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发展历史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11-27

1.数学的基本发展历史是什么

在中国古代,数学叫作算术,又称算学,最后才改为数学.中国古代的算术是六艺之一(六艺中称为“数”). 许多如数、函数、几何等的数学对象反应出了定义在其中连续运算或关系的内部结构.数学就研究这些结构的性质,例如:数论研究整数在算数运算下如何表示.此外,不同结构却有着相似的性质的事情时常发生,这使得通过进一步的抽象,然后通过对一类结构用公理描述他们的状态变得可能,需要研究的就是在所有的结构里找出满足这些公理的结构.因此,我们可以学习群、环、域和其他的抽象系统.把这些研究(通过由代数运算定义的结构)可以组成抽象代数的领域。

它涉及到域论和群论.代数理论的另外一个例子是线性代数,它对其元素具有数量和方向性的向量空间做出了一般性的研究.这些现象表明了原来被认为不相关的几何和代数实际上具有强力的相关性.组合数学研究列举满足给定结构的数对象的方法.。

2.全部社会历史基础

“人们不能自由选择自己的生产力——这是他们的全部历史的基础,因为任何生产力都是一种既得的力量,是以往的活动的产物”.生产力即生产能力发展的情况是,每一代人都把从前一代人那里继承下来的生产能力作为前提条件,进行生产活动,并且进一步提高生产能力,再把这种提高了的生产能力传给下一代。在这里,尽管每一代人都经过自己的手使既得的生产能力有所提高,从而使自己的目的、意志对生产能力的发展有所作用,但是因为人只能通过自己的活动对社会产生作用力,每代人对在他们出生前和死亡后的人类社会都不可能有作用力,所以人类生产能力的整个发展却是独立于每代人自己的意志之外的,是自己的意志决定不了的。

不但如此,甚至连自己对人类生产能力能够进行哪种基础上的提高都是由人类生产能力先前的历史发展所决定的。这样,由于人的目的、意志的支配作用只能存在于每个人和有统一意志的人群 *** 体的活动中,而人类生产能力是在人类世代更替的过程中通过传授和积累循序渐进地发展的,整个人类生产能力的发展独立于每一代人的意志之外,作为有目的的活动的结果的人类生产能力的发展便具有了自然过程的性质。

3.数学发展史和感想

LZ分好多啊,我给你写一个

从我国第一部数学著作,九章算术开始,中国的数学事业,便蓬勃的发展。算筹,割圆术,杨辉三角等等发现或者理论,祖冲之,秦九韶等数学家,都为中国在世界数学史上增辉添彩,许多数学理论,都领先外国多年。但是中国传统数学,有一个明显的特点,就是数学著作都以社会生产和生活实践中的问题为纲,这些问题基本按社会、生活领域进行分类,过分重实用,不利于抽象概念和命题的形成。而且,中国传统数学始终置于 *** 控制之下,直接受制于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和社会的需求,特别的,明代封建统治者的政策不利于数学发展。这些都导致后期中国数学发展缓慢,无法与世界接轨。

至于中国近现代的数学发展,1919年五四运动以后,中国近代数学的研究才真正开始。这期间,浮现了诸多伟大的数学家,苏步青,赵元任,他们中的多数回国后成为著名数学家和数学教育家,为中国近现代数学发展做出重要贡献。从北大1912年成立时建立的数学系起,中国各地的数学教育日渐成熟,培养了许多数学领域的人才,在诸多领域都取得了伟大的成就(PS:具体LZ自己百度一下吧,很容易的,太长了)但是值得注意的是,自从改革开放,中国的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与外界的合作也日渐增多。但是,这给人们带来的功利,浮躁心理,也不容忽视。试看现在中国的数学教育,人人都在搞竞赛(虽然现在国家限制),各种培训班培养出来的,很多都是没有兴趣的做题机器,这种人,是很难在数学领域有所长足发展的。

中国在不断强大,我们新一代的年轻人,要有理想,不能急功近利的只关注高收益的学科与专业,更应注重基础学科的发展,一个国家的科技水平,不仅体现在工业领域,基础理论也是科学不可分割一部分。纵观中国的数学发展史,不管时代如何,代代都有才人出。希望,中国的数学,将会在我们这一代,有长足的发展,不要让中国悠久的历史,在我们这一代蒙羞。

嘿嘿,瞎写的,不好不对,别喷我

紫色的港湾团队,精诚为您解答,欢迎批评指正,我们共同进步。

打字不易,如满意,望采纳。

4.数学的发展历史

搜狐博客 > 小雨兮兮 > 日志 > 数学知识 2007-09-11 | 中国数学发展史概述 标签: 数学 公元 九章算术 勾股定理 筹算 中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地处亚洲东部,濒太平洋西岸。

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摇篮,大约在公元前2000年,在黄河中下游产生了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夏朝(前2033-前1562),共经历十三世、十六王。其后又有奴隶制国家商(前562年—1066年,共历十七世三十一王)和西周[前1027年—前771年,共历约二百五十七年,传十一世、十二王]。

随后出现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全国性大分裂形成的时期——春秋(前770年-前476年)战国(前403年-前221年),春秋后期,中国文明进入封建时代,到公元前221年秦王赢政统一全国,出现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帝制国家——秦朝(前221年—前206年),在以后的时间里,中国封建文明在秦帝国的封建体制的基础不断完善地持续发展,经历了统一强盛的西汉(公元前206年—公元8年)帝国、东汉王朝(公元25年—公元220年)、战乱频仍与分裂的三国时期(公元208年-公元280年)、西晋(公元265年—公元316年)与东晋王朝(公元317年—公元420年)、汉民族以外的少数民族统治的南朝(公元420年—公元589年)与北朝(公元386年—公元518年)。到了公元581年,由隋再次统一了全国,建立了大一统的隋朝(公元581—618年),接着经历了强大富庶文化繁荣的大唐王朝(公元618年—907年)、北方少数民族政权辽(公元916年-公元1125年)、经济和文化发达的北宋(公元960年~公元1127年)与南宋(公元1127年-公元1279年)、蒙古族建立的控制范围扩张至整个西亚地区的疆域最大的元朝(公元1271年-1368年)、元朝灭亡后,汉族人在华夏大地上重新建立起来的封建王朝——明朝(公元1368年-公元1644年),明王朝于17世纪中为少数民族女真族(满族)建立的清朝(公元1616年-公元1911年)所代替。

