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群法师:涅盘之美……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03
        从佛法的角度看,涅槃体现了一种出世的美,圣贤的美,佛菩萨的美。在世人的认知上,可能很难想象这是什么样的美。但我相信大家了解之后,一定会对这种终极的美心生向往。那么,涅槃的美具有哪些特质呢?

  1.涅槃,是空的美

  首先,涅槃属于空的美。常人比较熟悉的,是存在的美,包括各种艺术品、生活品,乃至大自然中的一切。也就是说,我们对美的认知是需要对象的,是建立在有的层面。

  而我们在认识这些美的同时,很容易产生执著,建立二元对立的世界,比如美与丑,善与恶,贵与贱,你与我。而对立又会带来贪和嗔,带来得失的焦虑和痛苦。所以这些美在带给我们享受的同时,也会带来种种负面作用。

  而涅槃需要我们去体会空的美。如何从习以为常的有,进入对空的认识?这就需要通过修行,消除二元对立。

  佛教唯识宗认为,一切现象都是我们内在迷惑的显现。因为凡夫是戴着有色眼镜看世界,所看到的,只是被有色眼镜处理过的影像。这就告诉我们,不要执著有客观、固定、不变的世界。从本质上说,一切都是心的显现,是由心决定的。

  唯识宗还进一步让我们审视:心又是什么?如果我们学会审视内心,会发现心是无形无相的,没有颜色,没有形状。既然这颗心了不可得,由此产生的情绪和妄想也就没有立足之地了。这样才能体会虚空般无限的心,也就是心的本来面目。

  说到涅槃之美是空,可能有人会觉得:涅槃是不是像虚空一样,什么都没有?其实空是代表涅槃的特质,但不是虚无,不是什么都没有。因为空,才能无限;因为空,才能包容万物,生长万物。

  一个人的世界有多大,取决于心有多大。平常人都是活在这样那样的念头中,活在以自我为中心的感觉中。这个感觉是有好恶的,有喜欢或讨厌的分别,接纳或排斥的分别。在这种情况下,就不可能真正地平等慈悲。修行正是帮助我们走出念头的束缚,回归虚空般广大的心。这样才能对众生建立平等无别的慈悲,才能接纳一切众生,利益一切众生。

  2.涅槃,是无限的美

  凡夫所见的一切都是有限的,有生有灭的。不论世间万物的存在,还是我们拥有的家庭、事业、人际关系等,无不如此。包括我们这一期的生存,也不过短短几十年。人死之后到哪里去?生命的意义是什么?如果说人死如灯灭,那就意味着生命是没有意义的。这使很多人对生死产生焦虑,想到死亡会结束这一切,顿感生命的虚无。

  事实上,生命有两个层面。除了有限的层面,还有无限的层面,只是一般人执著并止步于有限,没有能力认识无限。西方哲学崇尚理性,试图通过理性探索世界和人生。但理性本身是有限的,由此获得的经验也是有限的。现代社会科技发达,对微观世界的剖析日益深入,对宏观世界的探索日益辽阔,但这一切依然停留在有限的层面。和浩瀚的宇宙相比,依然是微不足道的。

  那么人到底有没有能力认识无限?从佛法角度来说,对无限的认识,需要有无限的智慧。这种智慧不是来自经验或知识,而是每个人本自具足的。只是众生被无明所缚,使宝藏隐没不现,虽有若无。佛陀对世界最大的贡献,就是发现了这一宝藏,并将开启宝藏的方法和盘托出,引导我们明心见性,体会生命的无限。

  涅槃就代表对无限生命的体认。佛陀当年因为看到老病死的痛苦,才出家修行,去追求不生、不老、不病、不死、无忧、无恼的最上解脱——涅槃。但佛陀在菩提树下悟道后,弘法45年,最后却还是入灭了。有人就疑惑:佛陀到底有没有解决生死问题?佛陀为解决老病死的痛苦而修行,为什么他在证悟后,色身还是消亡了呢?在一般人的概念中,确实会有这样的不解。

  事实上,佛陀已经体认到生命的无限性。在这个层面,法身常存,不生不灭。但从有限性的层面来看,色身的无常生灭只是一种自然现象,众生如此,佛陀也如此示现。区别在于,众生是在业力推动下,无奈被动地流转生死。生,不能自主;死,也不能自主。但对体悟了无限生命的觉者来说,生死只是外在形式的改变,是缘生缘灭的。不必说佛陀,我们看那些坐脱立亡的历代祖师,也是因为体会到生命的无限,而能自在地面对死亡,显现出无数令人景仰、激发道心的瑞相。

