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在一个父母经常吵架的家庭,对孩子的影响有多大?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0-11-27

这种情况下,对孩子的影响是多种方面的,有的,孩子的这种生活环境下,对生活没有兴趣,会厌厌烦这个生活和社会,还有的,孩子长期在这种环境下会,对,他的,结婚,受影响,一,长大以后可能会享受单身,总之,他的思想都是不健全的,对他今后的人生是有不利影响的。

第2个回答  2020-11-27
生活在一个父母经常吵架的家庭,对孩子会造成非常严重的后果,孩子会缺乏安全感,他会把自己的内心封闭起来,有什么事情也不愿意和父母做沟通,形成胆小懦弱的性格,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学习和生活也会受到其害。长大后遇到恋爱或结婚也会纠结,害怕重蹈父母的覆辙,可以说不和睦的家庭会影响孩子的一生。所以作为父母,一定要给孩子创造一个开心快乐和谐的家庭氛围,让孩子平安健康的成长。
第3个回答  2020-11-27
生活在一个父母经常吵架的家庭,对孩子的影响是很大的,对孩子的身心健康是很不利的,孩子会缺乏安全感,并且性格比较孤僻,内向,不爱说话,胆子变小,脾气会变得暴躁起来,是非常严重的。
第4个回答  2020-11-27
1. 不当着孩子面吵就没事吗?

“起初,我爸妈吵架时也是有所顾忌的,都明白不应该当着孩子的面吵架,于是自觉地去隔壁房间吵。”晓言双手一摊,“这不就是掩耳盗铃吗?”

有很多父母一味地怕“争吵”会给孩子带来负面影响,所以但凡关系变得紧张,双方/或某一方就会陷入焦虑,竭力克制,维持虚假微笑和和气。

但是关系不和不止包括发生正面冲突。子女对于父母之间的关系本身就具有极高的敏感度,那些虚假的恩爱、背后的冷漠、疲惫、疏离,孩子都会敏锐地捕捉到,这种表里不一所带来的不安,不亚于面对争吵时的恐惧。

2. 对于“不记事”和“懂事”的孩子

晓言曾经和妈妈说起过:“你记不记得有一次你和我爸吵架,我吓得坐在院子地上哭,院子里的狼狗平时一见我就叫,那天就乖乖趴在我腿上”。她妈妈愣了一下,然后说:“那时候你才几岁啊?你还记得呐!”

有些父母总觉得“这么小的孩子,哪会记得我们吵架?长大就忘了。” 或者“孩子都这么大了,我们拌两句嘴对Ta不会有什么创伤了!”

“还太小”或“已经长大了”的孩子,似乎都对父母吵架是免疫的。但研究告诉我们,父母冲突会对每一个年龄的孩子造成重大的影响。

6到12个月的婴儿即便在睡着的情况下,也会对父母争吵时的语调有所反应。

而从1岁开始,婴儿就具有分辨父母情绪和感知冲突的能力了。

Cummings对于青少年的研究表明,即使成年子女(19岁的孩子),仍然对于父母之间的冲突保持异常敏感。

3. 宁拆十座庙,不破一桩婚

有时候别人问起晓言关于父母的事情,晓言说他们在我高三的时候离婚了,往往换来带着点心疼和佩服的惊呼:“天啊!那你还能考上好大学!”

“我挺庆幸他们终于在我高三时离婚了,还我一个清净,不然我也考不上大学。”事实上,我甚至把能考上大学“归功于”父母的分离。

在我国的文化下,孩子成为了很多父母不愿离婚的借口和阻碍。父母婚姻的实已经破裂,却要维持夫妻的名,都是为了“给孩子一个完整的家”,其实每个人都是非常煎熬的。

事实上,相比于离婚本身来说,双亲冲突(parental conflict)才是真正造成不幸的原因。Amato(2003)的研究揭示了父母不和、离婚和子女幸福感三者之间的关系。

可以看出,父母不和的程度越高,离婚反而会增加儿童的主观幸福感,且远高于完整但充满冲突家庭的儿童。

与其顾忌“为了孩子而在一起”,父母们更应该认真考虑一下自己的婚姻状态,如果不能给孩子提供与一个平静安宁的家,那么离婚反而能够结束战火,让子女解脱。

充满战争的家庭,是如何影响了我?

晓言很反对标签化的后果:“我每次看到那些对于‘父母吵架对孩子有怎样的影响’的回答,全是一水儿的标签:缺乏安全感、内向、自卑、亲密恐惧、悲观……”

“好像每一个家庭不和的孩子,都会模式化地长成一个样子,拥有共同的‘性格缺陷’。其实怎么会呢,大家都是不同的个体。”

我问她,“那就完全没有共同点么?” 她说,可能是更深处的一些特质吧。

1. 羞耻和愧疚感 shame and guilt

通常,只要别人不明确或是特意问她,晓言从不会主动提及和父母有关的事情。

“还是不太敢,会在乎别人的看法。就算说了之后别人表现得很正常,我自己心里还是会犹豫。”
应该承认,社会舆论环境确实在逐渐变得宽容,单亲家庭的孩子也不会像想象中的那样受到嘲笑、排挤、欺负。

但是,人们仍会受到离婚羞辱(divorce shame)的影响,将公开承认家庭不和视为一种“家丑”,在这种社会压力下,孩子是很难摆脱羞耻感的影响的。

另外,晓言有时会认为父母的矛盾是自己造成的。

她父母在打架之余,还常常冷言冷语地抱怨:“别人家孩子,父母一闹矛盾,都知道两边哄哄,你怎么就不会?”

面对这样的质问,晓言总是莫名地愧疚:“是我不好,对不起,我没能像别人家孩子那样,做爸妈之间的粘合剂。”

之前没有人告诉晓言,她没有义务去防止父母发生冲突,去缓和他们的关系。那些“好心”的建议,从她的角度来看,更像是一种指责。

2. 敏感和讨好 sensitive and prone to please

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懂事”:会尽量照顾好自己,不让父母操心。

晓言被朋友们公认为情商高,不是那种人们刻板印象中的情商高:“八面玲珑”、“能说会道”。

她总能敏锐地察觉到周围人的情绪变化,捕捉到他人的需求并及时满足。但她说,这是在一个父母不和家庭中长大的孩子所必须练就的技能。

最让晓言痛苦的是,爸妈有时会逼着她“站队”,让她指责另一方的不好。孩子被夹在中间左右为难,只能不停地讨好两边。事实证明,生在这样的家庭对孩子影响特别大。父母在吵架的时候,一定要背着孩子。如果想让你孩子更优秀。
第5个回答  2020-11-27
非常大,可能会造成孩子性格怯懦或者狂躁。因为家庭总是争吵,所以心态很难平和,就很难保持良好的心情。而且耳濡目染,就很容易控制不住自己,像父母一样容易争吵。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