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发行量 M1、M2 是什么概念,和经济产生什么影响????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7-07-17
这是货币供应量中货币层次的划分:
M0=流通中的现金;
狭义货币(M1)=M0+企业活期存款;
广义货币(M2)=M1+准货币(定期存款+居民储蓄存款+其他存款)。
货币供应量是指一国在某一时期内为社会经济运转服务的货币存量,它由包括中央银行在内的金融机构供应的存款货币和现金货币两部分构成。世界各国中央银行货币估计口径不完全一致,但划分的基本依据是一致的,即流动性大小。
中央银行对货币供应量的调控机制,也称中央银行金融宏观调控机制,它是指中央银行为控制货币供应量和其他宏观金融变数而掌握的各种货币政策工具,并通过货币政策工具作用于货币政策中介指标,然后再通过货币政策中介指标的达到其政策目标和各种重任的完整体系。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8-12-16
M1、M2是货币供应量的范畴。人们一般根据流动性的大小,将货币供应量划分不同的层次加以测量、分析和调控。实践中,各国对M。、M1、M2的定义不尽相同,但都是根据流动性的大小来划分的,M。的流动性最强,M1次之,M2的流动性最差。
我国现阶段也是将货币供应量划分为三个层次,其含义分别是:
M。:流通中现金,即在银行体系以外流通的现金;
M1:狭义货币供应量,即M。+企事业单位活期存款;
M2:广义货币供应量,即M1+企事业单位定期存款+居民储蓄存款。
在这三个层次中,M。与消费变动密切相关,是最活跃的货币;
M1反映居民和企业资金松紧变化,是经济周期波动的先行指标,流动性仅次于M。;
M2流动性偏弱,但反映的是社会总需求的变化和未来通货膨胀的压力状况,通常所说的货币供应量,主要指M2。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