  3.涅槃,是清净的美

  说到清净,我们首先想到的是干净。我们的审美习惯可能千姿百态,但干净往往是基本前提,从食物、衣服、用品到居家环境,都是如此。现代都市雾霾严重,使人格外珍惜干净的空气。如果去青藏高原等没有污染的地区,会深深感受到,天地间有一种清澈的美。尤其是深受雾霾之苦的都市人,会被这种清澈所感动,身心舒畅。这就是清净的美,没有污染的美。

  涅槃所体现的清净之美,是代表生命的清净,内心的清净。凡夫因为无明惑业,看不清自我和世界的真相,从而产生错误认识,导致我法二执,包括对自我的贪著,对世界的贪著。世界本来没有中心,我们却以自我为中心,建立种种执著,引发嗔恨和对立,引发种种烦恼和负面情绪,给生命带来极大的污染,使自己迷失其中。

  佛法中,将这种污染称为尘垢。每个生命的尘垢不同,有的尘垢深厚,有的尘垢很薄。这既和烦恼的积累有关,也和个人的宿世修行有关。基于此,佛教把人分为钝根和利根。钝根就是障深慧浅,必须由下而上、有次第地深入修行。利根就是尘垢很薄,可以在善知识的引导下,拨开迷雾,顿悟本心。

  佛法认为,凡夫和诸佛的区别就在于迷悟之间。迷就是迷失觉性,悟就是体认觉性。禅宗修行之所有顿悟法门,之所以能直指人心,见性成佛,正是针对上根利智而言。如果学人尘垢轻微,再遇到明眼师长,就可能在某个契机当下认识本心,认识本来具足、本来清净的觉性。

  但这样的根机毕竟少,多数人还是需要像神秀所说的那样:“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戒定慧的修行,正体现了这样的次第。通过持戒,使生活如法清净,为修行营造良好的心灵氛围;通过修定,平息内在的烦恼妄想,培养觉知力和观照力。在这一基础上,就能有效地闻思正法,如说修行,最终开启智慧。

  很多人把修行当作一个点,只看重开悟、解脱。可自身根机不够,又没有善知识指点,每天就在那里望梅止渴,想着开悟,或说一些和开悟有关的话,却忘了,这些和自己当下的现状并没有什么关系。那不是你的境界,不是说一说就够得着的。

  事实上,修行是一条路。不论解脱道还是菩提道,都包含了一系列逐步向前的站点,而不仅仅是一个点。所以我们现在倡导有次第的修行,就是帮助学人认识,这条路到底怎么走。第一步怎么走,第二、第三、第四步怎么走。把这几步走好,第五步自然就到了。之后的更多步也是同样,只要一步接着一步,就能抵达终点。这才是有效的修行,而不是在那里浮想联翩,浪费宝贵的暇满人身。

  如果不修行,我们都是活在不同的尘垢中,而且在不断地制造尘垢,制造垃圾,使内心躁动不安。只有彻底平息尘垢,我们才能体会到,心可以像无云晴空一样,那么清澈,那么纯净。这就是涅槃所具有的清净的美。

  4.涅槃,是寂静安详的美

  说到寂静,可能大家有点陌生。现代社会喧嚣浮躁,充满声色刺激。即使在没有声音的地方,我们内心依然有各种声音此起彼伏,静不下来。这些声音来自哪里?就来自生命中长期积累的念头和情绪。这些心理活动被不断重复,力量越来越大,佛教称之为串习。所谓串,就是像糖葫芦那样串在一起,所以它们出现时往往是连续性的,一念接着一念。

  从唯识的角度来说,曾经的所思所想、所言所行不是发生过就结束的,而会储藏在阿赖耶识中,形成种子。一旦因缘成熟,它们又会产生活动,使心灵海洋波涛汹涌。我们每天说什么,做什么,有什么想法、情绪、烦恼,都和生命中曾经播下的种子有关。这些种子产生活动时,又会让心理力量得到重复和增长,唯识宗称为“种子生现行,现行熏种子”。由种子产生现行,而现行的同时又让种子的力量得到强化。

  因为我们疏于对生命的管理,所以内心时常处在无明的状态。于是乎,在外界诱惑和冲击下,不知不觉制造了各种不良心理,不知不觉让这些心理重复并积累。当它们的力量日益强大之后,我们根本就做不了主,只能在它们的驱使下忙来忙去,不得安宁。一旦停下,就陷入无所事事的焦虑中,必须不停地看点什么,说点什么,做点什么。这就使现代人活得很累很辛苦。

