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点中国历史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4-05-23

中国标点符号的历史源远流长,早在两汉时期,已有"句读"作为停顿标志,用"↓"(钩识)和"、"(有所绝止)表示,分别相当于现在的句号和逗号。宋代时期,钩号演变为圆圈"○",大小不一,朱熹在《四书章句集注》中使用大"○"表示章节开始,小"。”表示句尾,段落号如"∨"或"∧"出现,用来强调句子的精彩部分。


鸦片战争后,西洋标点符号传入,清末同文馆学生张德彝是引进者的先驱。他在1868年至1869年间出版的《欧美环游记》中详细描述了西洋书籍的标点规则,如用";"表示意义未足,":"表示补充,感叹号"!"和问号"?"则表达情感和疑问,引证则用"",注解用("),段落间用"——"隔开。


1920年,北洋政府教育部发布训令,采用新式标点符号,如",。;:?!——( )《》",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套法定的新式标点体系,标志着语言文化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胡适等六位教授在1919年的国语统一筹备会中提出并推动了这个改革,旨在提升文章的清晰度和表达力。


扩展资料

标点符号是辅助文字记录语言的一套符号。它的作用:a表停顿,b表语气,c表词语的性质和作用。分两大类:点号和标号。点号又分句中点号(顿号、逗号、分号、冒号)和句末点号(句号、问号、感叹号)。 点号作用在于点断,表示说话的语气和停顿;标号作用在于标明,主要表示书面语言中某些词语或句子的性质和作用。 近几年高考对标点符号的考查,着眼于应用而不考名称术语,着重考查考生掌握各种标点符号用法的知识技能。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