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美援朝,空三师第二轮入朝作战,加打一番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03
《鹰击长空》(袁晓刚著)节选:

第五章 四、空三师第二轮入朝作战,加打一番

经过第一次实战锻炼后,空三师回到二线进行了三个多月的休整,总结消化空战经验,根据实战需要进行了必要的战术技术训练。注重双机、四机追踪,编队大角度俯冲下滑,垂直交叉转变攻击和使用活动光圈瞄准射击等战斗使用课目,部队战斗力又有新的提高。

遵照空军命令,部队加打一番。空三师于1952年5月1日再次开赴前线,参加第二轮作战。与空三师同在一线执行作战任务的还有空十二、十七、十八师各两个团。空四、六、十五师配置于沈阳、辽阳等二线基地,负责支援一线作战。

这时,苏联空军开始逐渐撤回国内。美空军在远东空军司令威兰的强烈要求下,范登堡从美国国内选调了大批参加过二次大战的少校、中校级别的老牌飞行员支援远东空军。美国空军在战术上也有了明显变化,由过去的大机群出动,变为4至8机的我队,多批次、大纵深、多层次配备,扩大战区空中兵力覆盖面积,并采取所谓“鱼饵”战术和“空中猎手”战术,压制封锁我作战机场,偷袭我起飞着陆的飞机,作为争夺制空权的重要手段,以掩护其战斗轰炸机行动。轰炸重点也由我交通运输线前伸到我后方水利发电站、鸭绿江桥等重要、重点目标。武器装备也有了很大改善,大量换装性能更好的F-86E和F-86F30战斗机,替代原有的F-86A,其性能已明显优于米格15战斗机。

根据敌情变化和作战任务的要求,志愿军空军遵循“以保卫目标为主”的作战方针,为保卫拉古哨发电站、鸭绿江桥及平壤、元山以北交通线目标,进行了英勇战斗。

空三师则开始进入打大仗的新阶段,即在昼间一般气象条件下单独或带领兄弟部队与美空军大机群作战,完成保卫重要目标的任务。

面对比第一轮作战时更加强硬的对手,空三师在第二轮参战一开始,由于轻敌,曾一度被动失利,连遭美机两次偷袭,损失严重。

5月13日上午,空联司指挥所命令9团起飞8机,带领第十二师34团作战。由于搜索警戒不严,在顺安上空突然与敌F-86战斗机相遇,在未投掉副油箱的情况下遭敌偷袭,被击落2架、击伤1架。

5月15日上午,34团和9团1大队在返航之际,接空联司指挥所通报:敌F-86飞机两批4架向铁山地区窜犯,为防敌机偷袭我着陆飞机,即令空中带队长机以一个中队警戒,掩护机群解散着陆。大队长周凤性遂率1大队1中队升高至8000米,掩护34团和1大队2中队着陆。机群着陆后,敌机已窜至鸭绿江口上空窥视我机,企图偷袭。这时,我空中4机解散,准备着陆。此时各机都已降低高度,速度小,并已放下襟翼和起落架,难以机动。敌F-86两架突然冲下,分别对2、3号机发起攻击。2号机刘德林被击落牺牲,3号机马保堂被击落,跳伞后负重伤。4号机田畲急速支援3号机,将敌机击伤,但被另一架敌机击落而牺牲。结果我被敌击落3架,牺牲飞行员2名、伤1名。

沉痛的教训引起部队上下高度重视,从师、团领导到每个飞行员都从敌情观念、战术思想、指挥协同、空中动作等方面做了认真检查,吸取了麻痹大意、警戒不严、战术不灵活、没有做到敌变我变的教训。同时,加强战术研究,组织部队认真学习刘亚楼司令员提出的“一域多层四四制”空战战术原则。这一战术原则,要求同批同梯队出动的机群,以四机为单位,按不同间隔、距离、高度,采取层次配备(最少配备两层),构成我队、大纵深的战斗队形,按照统一的作战意图,以长机为核心,在目视联系和战术联系的范围内,保持一域,相互协同作战。通过学习这一战术原则,部队的战术思想更为明确,很快扭转了被动不利的局面。

7至10月份是战区的多云多雨季节,适合于志愿军空军起飞作战或勉强起飞作战的天数仅占1/2。志愿军空军首长为了加强锻炼部队,更有效地掩护朝鲜北部交通和鸭绿江沿线重要目标,决心在天气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组织一线部队主动前出清川江上空迎击敌大机群中的F86飞机,以阻止其掩护战斗轰炸机接近清川江。