  我经常说,生命就是一大堆错误的想法,再加上一大堆混乱的情绪。这是多数人的现实。因为我们没有对生命作过智慧的审视、主动的选择,而是任其发展,结果就被错误想法和混乱情绪所控制。这些念头之间还会产生冲突,当冲突表现出来,使我们在家庭中和亲人发生冲突,在社会上和同事、朋友发生冲突,甚至不能和大自然友好相处,而是肆意地污染环境,破坏生态。所以说,一旦内心躁动不安,将给自己和世界带来麻烦。

  这里所说的涅槃寂静,不是没有声音,而是内心所有躁动平息之后,生命所呈现的寂静的美。这种美来自觉性,是尽虚空遍法界的,是空性蕴含的重要特质。

  5.涅槃,是喜悦的美

  当我们体会到生命的寂静后,才能体会到内在的空性的喜悦。《大般若经》记载,佛陀的笑是举身微笑,全身每个毛孔都散发着光明和欢喜。这种喜悦来自对空性的证悟,是无住、无所得的,是不需要对象的,是永恒的、源源不断的喜悦。而平常人的笑往往来自某种情绪,是有对象的,也是容易变化的。

  我曾多次为大众开讲“心灵创造幸福”。因为不少人关心,佛法说人生是苦,是不是排斥幸福?佛教到底怎么定义幸福?在佛教看来,世间的幸福多半来自环境和感受,是有漏的,肤浅而短暂的。所谓有漏,即有缺陷。一旦我们对此产生执著,痛苦更是在所难免。因为这些幸福是建立在迷惑和烦恼之上,只是对痛苦的暂时缓解,本身却是苦因。

  为什么佛法说人生是苦?并不是说人生没有快乐,而是认为这些不是本质上的快乐。佛教把快乐分为两种,一是有苦之乐,一是无苦之乐。世间的快乐都是有苦之乐,不论是感情、家庭,还是财富、事业、地位,在给我们带来满足和快乐的同时,就埋下了失去的痛苦。在这个无常的世间,生一定伴随着灭,得一定伴随着失。尤其当我们对此产生执著后,痛苦还会随之加剧。

  无苦之乐并不是来自外在环境,不是因为得到什么,而是来自生命内在的觉性。它是本自圆满的,具足一切的,会源源不断地散发喜悦,不需要依赖任何条件,本身就是制造快乐的永动机。所以说,心才是苦乐的源头,是幸福的根本。当我们有烦恼时,心是痛苦的根源;而没有烦恼时,觉性就会成为快乐的根源。

  6.涅槃,是无住的美

  凡夫心是有粘著的,这和无明有关,和贪嗔痴有关。无明使我们看不清世界和自我的真相,从而对世界和自我产生错误设定,并牢牢地执著这种设定,对我和与我有关系的一切产生贪著和依赖。

  贪著越深,当贪著对象发生改变时,我们就会越痛苦。在一个人陷入痛苦时,我们通常会以“不要太执著”来开导。事实上,这种说法往往作用不大。因为这些执著根深蒂固,不是想放就能放下的。

  怎样才能放下执著?首先要学习佛法智慧。比如《心经》《金刚经》,自古以来就是很多文人士大夫修身养性的宝典。因为儒家是积极入世的,而在入世过程中,难免宦海浮沉,人事变迁。如果把地位、名利看得太重,不管得意还是失意,其实都会辛苦。得意时很累,失意时很惨。如果在入世的同时,明白“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明白一切无非是条件关系的假相,那么得意时可以兼济天下,失意时可以独善其身,就无所谓得失,更不会因此带来什么情绪。

  佛法对世界的观察,有两个字特别精辟,一是“假”,一是“幻”,可以引导我们从更高的角度看待世间。所谓假,说明一切现象都是假有。既不是没有,也不是永恒的、真实不变的有,而是条件、关系的假相,并会随着条件、关系的变化而变化。所谓幻,说明一切都是幻化的,不是真实不变的有。

  佛法重视缘起,让我们学会用缘起的眼光看世界,而不是活在自己的主观感觉中。这样就会看到一切事物都有它的因缘因果,都是正常的。不论出现什么结果,都能欣然接纳,因为它们是缘生缘灭的。同时也就不会那么粘著,不会把得失看得太重。

  因为粘著程度就取决于我们怎么看问题,只有看淡了,才能减少粘性,反之亦然。其中的难点在于,以痴和贪为基础的凡夫心本身是有粘著的,只不过是多少的问题。如果要在一切事相上减少粘著,是非常困难的。根本的解决之道,是体认粘著背后那个不粘著的层面,那就是觉性,是空性。

  我们在认识世界的过程中,可能会产生两种结果,一是走向烦恼,走向生死,走向轮回;一是走向真理,走向智慧,走向解脱。有什么样的人生道路,主要取决于我们怎么看世界。如果我们带着无明、烦恼和错误认识看世界,就会产生我法二执,制造烦恼、生死和轮回。只有通过修学,把佛法智慧转化为自身认识,并用这种智慧指导禅修,才能突破能所的二元对立,抵达空性。

  当我们体会到空性,就能体会到虚空一样的心。当我们以为云彩就是整个世界时,云彩会遮蔽一切。当生命安住在虚空状态时,我们还会粘著云彩吗?

