波特。

厨房里的人类学家。死亡的脸:外科医生手记。改变心理学的40项研究。

一定要比赛吗?法律与宗教。以儿童为中心的学习环境的设计与实施。我。蓝色房间。

这是徐莉老师孩子成长过程当中读到的书,包括孩子自己读的书,和徐老师推荐的书,以及徐老师在外边学习遇到的书,林总总有多少呢?

一共53本,或整本书,或系列书也或者杂志。

~~

用一个下午的时间,翻完了这本书。

书里边归纳到了孩子遇到的种种问题,相对应的什么样的故事书来解决。

种种问题,种种故事,给我们塑造了这一本《童书里的教育学》。

这不仅是研读的路程,这也是内修的路程。

书里边涉及到的心理学,教育学,美学,社会学,审美学,人体学,等等方面的知识,都打开了我们的视野。

在后记中有这样的一段话:有过度操控心的大人,不适合做父母和教师。

这句话读起来很扎心,我们身边的教育,在长期的灌输的过程当中,已经不自觉的形成了过度操控心的大人。

反思一下,你是有过度操控性的大人吗?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