1952年 7月4日上午,美空军出动战斗轰炸机70架,在F-86掩护下企图再次袭击拉古哨发电站。空十二师起飞8架飞机,协同友空军机群将F-86先遣梯队冲散,迫使敌战斗轰炸机中途返航。

7月27日上午,发现在平壤以南地区有美海军飞机活动。空三师9团由师技术检查主任林虎率领,于10时45分起飞,利用云层隐蔽出航。编队飞到镇南浦上空,开始搜索敌机。林虎利用高射炮射兵射击美机的硝烟,判断敌机位置,率领编队右转弯,利用云层提前发现敌机,对其展开攻击。敌机遭到攻击仓皇入云层脱离。9团以双机为单位跟进攻击。3号机张守兰、4号机朱志敏,以急速突然的动作,各击落敌机1架。5号机刘志田在僚机罗沧海掩护下,绕至敌机飞出云层的方向,将其1架截住并击落,接着又将另1架敌机击伤。此次空战,共击落美海军FMK5战斗机3架,击伤1架。

整个8月上旬,志愿军空军共出动58批442架次飞机,其中15批122架次与敌机空战,击落击伤敌机21架,给敌以沉重打击。美空军遂将战斗轰炸机的活动范围收缩至平壤以南,而对清川江以北地区则主要利用复杂气象天气进行活动,并增加了中、大机群的出动次数。在8月13日至31日的19天内,志愿军空军战斗起飞12批80架次,其中空三师和空十二师于8月20日、22日在安州、价川地区与美空军混合大机群空战三次,击退了敌人的进攻。

9月份,虽然天气不好,志愿军空军仍然积极出战,先后粉碎美空军四次大机群进袭拉古哨发电站和鸭绿江桥的企图。

9月4日14时14分至50分,美空军出动100余架战斗轰炸机,在80余架F86的掩护下,分东西两路向拉古哨发电站进袭。志愿军空军和友空军作了分工,由友空军负责打击西路的敌机,空三师7团和十二师36团负责至碧潼、楚山打击东路的敌机。

7团起飞的16架米格15飞机,在副团长孙景华率领下,与利用云层隐蔽的32架F-86遭遇。带队长机果断地指挥机群投入战斗。7团在敌我力量悬殊的情况下打得勇敢顽强,中队长杨文聪、魏双禄和飞行员郭晨光各击落敌机1架,中队长严忠祥、张兆祥各击伤敌机1架。7团被敌击落击伤6架。虽然付出了较大代价,但阻止了美战斗轰炸机接近目标,完成了保护拉古哨发电站的任务。

9月9日、15日、17日,美空军又连续出动大机群,企图袭击拉古哨电站和鸭绿江桥,均被我志愿军空军击退。

1952年10月9日,美军在元山地区实施两栖登陆战役佯动。10月14日大举进攻上甘岭。此时美空军转为以支援地面部队作战和破坏战场交通运输为主,对鸭绿江沿岸重要目标的袭击相对减少。

为了更新装备,提高战斗实力,这期间我国政府与苏联政府商洽,购进一批性能较好的米格15比斯飞机。空三师7、9两团分别于9、10月间轮流回到二线,改装性能更为先进的米格15比斯战斗机。米格15比斯的发动机推力、飞行速度和载弹量等性能,都比米格15有所提高。发动机推力由2226千牛增加到2647千牛。为了适应新的作战任务,在改装新机种期间,师党委发动大家采取“我写我”的方法,从上而下,总结作战经验。飞行指挥员着重总结空中指挥的经验,飞行员着重研究如何打敌F-86、如何保持四机作战、如何破敌“鱼饵”战术等。通过总结经验,进一步提高了指挥员的空中指挥能力和部队的战术水平及整体作战能力。

1952年11月25日,中央军委指示:继续发挥勇往直前,大胆攻击的精神,打击来袭之敌,以保卫北朝鲜主要交通干线及中国东北行政、工业中心目标。志愿军空军遵照这一指示精神,积极组织一、二线部队协同作战,采取多梯队连续出动的作战方法,增强对美机持续攻击的力量,强调“打战术、打技术”,继续扩大战果,乘胜将空中战线向南推进。

