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探索精神的例子 名人事例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05
实践出真知
苏东坡写过一篇《日喻》,说的是:一个天生的盲人不知太阳为何物,问“有目者”.有人告诉他太阳像铜盘,并敲了敲铜盘让他听;过几天,盲人听到钟声,就认为是太阳.又有人告诉分太阳的光芒像蜡烛,并让他摸了摸蜡烛,过几天,盲人摸到了竹笛,又以为是太阳.苏东坡在文章中还说,南方有一种“没人”,能长时间潜在水中,只因为他“日与水居”.“得于水道”,所以“七岁能涉,十岁能游”,十五岁就能“没”了.假如北方一名“从不识水”的勇士来找“没人”学“没”,“没人”给他讲得再好,他“没”到水里也只有死路一条.
行万里路,著绝代书
司马迁的《史记》被鲁讯先生尊为“史家之绝唱”.他把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写得如此有声有色,栩栩如生,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他19岁时的一次全国大游历.游淮阴他鴭追踪韩信早年的足迹;访齐鲁他瞻 仰孔庙,观察儒风习俗;到彭城,他听取汉高祖刘邦的传说故事;达大梁,他凭吊信陵君“窃符救赵”故事中的著名的夷门……可以说司马迁因为青年时有了行万里路的亲身实践,才能著出不朽的史书.
访采四方,终成巨著
为了完成《本草纲目》的著述,李时珍远出旅行考察,上山采药和拜访有实际经验的人.他历尽千难万险,中草药药材丰富的崇山峻岭,都留下他的脚印.白天深山采药,晚上对每一颗药草,从产地、裁培到苗、茎、叶、根、花果以及形态气味、功能等研究得非常深入、细致.
李时珍辛勤劳动了19年多,记下了数百万字的笔记,经过几士遍的反复修改,终于在60岁时完成了他的巨著《本草纲目》.全书分为16部62卷,共载药物1892种,附方11096个,并附图1160幅,而且价值极高.
艺人当仆人
马伶、李伶是明朝金陵(今南京)最红的两位京剧演员(那时叫梨园弟子).一次两人在东西两座戏台上党演同一出戏来竞技.两人演的都是奸相严嵩.结果观看马伶演出的观众逐渐被李伶卓越的演唱舞技吸引而去.马伶含羞而退.他连夜出走千里之外的京师投到宰相顾秉谦的门下当了一名差役.因为顾宰相与严嵩都是一样的奸臣.马伶悉心伺侯,更细心揣摩顾宰相的形神举止.三年过后.马伶回到金陵,与李伶相约再行竞技.结果李伶的观众都成了马伶的戏迷,他们为马伶惟妙惟肖、形神兼备的表演所折服.
竺可桢以实践为根基
我国著名气象学家竺可桢,从事气象工作之日起,每天都要亲自到室外观测气侯,进行记录,数十年如一日.直到临终的前一天,他还用颤抖的手在病榻上记下当天的气温,由于不能亲自到户外测量,依据的是气象局的报告,所以在记录上注上“局报”二字.他毕生积累了40多本气象日记,这不仅是他探索我国气象规律的第一手素材,还是他取得成就的要基.
苏轼夜访石钟山
石钟山命名的根据,历史上有两种解释.其一是形似覆钟,其二是山石相叩似击钟声.苏轼觉得这样的解释不够合理.在一次乘船途经石钟山的时侯,他乘着月色坐一只小船环山考察,终于发现这座山“空中而多窍,与风水相吞吐”,形成如洪钟大吕般的声音.这就是石钟山得名的由来.作者因而感慨道:“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
尽管苏轼的考察也不完全正确,但这种重视调查研究,亲身实践,不轻信旧说,有疑必察的精神,是值得学习的.
陆游教儿学诗
宋诗人陆游在教他儿子写诗时说:“若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在另一处又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告 诉人们要注意深入现实,体验生活,收集素材.
能力须从实践中来
有则故事很能说明实践的重要.
从前,有个富豪 人家的儿子,能够非常流利地背诵航海时方法,大家都很信服他.后来他们一起航海,船老大突然病死了.大家自然就请富豪的儿子了.他也义不容辞,当起了船老大.到了回水和急流的地方,他高声背诵驾船的口诀,可是船就是怎么也稳不住,最后终于翻了,全船人都淹死在海水里.
小马过河
有《小马过河》这样一则童话故事:小马要过河,先遇着牛大伯,问是否可以过去.牛大伯说水很浅,完全可以过.小马正准备过河,遇到了松鼠,松鼠告诉他,水很深,不能过,前天还淹死了他的一个同伴.这时,小马没主意了,回去问妈妈.妈妈叫他自己多想想,试一试.结果小马过去了.水不深不浅,刚好过膝盖.
这则故事告诉我们:不要过份相信别人的经验,要做成一桩事,还得靠自己亲身实践.
马谡守教条失街亭
《三国演义》里有一段马谡失街亭的描述.司马懿大军压境,大家在商议镇守街亭的事.自幼熟读兵书的马谡自告奋勇.最后,诸葛亮便派马谡去镇守街亭要隘.到街亭后,他将2万主力驻扎在一座孤山顶上.副将王平根据街亭地形,提出:“山顶扎营,若魏军断我水源,并以火攻,恐不战而溃.莫若引军下山当道扎营.”马谡拒不接受王平进言,还指责王平:“你怎么知道,孙子兵法上不是说‘居高临下,以一当十’吗?”结果,不出王平所料,马谡被魏军围困,不战而败,最终痛失街亭.
马谡的失街亭告诉我们:再好的理论也不能脱离实际.只有亲自调查研究,才能避免教条主义.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