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皇五帝和尧舜禹的关系图,三皇五帝和尧舜禹的关系图?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10-16

三皇五帝和尧舜禹的关系图?

大部分的意见是燧人氏、伏羲氏、神农氏称为“三皇”,黄帝、颛顼、帝喾、尧帝、舜帝称为“五帝”,这些说法起源于春秋战国。

三皇代表是古华夏的三个最初阶段,燧人氏代表起源,伏羲氏是繁殖,神农氏是部落文明的兴盛。五帝为三皇时代后五个华夏部落首领,由前者禅让给后者。

直到舜禅让给治水有功的大禹后,大禹划分神州为九州,加强了统治。待禹死后,虽然禅让给伯益,但天下归心的是禹的儿子(天子)启,因此伯益又禅让给启,启建立中国首个奴隶制国家——夏。

因此,禹也被视为夏的首个帝王。

大概如下:

燧人氏—→伏羲氏—→神农氏—→黄帝—→颛顼—→帝喾—→尧帝—→舜帝—→禹帝(夏)

扩展资料:

三皇五帝是中国在夏朝以前出现在传说中的“帝王”。现在看来,他们都是部落首领,由于实力强大而成为部落联盟的领导者。

秦始皇为表示其地位之崇高无比,曾采用三皇之“皇”、五帝之“帝”构成“皇帝”的称号基本上,无论是按照神话传说,还是史书的记载,都认为三皇所处的年代早于五帝的年代。

但是不同史家对“三皇五帝”都有不同的定义。三皇有五说,五帝也有五说。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三皇五帝

朝代歌 三皇五帝始,尧舜禹相传.......

五帝,亦指五帝时代。原指五方上帝,后演变为上古时代中国传说中的五位部落首领,主要有三种说法;

颛顼(zhuān xū)、帝喾(kù)、尧、舜。

第二种说法指大皞(hào)伏羲、炎帝、黄帝、少皞(少昊)、颛顼。

第三种说法指少皞(昊)、颛顼、高辛(帝喾)、尧、舜。

扩展资料:

三皇五帝,并不是真正的帝王,指的是原始社会中后期出现的为人类作出卓越贡献的部落首领或部落联盟首领,后人追尊他们为“皇”或“帝”。道教则把他们奉为神灵,以各种美丽的神话传说来宣扬他们的伟大业绩。大抵“三皇说”所指诸人,是中国祖先处于史前各个不同文化阶段的象征。燧人、包羲(伏羲)分别代表蒙昧时期的低级、中级、高级三个阶段;神农代表野蛮时代的低级阶段;女娲则是更早的创世纪式的神人,在神话中又和伏羲结合创造人类。“五帝说”所指诸人,主要是父系家长制的部落联盟鼎盛时期及其解体时实行军事民主制时期的一些君王或军事首长人物。

理科生跪了,求历史好的解释一下朝代歌 三皇五帝始 尧舜禹相传 夏商与西周 东周分两段 春秋

1、三皇五帝始,尧舜禹相传:

中国历史从三皇五帝开始,之后是尧传位于舜,舜传位于禹。

2、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

禹的儿子启建立夏朝,夏朝被商朝灭亡,商朝之后是西周,西周东迁,为东周,东周分封,分为春秋与战国两个时期。

3、春秋与战国,一统秦两汉:

经过春秋与战国后,天下被秦国统一,秦国之后被汉朝统一,汉朝分为西汉和东汉,被称为两汉。

4、三分魏蜀吴,两晋前后延:

东汉末年分为魏蜀吴三国,三国被晋朝统一,晋朝又分裂,分为北晋和南晋。

5、南北朝并立,隋唐五代传:

晋朝之后演化成南北双方朝代并立,之后被隋朝统一,隋朝灭亡后,唐朝统一全国,唐朝末年,分崩离析,先后有多个政权建立,称为五代。

6、宋元明清后,王朝至此完:

五代之后,宋朝统一全国,宋朝被元所灭,元朝入住中原,元朝被明朝推翻,之后清朝入关,统治中原,到清朝之后实行民国,封建王朝到此结束。

扩展资料:

1、朝代歌,其主要是方便记忆我国历史上各个朝代的名称的歌谣。其形式多为简单易记、朗朗上口的儿歌,或顺口溜, 历史朝代歌多是配合着“历史朝代年表”一同使用。

2、1911年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200多年的统治,同时也结束了延续2000多年的封建君主制。

参考资料:朝代-百度百科

三皇五帝中的五帝是哪五位?黄帝应该是三皇中人,尧舜禹应该是三王

根据古籍记载,三皇五帝各不相同:

1、三皇

(1)燧人、伏羲、神农;出自《尚书大传》

(2)伏羲、女娲、神农;出自《春秋运斗枢》

(3)伏羲、祝融、神农;出自《风俗通义》

(4)伏羲、神农、黄帝。出自《三字经》

2、五帝

(1)燧人、伏羲、神农;出自《尚书大传》

(2)伏羲、女娲、神农;出自《春秋运斗枢》

(3)伏羲、祝融、神农;出自《风俗通义》

(4)伏羲、神农、黄帝。出自《三字经》

扩展资料:

