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语文核心素养的中考作文命题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14
          ——2020年中考作文试题剖析

                    曹公奇

      2019年,是全面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最重要的一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了《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提出:“稳步推进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省级统一命题,坚持以课程标准为命题依据,不得制定考试大纲,不断提高命题水平。”11月,教育部发布了《关于加强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命题工作的意见》,要求提升试题科学化水平:“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主要衡量学生达到国家规定学习要求的程度,兼顾学生毕业和升学需要。……试题命制既要注重考查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还要注重考查思维过程、创新意识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加之,2018-2019年,教育部开始连续对部分地区进行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以下简称“中考”)命题质量评估反馈。2020年的全国各地中考,是全面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后的第一年考试,具有极为重要的导向意义。

      2017版《高中语文课标标准》提炼出了语文核心素养,即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以及文化理解和传承。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出,对初中语文教学影响深远,加之统编版初中语文教材的全面使用,初中语文教学改革发展不断走向纵深,各地的中考语文试题改革也与课程改革一样,发生了重大变化。

      在这种背景下,各地的中考试题,特别引人注目。尤其是中考作文试题,历来就是教育界乃至全社会关注的热点。2020年各地的中考作文试题,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紧贴社会热点焦点问题和学生生活实际,设置真实的写作情境,考查学生的深度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交流能力,有力地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

      一、突出立德树人导向

      立德树人是教育教学的根本任务,考试命题是健全立德树人落实机制的关键环节。所以,中考试题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导向,把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作为命题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充分发挥中考试题推动教育教学改革、引导初中教学、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的重要导向作用。

      2020年各地的中考作文试题,努力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但又贴合语文学科的特点,不是单纯的说教题目,而是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生活,坚定理想信念,厚植家国情怀,加强品德修养,发现真善美,培育积极健康的情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2020年春季的抗疫生活,是每一个人都不可忘怀的经历。这其中,多少普通的人干出了不普通的事,多少平凡的人做出了不平凡的贡献。作为年度重要考试的中考作文试题,自然无法回避抗疫这场大战,或直接、或间接地以抗疫来命题,记录生活大事,思考人类命运。

    四川南充卷作文题“2020,我的抗疫生活”,湖北襄阳卷作文题“抗疫有我”,山东青岛卷作文题“重返校园以后”,四川达州卷、山东潍坊卷等,以抗疫文字和图片为材料,要求根据材料写作文……这些作文试题,或命题,或材料,都是直接以抗疫为题材的,要求学生直接叙述今春发生的抗疫故事,或针对抗疫情况谈感受,话思考,发议论,引导学生关心重大社会生活事件,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增强爱国情怀,培育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有些作文题,表面看起来比较“中性”,并不是要求直接反映抗疫生活的,但是,也暗扣抗疫等热点话题。陕西卷作文题“合唱”,可以写现实生活中真正的“合唱”,也可以用“合唱”的比喻义写现实生活中的团结一致的其他事情,比如万众一心抗疫情;上海卷作文题“有一种甜”,可以是现实中真正的甜蜜生活,也可以是一种特别的幸福,比如抗疫中令人感动的人和事;深圳卷作文题“见证美好”,既可以写抗疫生活中的美好事物,也可以写其他与题目相关的内容;山东德州卷作文题“生命的意义在于人与人之间的相互照亮”,完全可以写抗疫过程中人与人的互相帮助、互相鼓励等题材,也可以写其他方面的内容;还有北京卷的作文题“2020,我的中考”,云南卷的“肩膀”,广西梧州的“不一样的经历”等等。中考是省域或者市域较大范围内的考试,学生数量多,地域、经历、生活等存在较大差异,所以,这样的作文题,给了学生广阔的写作空间,让不同层次、不同情况的学生都能有话可说,有文可写。

      除此之外,许多考区的作文题,都是从不同的方面、不同的角度来命题,引导学生形成积极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黑龙江牡丹江卷作文题“有一种精神叫锲而不舍”,吉林长春卷作文题“我家的中国味”,河南卷作文题“我的危机故事”,辽宁大连卷作文题“久违的美好”,浙江宁波卷作文题“自己决定”,山东济南卷作文题“希望,就这样生长”,四川绵阳卷作文题“人生最贵的是        ”,黑龙江哈尔滨卷作文题“微笑面对生活”等等,都是从精神、情怀、成长、生活、个性、希望、珍贵等方面来命题,落实中考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二、注重真实情境创设

      《教育部关于加强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命题工作的意见》中指出:要“充分考虑城乡学生学习和生活实际,增强情境创设的真实性、典型性和适切性,提高试题情境设计水平。”可见,情景设置是中考命题的一个关键点,作文试题尤其如此。单纯地只是一个命题或半命题作文,缺少必要的情境设置,学生作文容易滑入宿构套作的泥潭。如果设置了适合学生的、典型的、真实的写作情境,再辅以具体的写作任务,这样的作文题更适合在考场特定的情况下来考查学生真实的写作水平。

      浙江杭州卷大作文题,首先给出了很具体的情境:“你即将升入高一级的学校,希望参加新学校的社团活动,使自己的校园生活丰富多彩。假如学校已有你感兴趣的社团,就申请加入;假如学校目前还没有符合你兴趣特长的社团,就申请创建一个新社团。”这个情景符合坐在考场写这篇作文的学生实际,而且设置了两种不同情形,让学生选择其中一项内容,“给新学校负责社团工作的张老师写封信。可以讲述有关你某项爱好或技能的故事;也可以陈述你申请的理由和相关设想。”这样具体真实的情境,能给学生以充分发挥的空间,真正考查出学生的写作能力。

      湖南长沙卷的大作文也是设置了具体情境:

