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求!!钢筋各种弯钩增加长度和量度差的计算表,就是钢筋直径的多少倍那个,如180度=6.25d

第1个回答  2012-07-13
钢筋弯钩计算
03G101-1
直筋长度计算:构件长度-两端保护层(无弯钩)
带弯钩:构件长度-两端保护层+2*弯钩增加值 弯钩:先按设计规定.若无规定参考: 180度加6.25d 90度加3.5d 135度加4.9d(d钢筋的直径)
弯起钢筋计算:构件长度-两端保护层+弯起增加长度+弯起增加值 箍筋长度:构件端面周长-8*保护层+弯钩增加长度 根数=构件长度/间距+1
准确计算弯起钢筋下料长度的实用公式
  钢筋下料长度计算是钢筋配料加工的依据。其精确度的高低不仅影响成型后能否符合设计尺寸,而且有时直接影响钢筋绑扎、构件定位尺寸甚至构件受力性能。
1 钢筋下料长度计算的一般公式
  对钢筋下料长度的计算,目前多数教材和手册采用下式
  下料长度=外包尺寸-量度差+端部弯钩增值
  量度差计算可用理论公式或近似值公式。
  理论公式为
  
式中 D为弯曲直径;d为钢筋直径;α为钢筋弯折角度。
  近似值可按表1取值。
表1 钢筋弯曲量度差
钢筋弯曲角度/(°) 30 45 60 90 135
量度差值/mm 0.35d 0.5d 0.85d 2d 2.5d

  端部弯钩增值理论公式为
  
  近值可按表2取值。
表2 半圆弯钩增加长度参考表
钢筋直径d/mm ≤6 8~10 12~18 20~28 32~36
一个弯钩长度/mm 4d 6d 5.5d 5d 4.5d

  量度差、端部弯钩增值无论按理论公式还是按近似值公式计算,其结果误差甚小,精确度高。而外包尺寸的计算,由于计算方法的不同,其结果相差较大,是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2 弯起钢筋外包尺寸计算的精确公式及与通常方法的比较
以图1弯起钢筋为例,按通常计算外包尺寸的方法为
  (1)

图1 弯起钢筋
  为了分析其误差,下面按外包尺寸的含义,寻求计算外包尺寸的准确公式。如图1所示,在斜段上任取横截面DC,将钢筋分成凹向相反的两段ABC和DEF。按外包尺寸的含义计算整个钢筋的外包尺寸如下:
  外包尺寸=(AB+BC)+(DE+EF)
=AB+(BC+DE)+EF
  其中,AB=α,
  BC+DE=GD+DE=GE=HE-HG=h/sinα-d.ctgα
  EF=b+HB-HK=b+d/sinα-h.ctgα
  代入后可得
  (2)
  (2)与(1)式相比,h值增加了 当α=90°时,增值为d。当α=60°时,增值为0.58d。当α=45°时,增值为0.41d。此值与量度差相比,并非小量,当为元宝筋时增值将成倍增加。
3 结束语
  在计算弯起钢筋下料长度仍用原公式计算。
  外包尺寸、量度差、端部弯钩增值按现行教材或手册提供的通常方法进行计算,但在计算钢筋的外包高度h时应增加h+d(d为钢筋直径),以弥补计算的误差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