“帝”原指五方上帝,战国后(有说是两汉)才附以人间历史人物之名替入。五方天神合称为五帝的神话。

东汉王逸注《楚辞·惜诵》中的“五帝”为五方神,即东方太昊、南方炎帝、西方少皞、北方颛顼、中央黄帝;而唐贾公彦疏《周礼·天官》“祀五帝”,为东方青帝灵威仰、南方赤帝赤熛怒、中央黄帝含枢纽、西方白帝白招拒、北方黑帝汁先纪。

后世增补的“五帝”分别有如下不同说法:

1、黄帝(轩辕)、青帝(伏羲)、赤帝又叫炎帝(神农)、白帝(少昊)、黑帝(颛顼)。至于五位古帝,说法也各异,一般认为是黄帝、颛顼、帝喾、尧、舜。

2、《世本》、《大戴礼记》、《史记·五帝本纪》列黄帝、颛顼、帝喾、尧、舜为五帝。

3、《礼记·月令》以大皞(伏羲)、炎帝、黄帝、少皞(少昊)、颛顼为五帝。

4、《尚书序》、《帝王世纪》则视少昊(皞)、颛顼、高辛(帝喾)、尧、舜为五帝。

三皇五帝指的是哪三皇哪五帝?炎黄尧舜禹?

更多图片(8张)

三皇五帝,含义有二: 1.指历史人物。 三皇,指燧人(燧皇)、伏羲(羲皇)、神农(农皇)。 五帝,主要有三种说法,一说指黄帝、颛顼、帝喾、尧、舜。第二种说法指大皞(伏羲)、炎帝、黄帝、少皞(少昊)、颛顼。第三种说法指少昊(皞)、颛顼、高辛(帝喾)、尧、舜。秦国原有四帝(白帝、青帝、黄帝、炎帝)崇拜,加上黑帝为五帝。 三皇五帝,并不是真正的帝王,仅仅是原始社会中后期出现的为人类作出卓越贡献的部落首领或部落联盟首领,后人追尊他们为“皇”或“帝”。道教则把他们奉为神灵,以各种美丽的神话传说来宣扬他们的伟大业绩。 2.指历史时期。即“三皇五帝时代”,又称“上古时代”、“远古时代”或“神话时代”。也可以简称为“三皇五帝”。 三皇五帝率领民众开创了中华上古文明,近现代考古发现了大量与这一时期相对应的龙山文化遗址,证明三皇五帝时期确实存在。

“前三皇,后五帝,尧舜禹汤……”后是什么?

前三皇,后五帝,尧舜禹汤开夏商。

西周东周六百年、春秋战国接秦皇。

西东两汉四百年、三国乱世百姓殇。

西晋一统天下安、东晋避乱如江南。

五胡乱华开南北、隋唐盛世三百年。

五代十国乱纷纷、赵宋一统得江山。

蒙元入主华夏亡、朱明一怒屈鞑虏。

满清立国两百年、民国开天新纪元。

此外,还有人教版等多个版本的朝代歌。

人教版如下:

三皇五帝始,尧舜禹相传

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

春秋和战国,一统秦两汉

三分魏蜀吴,两晋前后延

南北朝并立,隋唐五代传

宋元明清后,皇朝至此完

扩展资料:

中国朝代历史概述

中国是世界上文明发达最早的国家之一,有将近4000年的有文字可考的历史。

发现于云南元谋的猿人化石表明,距今170万年前的“元谋人”是中国境内已知最早的原始人类。

最古老的王朝夏朝开始于公元前2070年。夏王朝的中心地区,在今河南省西部和山西南部一带,其势力和影响已达到黄河南北,并开始进入奴隶社会。

继夏而兴起的商、西周进一步发展了奴隶制度。之后是王室势力衰微,诸侯争霸的春秋战国时期,这一时期被认为是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阶段。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嬴政结束了长达250多年诸侯纷争的战国时期,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多民族封建国家——秦。

公元前206年,刘邦建立了强大的汉王朝。汉代的农业、手工业、商业都有了极大发展,人口达到5000万。汉武帝刘彻在位期间(公元前140—前87年)是汉王朝最为强盛的时期,他使中央政权实际控制的地方从中原扩展到了西域(今新疆及中亚一带)。

汉之后,经历了三国、晋、南北朝、隋等朝代,李渊于公元618年建立了唐朝。

唐亡后,经历了五代十国战乱频繁的时期。公元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建立了宋朝(960—1279年)。

1206年,成吉思汗建立蒙古汗国。其孙子忽必烈1271年入主中原,建立元朝(1271—1368年),定都大都(今北京)。

1368年,明太祖朱元璋在南京建立了明朝(1368—1644年)。其子朱棣(1360—1424年)即位后,开始大规模营建北京城池和宫殿,并于1421年正式迁都北京。

明朝后期,中国东北部的满族人迅速崛起,于1644年建立清朝(1644—1911年),定都北京。

十九世纪初,清王朝迅速衰败。英国于1840年对中国发动侵略战争,清 *** 最后同英国 *** 签订了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自此,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911年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200多年的统治,同时也结束了延续2000多年的封建君主制。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