11月初,奉空联司之命,空三师受领了协同友空军打大仗,保卫拉古哨发电站、鸭绿江大桥和第一线基地及清川江以北的主要交通干线,并保卫我东北地区重要工业目标作战任务。为执行好这一任务,全师进行深入的战斗动员,强调战斗中一定要发挥集体的智慧和力量,每个飞行员都要树立起“心向蜂王(即空中指挥员)炮向敌、飞向打仗的地方、飞向情况严重的地方、飞向支援战友的方向”等积极进攻和协同作战的思想。

 1952年12月2日11时55分至14时49分,美空军出动大机群,企图侦察新义州机场和攻击清川江以南地面目标。其中2批16架F-86战斗截击机(内含侦察机)沿西海岸直飞铁山地区。空十二师34团团长郑长华率16架米格15比斯战斗机,于12时15分起飞,以6000米高度出击。激战中,6号机王武、9号机姜龙亭各击落敌机1架,8号机张道谦在追击中迫使1架敌机失事坠海。午后,美空军又出动40架F-86型战斗截击机与侦察机混合编队,继续侦察航拍,并掩护战斗轰炸机攻击清川江以南地面目标。空三师9团起飞12架米格15比斯,由副团长王海率领至永山、铁山、新市洞地区上空,配合34团打击美F-86机群。空战中,中队长孙生禄击落美机2架,单机返航时遭敌攻击,飞机中弹12处,孙生禄坚持迫降成功。空三师7团于14时30分起飞12架米格15比斯,支援9团作战,在龟城地区与美机群展开激战,1大队大队长汤奎击落敌机1架。

12月3日下午14时50分,空三师9团副团长王海率三个中队12机,突击平壤上空之敌。当我机群飞至清川江以南时,发现空中有4架敌F-86,王海判明那是“鱼饵”,遂采取攻而不恋战,迅疾抢占高度,集中于一域,加强警戒待机破敌的对策。果然,20多架敌机隐隐约约向北压过来。我编队以隐蔽突然的动作大胆插入敌阵,打乱其队形,从高空12000米打到低空1500米,从清川江打到大同江,12人始终保持一域作战,互相掩护支援,先后有9人开炮,击落敌F-86佩刀机3架,击伤3架。3号机孙生禄、4号机僚机马连玉为掩护机群安全,先后与10架敌机格斗。“空中突击手”孙生禄不幸被敌击落,血洒长空。

1953年1月10日,这是空三师历史上最值得纪念的一天。

这一天,空三师在安东浪头机场召开了击落击伤敌机百架祝捷庆功大会。 中央军委给空三师发来嘉勉电:

“庆祝你们参战13个月来击落击伤敌机102架的伟大胜利。你们的光辉战绩,证明了我人民空军的战斗力已大大提高。你们积极英勇机敏的作战行动,值得全军学习。望再接再厉,戒骄戒躁,进一步提高技术战术,为歼灭更多的美国空中强盗而奋斗!在抗美援朝战争中牺牲的烈士们永垂不朽!”

军委空军、空联司以及兄弟部队也向空三师发来贺电,赠送锦旗。

军委空军授予空三师一面绣着六个金闪闪大字的锦旗,上面写着:“战绩大,大的好”

空联司授予的锦旗上写道:

“纪念空军一0三部队击落击伤敌机百架

认真刻苦的钻研战术技术再接再厉为创造更辉煌的战绩而奋斗

中朝人民联合司令部、政治部”

空联司聂凤智司令员等领导到会讲话,给予热情鼓励和鞭策。

空三师广大指战员精神振奋,斗志高昂,继续英勇奋战。在祝捷庆功大会后十几天内,又击落击伤敌机10余架。

1953年1月26日,空三师完成第二次轮战任务,满载着胜利荣誉返回沈阳驻地。

空三师在抗美援朝前后两轮作战中,全师共有63名飞行员参战,其中45名飞行员是两次参战。共战斗起飞255批,3465架次;实战52批,776架次。有45名飞行员击中敌机,占参战飞行员总数的71.4%。全师共击落击伤敌机114架(其中击落87架,击伤27架;7团击落击伤58架,9团击落击伤56架)的战果。

上述空三师在抗美援朝时取得的战果是老版本,现在有一个修订的新版本:

击落击伤敌机117架,击落88架,击伤29架。

F—86  击落42架,击伤19架。

F—84  击落31架,击伤8架。

F—80  击落8架,击伤1架。

P—51  击落2架。

FMK—5击落4架,击伤1架。

FMK—8击落1架。

这些战果和胜利,来之不易。在战斗任务频繁时,空三师几乎天天升空作战,有时一天要起飞三至四次。由于飞机损伤和飞行员减员,最困难时,一个团只能起飞8架飞机,照样坚持战斗值班和起飞作战。整个抗美援朝战争中,空三师被敌击落击伤63架,其中击落44架,击伤19架,敌我机战损比为1.6:1。

