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粹集中营——迟来的正义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12
一 “那些镜头”

“直到战争结束,盟军都不清楚纳粹的种族灭绝政策发展到了何种规模。”

在纪录片《彩色二战》里,解说词如是说道,颇为令人震撼,更是震惊——震撼于在集中营无辜罹难的犹太民众竟达600万之众,震惊于纳粹党卫军的行径竟是如此惨无人道,灭绝人性。这又是为何?是领导者变态的心理追求,还是宗教信仰有别,亦或是所谓的“民族优劣”?此时的战争俨然已经变色,变成了一种毁灭的工具,变成了肆无忌惮的屠戮。究竟是什么样的仇恨,导致希特勒和他的党卫军将士们会实施这样一项历史上令世人不解、遭受世人批判、罕见的大屠杀。

战争是冷酷的,是无情的,是冷冰冰的,我们大多数人都不喜欢它,但是战事一旦发生,又岂是一般民众所能左右,只能期望正义之师早日进驻,保一方和平安定。

我真的很佩服当时的随军记者们,冒着枪林弹雨,为后世留下了极为珍贵的历史影像,不知是应该赞叹他们的勇敢还是为他们的随行而担忧,如果时间能够倒回,真不希望这些曾经发生过,但是历史没有如果,只有活生生的惨痛的教训。所以,而当你看到这样的镜头时,你会作何感想——铁丝网围成的集中营,衣衫不整的犹太民众,妇孺老幼,呆呆地伫立在铁丝网内,眼神紧紧盯着摄影机,满眼渴望,那是对生的渴求;赤裸的犹太民众,两千人一组排成长队,被党卫军士兵强行塞进谎称是浴室的封闭毒气室,出来时已是皮包瘦骨,倒塌一片;火化室彻夜不停的燃烧着,烟囱浓烟滚滚,士兵不停地堆放尸首;集中营的大门,满载犹太人的车辆源源不断的驶入……这些场景,对于每一个心怀正义,珍惜和平的人来说,都是一种巨大的心理冲击,也难以让人忘记。

或许大家都知道奥斯威辛集中营,那是纳粹德国在二战期间修建的最大的集中营,但它不是一个,而是在波兰首都华沙300多公里的奥斯威辛市附近大小40多个集中营的总称,那里曾关押了数百万人,当苏军解放这些“特别监狱”时,只有7000余名幸存者获得生还。除此以外,还有德国慕尼黑达豪集中营、德国柏林萨克森豪森集中营、德国魏玛布痕瓦尔德集中营、比利时布鲁塞尔布伦东克集中营(号称西欧“奥斯威辛”)、奥地利毛特豪森集中营等等,屠杀在党卫军的将士们看来已然成为一种机械性的运作,他们麻木了,这是最可怕的,却也令人发指。本应受到《日内瓦公约》对待的战俘,也成为了集中营里任纳粹党卫军宰割的羔羊,更不用说手无寸铁的平民百姓。

波兰已故著名诗人勃罗涅夫斯基的诗句萦绕耳际:我的故乡,有百万坟墓。我的故乡,让战火烧尽。我的故乡,是多么不幸。我的故乡,有奥斯威辛。

二 何来辩解?

一位多年以后被逮捕的纳粹士兵,在被缉拿上车前,他辩解说:我并没有实施屠杀,那是上峰的命令,我只是奉命行事,押送战俘和犹太人前往集中营罢了。看似一道简单的命令,一个简单的护送行为,殊不知,却间接促成一场骇人听闻的大屠杀,就好比一部轰隆运作的机器,从缉拿、押运、驱赶、实施、掩埋、焚毁,每一个环节,都是这个大机器的零件,但有时候他们自己却浑然不知。或许这是领导层的决策,而作为军人的他们以服从命令为天职,然而,这样的命令却违反作为人一个最基本的道德与良知,怎么办?他们是不执行?还是奋起反抗?我想都不是,在那种情境下,就算有良知的士兵,也难抵身边人数众多的激进分子们。

如果有辩解的讲台,我相信一定会有不少将士上台陈述,可惜的是,历史没有给予他们丝毫辩解的机会。最先发动战争的人,也在钢铁洪流中被吞噬了。

三 和平警钟!

你或许看过电影《辛德勒的名单》,那位本是坚定纳粹党人的投机商人辛德勒,因为纳粹血腥的屠杀,他心存良知,其通过贿赂等手段,以用工为名,最终救下了1200余名犹太人。这是一个真实的历史事件。

你或许还看过电影《钢琴家》,作为主角的音乐家瓦拉迪斯劳·席皮尔曼,在华沙的犹太区里饱受饥饿的折磨与各种羞辱,他躲过了纳粹地毯式的搜查,藏身于城市的废墟中,最终因为其才华感动了一位德国军官,后者冒死护他周全,直至战争结束。这也是一个真实的历史事件。

这就是人心与人性,这亦是战争的复杂,敌人也可能正直,己方也可能冷酷,各为其主,有着不同的信仰与追求,但人心所向的正义终将会胜出,反法西斯同盟就是当时的人心所向。

1945年纳粹德国战败了,纳粹最高元首希特勒在国会大厦的地下室饮弹自尽。战争结束了,但是对于纳粹刽子手们的追捕,远远没有结束,甚至只是长达数十年全球大追捕岁月的开始。纳粹猎手们仍然锲而不舍地寻找可能留下的线索,追捕纳粹战犯,并将他们送上法庭,接受审判。这是一场追捕的接力赛,从年迈的爷爷到中年的父亲再到青年的孩子,誓要将二战时期的罪恶结束在时间的长河里。

有时候法律与正义有一条无形的鸿沟,无论是纽伦堡大审判亦或是东京大审判,无论是奥斯维辛集中营大屠杀亦或是南京大屠杀,都应当被世人铭记,因为灾难从来都值得警醒。回顾历史,悼念逝者,铭记历史,并不是为了引发仇恨,强化仇恨,而是让后世的人们珍惜今日来之不易的和平,世界经不起再一次巨大的战争创伤,人类经不起毁灭性的打击,文明经不起野蛮的无情摧残。

警钟长鸣,和平的代价已然沉重。

《战狼》系列电影的导演吴京曾说:“我们没有生长在一个和平的年代,但我们生长在一个和平的国家里。”我们这一代人,没有经历过战争的洗礼,对战争的认识绝大多数是来自于历史教科书、文献资料以及视听影像,还有长辈们的讲述。尽管如此,我们仍然能够感受到战争的残酷,相信总有士兵的故事会让我们难过、落泪,相信总有民众的流离失所会让我们同情与怜悯。

“正义,可能会迟到,但绝不会缺席。”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