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洛伊德与佛陀对于“我”之定义的异同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09
在弗洛伊德的现代心理学体系和佛陀的解脱心理学体系中,对于“我”的定义和分析,都是各自体系中非常核心的主题。

笔者根据自身一点粗浅的所学和认知,尝试着对此这两大体系对于“我”之定义的异同,进行对比并厘清,以使现代佛法修行者,可以将佛法的理论,与现代心理学的成果,相互参照对比,从而认识到佛法对于人类心理研究的科学与殊胜之处。

从而在个人修行的过程中,对于相关法理,可以做到 知其然而知其所以然 ,不至于陷入盲从迷信的迷途之中,也不至于将佛法当成仅仅只是求神拜佛式的封建迷信,或宗教信仰的心灵慰寄。

真实的佛法,其实是一门专门研究离苦得乐的 解脱心理学 和 最究竟的幸福课 ,其理论体系和技术方法, 科学而高效 , 严谨而务实 ,非但没有半点封建迷信,也不注重玄虚的哲学思辨,仅仅 只关注于个人如何获得真正的幸福 。

本文中的某些见解,并非全部出于笔者自身之创见,有许多见解和思想,源于笔者在佛法领域最认可、也是最尊敬的Thanissaro bhikkhu的理论体系。尊者的思想,对我的佛法修学之路,有着无与伦比的影响,其思想中的智慧之光,照耀着我前行的道路。

弗洛伊德的三种“我”:

1:本我(ID)—— 欲望

它依据 快乐原则 来运作,即 追求快乐 和 回避痛苦 。依据这样的运作方式,本我寻求 即时的满足 。

它具有一个 被宠坏的孩子 的品质: 如果我想要,那我就必须立刻得到。

本我不在乎现实,它能够通过 行动 或 想象 来获得满足—— 通过幻想而满足 与 通过行动而满足 效果一样。

本我没有理性、逻辑、价值观、道德规范和伦理信念。

一言以蔽之,本我具有如下特质: 自私,冲动,盲目,非理性,非社会化,享乐主义 。

2:超我(Superego)—— 道德

本我 的对立面是 超我 ,是人类心理功能的道德分支,即所谓的 社会伦理 。

它包含了那些我们信仰并为之奋斗的 观念 ,以及当我们违背了自己的道德准则时所预期的 惩罚 (罪恶感、羞耻心)。

人格的这部分结构,依据社会的标准来控制行为,从而发挥其功能,对好的行为给予 奖赏 (自豪感,自尊心,荣誉感,归属感),对坏的行为则给予 惩罚 (罪恶感,自卑感,耻辱感,边缘化)。

3:自我(Ego)—— 协调者

本我 :是原始欲望的自然表现。

超我 :是社会伦理的人为体现。

自我 :是自我意识的存在和 觉醒 ,负责 协调 “自我”与“超我”之间的矛盾。

自我追求现实。

自我的功能,就是根据现实来表达和满足 本我的愿望 与 超我的要求 。

自我依据 现实原则 (reality principle)运作——某些本能的需求被延迟至恰当的时机,以期用最小的代价获得最大的幸福,并尽可能消除潜在的风险和后患。

依据现实原则,来自本我的能量(欲望)可能 被阻碍 , 被转移 ,或慢慢地 被释放 ,这得依 现实的要求 和 自我的良知 而定。

这样的运作方式与快乐原则并不矛盾,只是代表了一种更有利的 延时性满足 。

自我能够把愿望从幻想中分离出来,能够忍受紧张和妥协,并能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做出调整,相应地发展出认知的技巧,认知更多的事物,培养起思考复杂问题的能力。

自我能够用更 长远的眼光 来考虑问题的 利害得失 ,关注行为的 利益最优化 。

自我与本我,两者之间存在巨大的差异,甚至是截然相反的存在。

一言以蔽之, 自我的主要功能是:我想干什么(自我满足) ——> 我该干什么(社会伦理)

---------------------------------------------------------------------

佛陀与弗洛伊德的区别:

如果按照弗洛伊德对于“我”的划分体系来做对比,佛陀对于“我”的定义,与弗洛伊德的区别主要在于“ 超我/Superego ”这部分。

弗洛依德的“超我”

在佛洛依德所处的时代,人们的“ 超我 ”—— 我该做什么 —— 往往不是立足于自身对于幸福的渴望,而是取决于那个竞争型社会的规则,或上帝的旨意。

佛陀的“超我”