空三师共牺牲飞行员18名,他们是:副团长孟进,大队长牟敦康、林钊、王靖声,中队长孙生禄、沈钦贤、王松林,飞行员范万章、刘德林、李文清、郭晨光、李文斌、王宪志、高发南、郭玉琪、刘振兴、鄢俊武、田畲。这些阵亡将士用鲜血和生命书写了空三师的光荣战史,他们的功绩和英名永垂不朽!

经过战火锤炼,空三师涌现出一批名扬全军的英雄集体和个人,被人称作是“英雄扎堆”的王牌部队。从下列排行榜中就可以看出这一点:

志愿军空军参战各歼击机师战绩

空三师:击落87架,击伤27架,总计114架

空四师:击落64架,击伤24架,总计88架

空十二师:击落57架,击伤11架,总计68架

空十五师:击落51架,击伤16架,总计67架

空六师:击落26架,击伤5架,总计31架

空十七师:击落23架,击伤3架,总计26架

空十四师:击落10架,击伤2架,总计12架

空二师:击落4架,击伤6架,总计10架

空十八师:击落6架,总计6架

空十六师:击落1架,击伤1架,总计2架

个人空战战绩前十名

空三师赵宝桐:击落7架,击伤2架,总计9架

空三师刘玉堤:击落6架,击伤2架,总计8架

空三师孙生禄:击落6架,击伤1架,总计7架

空十五师蒋道平:击落5架,击伤2架,总计7架

空三师范万章:击落5架,击伤1架,总计6架

空十二师鲁 珉:击落5架,总计5架

空十五师韩德彩:击落5架,总计5架

空三师王 海:击落4架,击伤5架,总计9架

空四师邹 炎:击落4架,击伤2架,总计6架

空15师吴胜凯:击落4架,击伤1架,总计5架

志愿军空军六个一级战斗英雄,空三师占四个。他们是:

王海、刘玉堤、赵宝桐、孙生禄。

二级战斗英雄五个,空三师占三个。他们是:

焦景文、范万章、杨振玉。

抗美援朝战争中,中国志愿军空军共击落美机330架,击伤95架。其中88架是空三师击落的,30架是其击伤的,空三师占四分之一强。

抗美援朝战争中志愿军空军共有212人击落或击伤过美机,其中空三师占43人;击落3架以上的38人中,空三师占14人。抗美援朝战争中击落美机最高纪录的创造者赵宝桐在空三师,4比0空战的创造者刘玉堤在空三师,荣立集体一等功的6个单位中,有4个在空三师,其中包括著名的王海大队。全师60余名飞行员中,获得战斗英雄称号的就有7人;获得一等功臣以上称号的14人。

我父亲也荣立个人一等功,并被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授予一级国旗勋章和二级自由独立勋章各一枚。

空三师的这些战斗英雄中,后来有许多走上了空军重要领导岗位,他们有空军司令员王海上将、空军副司令员杨振玉中将、林虎中将、刘志田中将。北京军区空军司令员刘玉堤中将,南京军区空军司令员孙景华中将。

空三师飞将如云,将星闪耀,在中国空军各个时期的建设中都发挥了重大作用。

我父亲在空三师期间又发生了一次空中险情,有一次他从丹东浪头机场坐苏制雅克12通信机去沈阳开会。我父亲坐在正、付驾驶后面,飞着飞着父亲看领航图前方航线附近应该有座标高比当时飞机飞行高度要高的山,提醒飞行员:“前方注意观察有山!”当时正值冬季,地面白雪一片,再加上当日能见度也不好,三个人六只眼看了半天,只见眼前白茫茫一片什么也看不见。这时父亲心里有点紧张了,从时间上算差不多应该看到了!正想着突然一座大雪山出现在眼前!由于偏航飞机正高速朝着雪山肚子撞去!说时迟那时快,老爸一把推开飞行员抢过驾驶杆,因为他心里清楚此时如果上拉驾驶杆抬机头肯定拍上去了!只有向侧面压杆飞机横滚才有可能避让开。事实如此!飞机贴着山坡切过去了,逃过一劫。

(下一节选:五、在空联司指挥所的日子)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