      学校广播站有一个“心灵驿站”栏目,经常收到同学们诉说内心困惑的来信,例如“我和父母产生了矛盾,该怎么办?”“学习这么紧张,我该怎么处理兴趣爱好与学习之间的关系?”“老师要我们制定好生涯规划,可我真的不知道我将来适合做什么。”……栏目组觉得应该倡导大家都来思考自己的困惑,分享自己的感受或体会,所以,决定在全校范围内举办一次以“成长有困惑,爱思才会明”为主题的征文活动。”

      根据这个情境,提出征文要求,让学生写一篇文章参加这次征文活动。这样的作文题,虽然情境是虚拟的,但它符合学生的学习生活实际,因此,也就是真实的。在真实的情境中根据要求进行写作,就能够对学生的写作水平起到很好地考查评价作用。情境设置与材料作文所给的材料有所区别,材料作文的材料,只是提供一个思考的提示,以引发学生的思维,一般不提供具体真实的情境。如果提供了情景,就不是单纯的材料作文,可以看作是情景作文了。湖北武汉、江苏南京、浙江温州、宁波、绍兴、湖南常德、天津市等作文试题,都是设置了真实、典型的情景,从而提升了中考作文试题的效度。

      许多地方的中考作文,还设计了一大一小两个作文试题,小作文虽然占分不多,大多在10分左右,但小作文试题基本都是真实情境中的具体写作任务。浙江绍兴卷的小作文,设计班里举行读书主题班会,你打算为同学推介一幅漫画,让学生根据语文老师建议,并附上漫画图和语文老师建议,完成发言稿的准备任务。湖南长沙卷小作文,用表格详细列出了辩论赛的环节、主要任务、辩手分工、时长等内容,要求对辩论赛流程进行介绍。

      作文试题,创设具体真实的情境,要求按照情境内容进行写作,这符合语文课程的特点,也是中考作文命题的发展方向。

      三、考查深度思维能力

      思维能力是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学习力的最好体现。作文试题,正好是考查学生思维能力的主要形式。多种思维形式,诸如形象思维、演绎思维、归纳思维、直觉思维、想象思维、联想思维、聚合思维、发散思维、审辩思维、创新思维等等,在作文试题考查中都可以用到。一个好的作文试题,决不是只让学生停留在思维的表层,而是能够启发、引导学生,将思维活动引向广度、深度和难度,从而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

      北京卷作文二:

        如果你得到一个神奇的控制器,可以让时间放缓、快进、后退和暂停,你会在什么情况下使用?使用后会发生什么事情?请你以“此刻,我按下时间控制器”为开头,发挥想象,写一篇故事。

      海南卷作文二:

      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不同的期待中,期待着属于我们自己的未来。是鹰,你就该长空搏击;是鱼,你就要水中遨游……成为精英固然很好,成为快乐充实的自己,也是人生价值的体现。请以“我知道,我的未来不是梦”开头,发挥想象,写一篇记叙文。

      这两个作文试题,都属于想象作文。如果学生没有丰富的想象思维,就很难写好这样的作文。而丰富的想象思维能力,是初中这个年龄段学生最重要的思维形式,没有丰富的想象思维,也就没有创新思维和创新精神。

      江苏南京卷第二个作文题:

      出于环境卫生和食品安全的考虑,学校规定,学生在校不许吃零食。有一天上午第三节课后,米豆、小轩和你到老师办公室抱本子。老师把桌上的巧克力递给米豆,她刚想接,却缩回了手,说:“谢谢老师,我不吃,不然我们班会被扣分的。”小轩却拿过来,笑着说:“真的很饿,我不客气了!”这个情景引发了你的联想和思考,你就此自拟题目,写了一篇文章。

      南京卷这个作文题很有意思,这是一个典型的情境作文题,学校的规则是理性的,是遵守规则,还是依据实际情况,抑或是遵守规则但也不能没有人情味?身处其中,必须深入思考,没有绝对的错和对,关键是要合理合情。这个作文,考查学生演绎思维、联想思维、发散思维、审辩思维等多种思维形式,而且需要有思维的深度和广度,才能写好这样作文题。

      湖北武汉卷作文题,创设的情景是这样:一个小孩撞倒小朋友后,母子两个写了一份特殊的“寻人启事”,分别表示道歉、承担责任。要求根据对这件事的理解和思考,写一篇文章。学生对这件小事的思考,需要深入理解,关于担当,关于责任,关于身份,关于小事等,思维深刻了,才能写出好作文。

      不只是情境作文才需要思维的深刻性,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材料作文等,也需要深入思考才行。重庆B卷的命题作文“绊·伴”,河北卷的材料作文,对“习”的理解和感悟,福建卷的“学习与性格”,贵阳卷的“找到一个好办法”,河南卷的关于“危机”,天津卷的关于成长经历……好的作文试题,就是启迪学生思维的,而且需要多种思维形式,能够符合不同层面学生的写作,真正考查出学生思维的深刻性。

      中考作文试题,是在全面考查语文核心素养的基础上,突出了落实立德树人、创设真实情境、考查深度思维这三方面的特点。作文考查,语言运用是基础,作文语言准确生动,表达好,行文流畅,是一个学生语言建构能力强、运用水平高的直接表现;认识到位,思考问题深入,能够辩证地看待人、事、物、理,这是一个学生思维品质发展和思维能力提升在作文中的表现;高尚的审美情趣和正确的审美观念,对于文化的理解与树立文化自信,都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考查学生思想情感和价值观的具体表现。一个优秀的中考作文试题,就是能够在全面考查语文核心素养的基础上,突出某些特点,如材料的价值、情境的创设、任务的驱动等,能够真实而全面地考查出不同层面、不同类型学生的真实写作水平。

    (原载于《新时代中国中考作文改革档案·2021素养为核·理论卷》,广西教育出版社,2021年4月)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