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云 : 没钱也能创出大事业!他所经历的..会让你会很惊叹!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9-28
(source: my-own-post)

没钱也能创出大事业

很多人都想创业, 但他们似乎又有一个不创业的理由: 我没有钱,我要是有钱的话, 怎么怎么样... 似乎只要有钱,他就一定能创业成功。 可是马云的创业经历告诉我们: 没钱,同样可以创业, 同样可以创出一番伟大的事业。 来说说马云的三次创业经历... (source: my-own-post) 一、创办海博翻译社 马云之所以要办翻译社, 主要是基于三个方面的考虑: 1、当时杭州很多的外贸公司, 需要大量专职或 *** 的外语翻译人才; 2、他自己这方面的订单太多,忙不过来; 3、当时杭州还没有一家专业的翻译机构。 很多人总是有想法, 却很少会有行动。 但是马云一有想法, 然后就是马上行动。 当时是1992年, 马云是杭州电子工业学院的青年教师, 28岁,工作4年,每个月的工资还不到100元。 但没钱不是问题, 他找了几个合作伙伴一起创业, 风风火火地成立了杭州第一家专业的翻译机构。 700元的收入,2400元的房租 创业开始,也是举步维艰, 第一个月,翻译社的全部收入才700元, 而当时每个月的房租就是2400元。 于是,好心的同事朋友就劝马云别瞎折腾了, 连几个合作伙伴的信心都发生了动摇。 然而,马云没有想过放弃, 为了维持翻译社的生存, 马云开始贩卖内衣、礼品、医药等小商品, 跟许多的业务员一样四处推销,吃了很多苦头。 整整三年,翻译社就靠马云推销这些杂货维持生存。 1995年,翻译社开始实现营利。 现在,海博翻译社已成为杭州最大的专业翻译机构。 虽然不能跟如今的阿里巴巴相提并论, 但是海博翻译社在马云的创业经历中, 也划下了重重的一笔。 二、创办中国黄页 中国黄页是中国第一家网站, 虽然是极其粗糙的一个网站。 网站的建立缘于马云到美国的一次经历。 1995年初,马云参观了西雅图一个朋友的网路公司, 亲眼见识了互联网的神奇, 他马上意识到互联网在未来的巨大发展前景, 于是决定回国做互联网。 资本额10万元的中国黄页 这次创业,马云仍然没有什么钱, 所有的家当也只有6000元。 于是,马云变卖了海博翻译社的办公家具, 跟亲戚朋友四处借钱, 这才凑够了80000元。 再加上两个朋友的投资,一共才10万元。 对于一家网路公司来说, 区区10万元,实在是太寒酸了。 很多人都说, 做网路公司,没个几百万上千万是玩不起来的。 又有人说,如今的环境, 跟马云创办中国黄页的时候截然不同了, 那时10万可以,现在肯定不行。 说这种话的人, 这辈子也不可能有什么大的成就, 因为他们眼中看到的都是困难。 对于中国黄页来说, 创办初期,资金也的确是最大的问题。 由于开支大,业务又少, 最凄惨的时候, 公司银行帐户上只有200元现金。 但是马云以他不屈不挠的精神, 克服了种种困难, 把营业额从0做到了几百万。 坚持梦想。 没钱,只要你有决心,肯努力, 不要被困难吓倒, 梦想的光辉一定会照进现实。 三、创办阿里巴巴 阿里巴巴无疑是中国互联网史上的一次奇迹, 这次奇迹是由马云和他的团队创造的。 阿里巴巴创业开始, 钱也不多,50万, 是18个人东拼西凑凑起来的。 50万,是他们全部的家底。 然而,就是这50万, 马云却喊出了这样的宣言: 「我们要建成世界上最大的电子商务公司, 要进入全球网站排名前十位!」 那是1999年, 中国的互联网已经进入了白热化状态, 国外风险投资商疯狂给中国网路公司投钱, 网路公司也是疯狂地烧钱。 50万,不过是像新浪、搜狐、网易这样大型的门户网站, 其中一笔小小的广告费而已。 (source: my-own-post) 一块钱当两块钱用的阿里巴巴 阿里巴巴创业开始时相当艰难, 每个人工资只有500元, 公司的开支也精打细算, 一分钱恨不得掰成两半来用。 外出办事, 发扬「出门基本靠走」的精神,很少搭车。 据说有一次, 大伙出去买东西,东西很多, 实在没办法了,只好打的。 大家在马路上向计程车招手, 来了一辆桑塔纳,他们就摆手不坐, 一直等到来了一辆夏利,他们才坐上去, 因为夏利每公里的费用, 比桑塔纳便宜2元钱。 8年后的2007年11月6日, 阿里巴巴在香港联交所上市, 市值200亿美金, 成为中国市值最大的互联网公司。 马云和他的创业团队, 由此缔造了中国互联网史上最大的奇迹。 太多借口理由,无法创造成功 中国大部分想创业的人都是一样, 晚上想想千条路, 早上起来走原路。 他们比马云聪明多了, 能想出非常多的创业好点子来, 但是他们从来没有去执行过。 因为他们有着太多的借口和理由。 于是,他们继续过他们平庸的生活。 新东方创始人俞敏洪先生, 在北京大学2008年开学典礼上说了这一段话: 「人的一生是奋斗的一生, 但是有的人一生过得很伟大, 有的人一生过得很琐碎。 (source: my-own-post) 如果我们有一个伟大的理想, 有一颗善良的心, 我们一定能把很多琐碎的日子堆砌起来, 变成一个伟大的生命。 但是如果你每天庸庸碌碌, 没有理想,从此停止进步, 那未来你一辈子的日子, 堆积起来将永远是一堆琐碎。」 看完马云的三次没钱的创业经历, 再听了俞敏洪关于人生的论断, 你还会为自己创业寻找「没钱」, 或者是没有其他什么的借口吗? 你要做的是: 想到了,马上就去做! 像马云那样,只要你付出所有的努力, 世界上就没有你做不到的事情! 其实创业之门随时为你敞开, 走出第一步的时候, 你便和马云在一条路上了。 不同之处在于他已经跑出很远, 而你刚刚起步。 先做好,而不是做大 研究发现, 每个成长型的企业, 都会遇到成长中的痛苦, 当一个企业刚发展起来的时候, 创业者很快就被胜利冲昏了头脑, 并开始大规模地冒进, 失去了踏实做好、做强、做大这个企业的兴趣, 等到醒悟过来,却为时已晚。 与这些企业希望一上手就迅速做大做强不同, 马云认为企业 「生存下来的第一个想法, 是做好,而不是做大。」 马云的创业始于90年代中期, 几经波折, 于1999年创建了阿里巴巴电子商务网站。 7年之后, 阿里巴巴成为了 全球企业间电子商务的第一品牌, 也是全球国际贸易领域最大的 网上交易市场和商人社区。 目前,阿里巴巴拥有中国3900多万小企业会员, 掌握著品种多、信誉好的优质货源, 2009年的交易额超过2000亿元。 不仅如此,阿里巴巴旗下还拥有淘宝网, 占据了国内C2C市场70%份额; 以及占国内第三方支付市场半壁江山的支付宝。 支付宝和淘宝网一样狂飙突进, 在推出后短短几年内, 支付宝在第三方支付市场的占有率已达48.2%, 支持「支付宝」的银行也增至10家, 基本上涵盖了所有主流商业银行。 除淘宝和阿里巴巴以外, 支付宝已普及至20多万家网上商店使用, 是国内应用最广泛、最安全的网路支付工具。 2005年8月17日, 雅虎宣布以10亿美元现金和雅虎中国全部资产为代价, 换取马云创办的阿里巴巴40%的股份和35%的投票权, 由此,雅虎中国正式纳入阿里巴巴体系, 并使阿里巴巴一举跻身国内搜索市场第一阵营。 阿里巴巴、淘宝网、支付宝、雅虎中国, 马云靠著阿里巴巴集团, 旗下的四驾马车爆发式增长, 开始了网商时代的传奇故事。 几年前,马云为阿里巴巴树立的目标, 是在2004年每天赢利100万元, 2005年每天缴税100万元。 在这两个目标已达成后, 马云给阿里巴巴提出的新目标是: 透过阿里巴巴(包括淘宝网), 为社会提供100万个就业岗位; 为1000万个中小企业创造生存发展的机会; 通过阿里巴巴带动关联产业增加1000亿元的附加价值。 踏实地经营,做好最优先 马云认为,一个企业家和一个企业应该有一个梦想, 而他自己的梦想很简单, 就是把阿里巴巴做好, 踏踏实实地做事, 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而阿里巴巴的梦想就是要成为一家102年的企业, 在未来10年内进入全球三大顶级互联网公司的行列, 同时成为一家财富500强企业。 他说: 「我希望阿里巴巴能成为一家『百年老店』, 并对人们产生一定的影响, 就像通用电气、微软或IBM那样。」 阿里巴巴是一个怎样的公司? 在深圳举行的网商论坛上, 马云回顾了阿里巴巴的创业历程, 即使在目前成为万众瞩目的焦点上, 马云仍给阿里巴巴定位为 「具有很强的社会影响力的 一家高速发展的小公司。」 马云指出, 首先要明白阿里巴巴是小公司, 发展速度非常之快, 如果将自己定位于跨国公司、 非常厉害的公司, 阿里巴巴真的会越走越狭窄。 有人问李嘉诚凭什么到处投资, 做这个,做那个,基本都成功, 为什么中国绝大多数人都不成功,你能成功? 李嘉诚回答说, 手头上一定要有一样产品, 是天塌下来都是挣钱的。 因此, 不一定做大,但一定要做好。 星巴克咖啡卖两三百年, 一万五千家店开到全世界。 一定要有独特的想法, 等你有独特的想法再推广也来得及。 由此可知那些知名企业, 最初都有一个最擅长的领域, 努力把品牌做强而后再做大。 将品牌做好做强后, 自然有的是机会做大, 而如果一开始就迅速做大的话, 反而会落到迅速做大的陷阱里面去, 最终导致失败。 在《赢在中国》现场点评参赛选手时, 马云给创业者的意见, 就是建议他们: 不要贪大求多, 重要的是做精做透。 马云说: 「先把自己沉下来, 踏踏实实做一个小公司。 至于企业多元化发展问题, 必须根据本企业的实际情况而定。 要少开店、开好店, 店不在于多,而在于精, 这样才能开更多的店。」 想成为成功的创业家,两个要诀掌握住: 一、不找借口、展现执行力, 二、踏实经营企业,求好不求大, 抓住这两点,你也能成为下一个马云! 看到马云的创业经历,没想到创业竟有这么多值得思考的地方!!喜欢这篇文章的话,就点个赞分享出去吧! 原文出处:tianya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