但在佛陀的教法中,每一个 “超我” —— 我该做什么 —— 都立足于你自身对于幸福的渴望,而非外在的社会规约或人为的道德说教。

佛陀从来不是那种专横独裁地发号施令的人:你该干嘛,不能干嘛。

他只是告诉你: 如果你想要幸福,你该如何根据因果法则行事。

他所教导的方法是: 四圣谛 。

并致力于培养出一个善巧的“超我”,然后想办法令原有的、基于欲贪的“本我”,听从这个新的、基于善巧的“超我”的指挥。

相比佛洛依德, 在佛陀的“自我的需求”与“超我的需求”之间,冲突更少 —— 因为“我的幸福”与“社会的福祉”,是可以不矛盾不冲突的。

佛陀所追求的幸福,不是建立在零和博弈的竞争之上,而是建立在与人无害、与世无争的自利利他之上。

---------------------------------------------------------------------

弗洛伊德与佛陀,关于五种健康的自我特质的异同:

弗洛伊德定义了五种健康的自我人格特质: 自制、升华、预防、利他、幽默 。

佛陀同样定义了五种善巧的自我人格特质: 持戒、禅那、不放逸、慈悲、幽默 。

两者的对照如下:

1:佛洛依德——自制(suppression)

面对那些有害的欲望,想做但不做的能力。

“自制”与“压抑”的区别:

自制 :承认自己的欲望,但不做欲望的奴隶。

压抑 :假装自己没有欲望,自欺欺人。

1:佛陀——持戒

“自制”对应于佛法的“持戒”,区别如下:

不是基于强力打压的自我克制,而基于聪明的选择:

为了得到一个更好的东西,我选择放弃那个较差的东西—— 舍劣取优 。

人性的弱点在于:想两全其美——既有所得,又无所失。

而持戒,正是基于利害得失之间的取舍与决断,这本质上就是一笔交易,交易的标准是:成本收益比。

2:佛洛依德——升华(sublimation)

当你发现你的一些不良嗜好和习气,将有害于幸福时,你学会用善巧的行为代替它们——生命层次的升华。

2:佛陀——禅那

当你能够通过专注于呼吸而获得禅那之乐时,你将很容易放弃那些低劣的欲乐——生命层次的升华。

3:佛洛依德——预防(anticipation)

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以避免人生中的潜在危险。

3:佛陀——不放逸

行为必有后果。

人生中充满危险,无论身外与心内,皆危机四伏。

生存之道在于:不放逸—— 夕惕若厉 、 临深履薄 。

不放逸,是所有善行的基础。

你的善行并非源于性本善,而是源于不放逸。

4:佛洛依德——利他(altruism)

你不能只关注于自己的幸福,因为你的幸福有赖于其他人的幸福。

因此,即便为着自己的幸福着想,你也必须学会关注他人的幸福。

4:佛陀——慈悲

每一个人最爱的都是自己,你无法在这世间找到一个爱别人胜过爱自己的人。

所以,从最自私的角度来说,你也不应该把自己的幸福建立在他人的痛苦之上,否则你的幸福也必难长久。

因为,首先:当你把自己的幸福建立在他人的痛苦之上,那么,其他人必然敌视你的幸福,一旦逮到机会,他们必将竭尽所能去毁掉你的幸福。

其次:如果你把自己的幸福建立在他人的痛苦之上,当你看到他人因为你的幸福而痛苦,你的内心深处,将难以获得真正的安宁——没有这份安宁,你无法享受到真正的幸福。

5:佛洛依德——幽默

幽默的快乐,永远也不会像在喜剧或玩笑中达到的快乐那样强烈,它永远也不会在发自内心的笑声中得到发泄。

在产生幽默态度时,超我实际上与现实断绝了关系,转而服务于幻想。但是,我们把这种并不强烈的快乐看作具有很高的价值,我们感到它特别能使人得到解脱和提高。

并不是每个人都会幽默,它是一种难能可贵的天赋,许多人甚至没有能力享受人们向他们呈现的幽默的快乐。

5:佛陀——幽默

关于佛陀的幽默,佛经中有两个故事,很有代表性。

故事1:

有一位比丘在禅修中,看到了一位天人。

比丘问天人:请问,哪里是宇宙的尽头?

天人回答:不好意思,我不知道。但你可以去问比我更高级的天人,他们也许会知道。

于是这位比丘继续精进禅修,进入了更深的定境,于是见到了更高级一级的天人。

比丘问这位更高级的天人:请问,哪里是宇宙的尽头?

这位更高级的天人回答:不好意思,我不知道。但你可以去问比我更高级的天人,他们也许会知道。

于是这位比丘继续精进禅修,进入了更深的定境,于是见到了更高级一级的天人。

....................

如此反复数次,比丘终于见到了最高层天的天人。

于是比丘问这位最高层天的天人:请问,哪里是宇宙的尽头?

但这位最高层天的天人却回答:不好意思,我不知道。但我相信,只要你能见到大梵天,他一定能够回答你的问题。

于是这位比丘继续精进禅修,进入了更深的定境,终于见到至高无上的众神之神:大梵天。

大梵天的宫殿,金碧辉煌,身边围绕着无数雍容华贵的天人,大梵天坐在他那镶满宝石的王座上。

比丘上前施礼后,问大梵天:尊敬的大梵天王,请问,哪里是宇宙的尽头?

