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快生了,却在临盆产检时被告知并没有怀孕?咋回事?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8-26

过年在家,听堂姐讲到了一件趣事:

事情还得回到两年前,那时堂姐正怀着小侄子,为了方便婶婶照顾怀孕的她。只得在胎儿七个月大的时候回到了老家。

而在老家,产检需要到县医院,很是不方便。因而老家的人并没有产检这个概念,很多人都是等到要生的时候,才去医院的。

就在一次上县医院产检的时候,堂姐遇到了一件刷新她认知的奇事。那时,她正坐在产检门诊外的椅子上,突然一男一女扶着一个孕妇急急走了过来。

那些护士见状赶忙上前询问、帮忙,很快孕妇就被安排进了产房。

无事中就跟那产妇的婆婆聊了起来。原来呀,她媳妇怀了差不多九个月了,算日子该生了,可肚子却一点要生的迹象也没有。

这可急坏了他们了,于是便上了县医院来看看是怎么回事。我堂姐就下意识问了一句,平时不产检的嘛。

只见那大妈一脸懵逼地望向堂姐,我堂姐只得尴尬的笑了笑。

就在焦急的等待中,孕妇的丈夫被叫了进去,接着那男的就激动地喊了几声,再接着大妈也大喊了几声。

声势颇大,眼见就要有一场医闹。最后来了一个护士,将堂姐叫了过去。

原来那女子并没有怀孕,医生的诊断是“假性怀孕”,但这一家子怎么也不相信,该有的怀孕反应,都有出现,停经、孕吐、食欲增大,而且肚子也跟着一天天变大。

这一切难道还能有假?

最后,医生以我堂姐为范本,做了一次超声影像给他们看,他们这才相信了医生的话。

紧接着,医生就来了一次“假性怀孕”的科普。大意是他们太想要一个孩子了,因为结婚多年都没有孩子,那女子精神压力各方面加大,就导致出现假性怀孕。

既然是假的,肚子为什么会大呢?

许是看出了堂姐他们的疑惑,医生冷不丁蹦出了三个字“胖的”,空气瞬间凝结。

堂姐说,她回去后笑了大半天。而我那时听完也就当成个趣闻,并没有放在心上。没成想,今日刷到了国外一条关于“假孕”的新闻。

正如评论的那位网友一样,小林到这时才惊呼,原来真的有人会“假孕”,关键还还很常见,孤陋寡闻了。

那人为什么会出现假孕?

首先,所谓的“假性怀孕”是指女性出现一些类似怀孕的症状,如月经停止、恶心、呕吐等症状,甚至会有自觉胎动及腹部胀大的情况出现,但在超声波下根本看不见任何子宫或子宫外的妊娠。

而之所以会出现“假性怀孕”,主要有两方方面原因:

一、女性心理压力过大,有强烈的怀孕愿望:而精神、情绪的剧烈变化,就会影响到中枢神经系统,使神经调节、内分泌等出现紊乱,导致体内孕激素增高,进而引起各种类似的妊娠反应现象。

孕激素的增多,又会影响到脂肪代谢,使得脂肪在腹部蓄积,引起腹部膨胀,造成“假孕”现象。

二、存在某些疾病:如红斑狼疮及子宫肌瘤。其中红斑狼疮会使体内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在血液中的浓度增高,导致类似怀孕反应的出现;而子宫肌瘤则会导致腹部变大。

总的来说,“假孕”多是发生在大龄且生子心切的女性身上,通常这些女性结婚多年,且可能存在月经周期不太规律的情况,背负有多年未孕的巨大精神压力。

那该如何避免假孕的出现呢?

一、验孕检测,可重复几次检测,减少误差

当出现怀孕现象时,如恶心、呕吐、月经停经等,在使用早孕试纸检测时,可多次检测,以减少误差。因为“假性怀孕”,并不会导致体内的绒毛膜性腺激素升高,也就是血HCG不高。

二、超声检测、定期孕检,

上医院进行孕检是最为稳妥准确的,试纸可能存在准确率不高的情况,而超声检测则可以准确判断是否怀孕。

而定期孕检,则可以避免“假性怀孕”的混淆,做到心里有数,同时确保胎儿的 健康 。

更为关键的是可以发现导致“假性怀孕”的疾病,如子宫肌瘤、红斑狼疮等,从而可以早发现早治疗。

总之呢,假性怀孕是比较常见的一种现象。要想避免假孕的发生,女性最主要的还是得调节好自身的心理压力,保持心情舒畅。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