  那么,如何体会没有粘著的心?必须获得不粘著的能力。

  涅槃就是不粘著的能力,也就是《金刚经》所说的“无住生心”。经中反复告诉我们,在修行过程中要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不论修布施,还是利益众生、庄严国土,都要看到一切是缘起的假相,在空性层面,任何现象都是了不可得的。

  只有不执著于事相,才能在做的当下体会空性。否则就会像凡夫那样,即使在行善过程中,也会进入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对自己所做的事产生执著,最后还是在成就凡夫心,还是处处挂碍。只有于无所住而生其心,生命才不会被束缚。

  7.涅槃,是大自在的美

  世人都追求自由,比如政治是从社会体制追求自由,哲学是从思想层面追求自由,艺术是从精神领域追求自由,还有现代人崇尚的财富自由等。但这些真能带来自由吗?事实上,如果内心不得自在,再宽松的环境和财富,都不能解决问题。

  佛法所说的自在,是从生命本身而言。对于证悟空性的觉者来说,不论处在什么环境中,都是自在无碍的。外在的一切,不会对他构成任何束缚和伤害。

  凡夫因为贪嗔痴,在认识世界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就会形成依赖。我们只要喜欢什么,就会不断对它产生需求;一旦建立需求,就会逐步形成依赖;一旦有了依赖,就会胡思乱想,希望它永远存在,永不改变,最终作茧自缚,为物所役。

  现在有个词叫“被控”,这并不是个别的,而是一种普遍现象。甚至可以说,每个人都不同程度地生活在被控中。除了被外物控制,还被内心的各种念头控制。其实,被外物所控也和念头有关。我们有什么样的依赖和需求,就会被什么控制。正是这种需求和依赖,使生命不得自在。

  因为我们对世界有一份期待和设定,所以在面对得失、荣辱、是非、生死时,只要结果和期待不符,我们就会不接纳,不自在。这使得我们不断攀缘,去创造符合内心需要的一切。但世界并不是根据我们的需要而存在,所以在生活中,我们总会面对各种挫折,各种不自在。

  佛法所说的自在有两种,一是慧自在,一是心自在,也叫慧解脱和心解脱,以此解决生命内在的两大问题。

  首先是慧自在,解决认识的问题。因为智慧能了知世界和人生的真相,使我们不再迷惑。如果一个人充满困惑,不知道我是谁,不知道活着的意义是什么,也不知道生从何来,死往何去,就只能凭着感觉随波逐流。这样的生命是不能自主,也不得自在的。慧自在就是让我们看清真相,知道什么是对人生有真正意义的,这样才能作出正确选择,并对未来充满信心。

  其次是心自在,解决情绪的问题。我们的心之所以不自在,是因为有重重烦恼,此起彼伏。这就需要通过闻思和禅修,从文字般若到观照般若,最终开发生命内在的实相般若,从根本上摆脱迷惑,断除烦恼。

  很多寺院的殿堂中,悬挂着“得大自在”的匾额,这正体现了佛菩萨的生命境界。《华严经》中讲到十种自在,分别是命自在、心自在、财自在、业自在、生自在、愿自在、信解自在、如意自在、智自在、法自在。其中最根本的就是心自在。因为心的自在,其他各方面才会随之自在。

  以上从七个方面解读了涅槃的美。这是代表佛菩萨所成就的功德之美,人格之美,是世出世间最为圆满、究竟的美,也是佛菩萨成功的标志。如果我们了解到,学佛正是帮助我们成就这样一种美好的生命,我想,它将成为每个人的心之所向。尤其在今天这个喧嚣的时代,随着物质的空前发达,人类对自我的迷失却越来越深,甚至越来越烦恼,越来越不容易幸福。所以对自我的认识,对生命良性潜质的开发,不仅对个体生命意义重大,而且对未来世界意义重大。

自行化他,无非佛道,故是行一。

此四句是颂行一。未来诸佛发菩提心,行菩萨道时,其本誓愿,亦如过去佛一样立誓:「我所行佛道,普欲令众生,亦同得此道。」如是自行化他,令凡有机会闻法的人,共同证得此一乘佛道。

感恩您给我服务的机会。感恩您的布施!感谢您与我共享美好的生活品质,吉祥如意!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