大梵天回答:我是,梵天,伟大的梵天,征服者,无法被征服的王,无所不知无所不能的神,至高无上的君主,天地万物的创造者,所有众生的父亲。

这位比丘很纳闷,继续追问:可是,尊敬的大梵天王,我的问题是,哪里是宇宙的尽头?

大梵天依然回答:我是,梵天,伟大的梵天,征服者,无法被征服的王,无所不知无所不能的神,至高无上的君主,天地万物的创造者,所有众生的父亲。

........................

如实这般反复数次,比丘怒了,大声质问:嘿,我问你的问题是,哪里是宇宙的尽头?你到底知道还是不知道?为何顾左右而言他?

这时,大梵天离座而起,不安地拉着比丘的胳膊,来到一个无人的角落,有点不好意思地说:不好意思啊,其实你的问题,我也不知道答案。但是,你看看,我周围有那么多的崇拜者,在他们眼中,我就是无所不知无所不能的神,是他们的信仰和依靠,是他们人生的全部。关于你问的问题,我也不知道答案,但如果我当着他们的面说我不知道,那他们的人生信仰会崩溃的,我也没法再继续当他们的王了。所以哈,我刚才无法当众回答你的问题。但我听说人间有一位叫佛陀的智者,非常有智慧,他应该能够回答你的问题,你最好去问问他吧.........

这个故事,佛陀想告诉我们的是: 不要迷信权威 。

故事2:

佛陀有一位弟子,叫做Sagata。他力大无穷,勇猛善战。有一次,他杀死了一只巨大的怪兽:一条能够喷火的巨蛇。为当地人除了一害。当地民众非常感谢他,就商量着要送他一件礼物,以表谢意。于是他们就想着去问问僧团,Sagata最喜欢什么?

结果他们不小心误进了一个外道的道场,他们问道场里的人:请问,你们平时最喜欢、却难以得到的是什么?

外道回答:上好的烧酒。

于是,这些乡民凑钱买了一大缸上等的烧酒,作为礼物送给Sagata。

结果,在庆功宴上,Sagata大醉,并且醉倒在回僧团的路上。

佛陀听说后,就派人去把他抬回来。当众人七手八脚地把sagata抬回精舍,并将其头朝佛陀放好——这是当时印度的习俗:头朝向对方,表示尊敬。脚朝向对方,则表示侮辱。

而Sagata由于醉得太厉害了,根本不知道自己身处何方,迷迷糊糊中,无意识地翻滚着,不知不觉,就由原先的“头朝佛陀”变成了“脚朝佛陀”。

这时候,佛陀指着Sagata,问在场的弟子:你们说,Sagata平时尊敬我吗?

众弟子回答:是的,世尊!Sagata平时非常尊敬您。

佛陀问:那他现在这个样子,算是尊敬我吗?

众弟子回答:非也,世尊!Sagata此时的样子,非常的不敬。

佛陀问:Sagata平时力大无穷,能够打败喷火的巨蛇,是这样吗?

众弟子回答:是的,世尊,Sagata平时力大无穷,能够打败喷火的巨蛇。

佛陀问:那你们看他现在这个样子,能够打败一只小鸡吗?

众弟子回答:不能,世尊!以Sagata现在这个样子,估计连只小鸡也打不过。

佛陀总结: 这就是为什么我让你们不要喝酒的原因 。

这个故事,佛陀想告诉我们的是: 不要喝酒。

通过以上两个小故事,我们可以感受到佛陀那机智的幽默和善巧的教育。

佛陀认为:

那些神圣庄严的道德规范,如果其中没有幽默的润色,则将成为枯燥乏味的清规戒律,令人窒息,且难以遵守。

但如果通过机智的幽默,揭示出人性的弊病,以阐明道德规范的必要性,那么,人们将更加乐于接受并遵守。

以上,便是弗洛伊德与佛陀,对于“我”之定义的异同,不知读者诸君,是否从中有所感悟?

佛法,并非像坊间流传的那样,只是一味地讲“无我”,恰恰相反,佛法对于健康的自我人格的重视与培养,比之现代心理学,有过之而无不及。

佛法对于人类心理的认知层次,以及对于人类最深层次的心理问题所提供的最究竟的解决方案,远非现代心理学所能望其项背。

一位顶尖的心理医生,他本人也需要有专门的心理医生的辅导,以帮助解决其自身所存在的心理问题。

一位证悟解脱的佛法修行者,他依然可能需要医生,因为他的身体依然会生病。

但他却永远不再需要任何的心理医生,因为他的心,已经彻底健康无染,永远不会再生病了。如果他愿意,他将成为世间最好的心理医生。

这篇文章,是笔者在个人修学过程中的一篇学习笔记,由于水平有限,文中有不当之处,欢迎方家不吝指教。

抛砖引玉,以会有缘。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