清朝是中国最后一个封建帝制国家。自此之后,中国脱离了帝制而转入了现代民主国家。

中国文明与古代埃及、美索不达米亚、印度文明一样,都是古老的农耕文明,但与其他文明截然不同,它其持续发展两千余年之久,在世界文明史上是绝无仅有的。这种文明十分注重社会事务的管理,强调实际与经验,关心人和自然的和谐与人伦社会的秩序,儒家思想作为调解社会矛盾、维系这一文明持续发展的重要思想基础。

一、中国数学的起源与早期发展 据《易·系辞》记载:「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在殷墟出土的甲骨文卜辞中有很多记数的文字。

从一到十,及百、千、万是专用的记数文字,共有13个独立符号,记数用合文书写,其中有十进制制的记数法,出现最大的数字为三万。 算筹是中国古代的计算工具,而这种计算方法称为筹算。

算筹的产生年代已不可考,但可以肯定的是筹算在春秋时代已很普遍。 用算筹记数,有纵、横两种方式: 表示一个多位数字时,采用十进位值制,各位值的数目从左到右排列,纵横相间[法则是:一纵十横,百立千僵,千、十相望,万、百相当],并以空位表示零。

算筹为加、减、乘、除等运算建立起良好的条件。 筹算直到十五世纪元朝末年才逐渐为珠算所取代,中国古代数学就是在筹算的基础上取得其辉煌成就的。

在几何学方面《史记·夏本记》中说夏禹治水时已使用了规、矩、准、绳等作图和测量工具,并早已发现「勾三股四弦五」这个勾股定理[西方称勾股定理]的特例。战国时期,齐国人着的《考工记》汇总了当时手工业技术的规范,包含了一些测量的内容,并涉及到一些几何知识,例如角的概念。

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也促进了数学的发展,一些学派还总结和概括出与数学有关的许多抽象概念。著名的有《墨经》中关于某些几何名词的定义和命题,例如:「圆,一中同长也」、「平,同高也」等等。

墨家还给出有穷和无穷的定义。《庄子》记载了惠施等人的名家学说和桓团、公孙龙等辩者提出的论题,强调抽象的数学思想,例如「至大无外谓之大一,至小无内谓之小一」、「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等。

这些许多几何概念的定义、极限思想和其它数学命题是相当可贵的数学思想,但这种重视抽象性和逻辑严密性的新思想未能得到很好的继承和发展。 此外,讲述阴阳八卦,预言吉凶的《易经》已有了组合数学的萌芽,并反映出二进制的思想。

二、中国数学体系的形成与奠基 这一时期包括从秦汉、魏晋、南北朝,共400年间的数学发展历史。秦汉是中国古代数学体系的形成时期,为使不断丰富的数学知识系统化、理论化,数学方面的专书陆续出现。

现传中国历史最早的数学专著是1984年在湖北江陵张家山出土的成书于西汉初的汉简《算数书》,与其同时出土的一本汉简历谱所记乃吕后二年(公元前186年),所以该书的成书年代至晚是公元前186年(应该在此前)。 西汉末年[公元前一世纪]编纂的《周髀算经》,尽管是谈论盖天说宇宙论的天文学著作,但包含许多数学内容,在数学方面主要有两项成就:(1)提出勾股定理的特例及普遍形式;(2)测太阳高、远的陈子测日法,为后来重差术(勾股测量法)的先。

5.衡阳市发展的历史基础

衡阳在计划经济时期被定位为国家装备工业基地,20世纪50-80年代,与武汉、广州并驾齐驱的中南三大工商业城市[19],与唐山、徐州、绵阳、锦州为中国五大二类工业重镇、湖南工商业中心,是外地人的“工作首选地”。

90年代,衡阳国有大中型企业纷纷步入困境,企业破产,职工下岗,史称“消失的十年”。随着国企改制的推进,以特变电工为代表的外来资本纷纷兼并重组衡阳本地企业,中钢集团投资20亿元整合衡阳有色冶金机械厂;中建材投资50亿元在衡阳打造以水泥、玻璃、陶瓷、石膏板材四大产业为重点的高附加值新能源建材基地;五矿集团增资10亿使得千年老矿水口山进入央企,在衡阳投资50亿元新上年产40万吨电解铜项目,新增产能200亿元,打造南中国有色金属基地。

中盐、中核、中油、国电等16家央企和富士康、欧姆龙、中兴通讯纷纷来衡落户。输变电制造、盐卤化工及精细化工、有色金属冶炼及深加工、钢铁冶炼及管材深加工、汽车及零部件等为衡阳五大产业集群和机械装备制造、轻纺及酿酒食品加工、电子信息及新材料、生物制药、非金属及建材等为衡阳五大特色产业。

形成了以特变电工、中钢衡重等为龙头的千亿装备制造业,以中国五矿、三安矿业等为龙头的千亿矿产品精深加工业,以建滔化工、湘衡盐化等为龙头的千亿盐卤化工及精细化工产业,以燕京啤酒、娃哈哈等为龙头的五百亿食品加工业,以中建材、衡利丰等为龙头的五百亿新型建材产业.。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