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剩余的经济剩余与可持续发展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6-06-01

人类财富的增长固然离不开劳动,是劳动创造了世界。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劳动的内涵越来越丰富,不仅包括体力劳动,而且包括脑力劳动、服务劳动、管理劳动等。生产力是人类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知识和科技在发展生产力中的作用是越来越显著。科学是人们对自然规律的认识和掌握,技术可以将知识形态的科学理论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而科学和技术的发展都离不开人类的智慧和知识。劳动生产力的提高,经济剩余的增长同样还离不开大自然的恩赐,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劳动不是一切财富的源泉。自然界同劳动一样也是使用价值”。自然界在创造使用价值即财富中是作出了巨大的贡献,由于大自然并不索取报酬,这一点往往会被忽视。人们要征服自然,也要保护自然,因为自然资源是无限的又是有限的。珍爱自然,自然才能持续地为人类作出贡献,为人类提供越来越多的经济剩余;保护自然,才能取得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经济剩余是客观存在的。人类财富的增多,人类社会的前进和经济剩余的存在是密切相关的。从最初级的原始社会分析,当时人们的生存和发展主要是依赖于大自然。开始仅仅以打猎和采集野果子维持生存,野兽和野果子都是大自然提供的,后来发展到以农业为主,收成的好坏主要依赖于自然,即土地、阳光、雨水、风能、地热等,是大自然造就了人类,孕育了人类。财富的创造一方面依靠人类的劳动,另一方面确实也离不开大自然。早在1662年,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家威廉·配弟在《赋税论》中就提出了:“土地为财富之母,劳动为财富之父和能动的要素”的精辟论断。土地对财富创造的贡献是巨大的,特别是对农业生产。土地能为农作物的生长提供多种必需的营养元素,种子播撒在一块肥沃的土地中就会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只需投入很少的劳动和生产资料。一般认为,在这个生产函数中包括三个生产要素:劳动(L)、土地(N)、生产资料即资本(K)。事实上除了这三个要素外,还有阳光、空气、水、适宜的温度湿度条件等的协同作用。如果土地和资本都是由劳动者自己提供,那么他就可以得到全部的收获,这其中扣除资本消耗和劳动报酬以外,剩余的很大一部分成果是来源于土地及相关自然要素提供的生产力。这些自然要素对财富的生产和增长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但它们却不要报酬。是自然资源的无偿贡献构成了经济剩余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于自然力在经济活动中的贡献,法国重农学派的创始人弗朗索瓦·魁奈提出了纯产品学说。在他看来,纯产品的取得是由于农业生产中有各种自然力的参与,是自然的赐予。法国经济学家弗雷法里克·巴斯夏在其《经济和谐论》中,则反复强调自然力是无偿的。他认为,“我们用来满足需要和欲望的大部分材料,只是在人的劳动对其施加了作用后,才能达到效用状态。可是组成这些材料的元素、原子等等,都是自然的无偿赐予。尽管他们的观点并不完全正确,但他们确实认识和重视了自然力的作用,自然力对经济剩余的贡献。自然力无偿提供的经济剩余在农业、畜牧业、水产捕捞业、采掘业等基础产业中表现得十分明显,而且多以提供物质财富积累的方式出现。这些经济剩余不仅由参与生产的各方分享,而且也为消费者所分享,消费者分享这部分经济剩余的方式是可以廉价购买初级资源产品。这就是为什么住在森林附近的地区,木材是廉价的;盛产水果的地区,水果是廉价的。新古典经济学在分析消费者剩余时认为:消费者对这类物品的效用评价是高的,原意支付的价格也高,但这类物品的市场价格一般并不高。因为这类产品一般都是初级资源产品,自然力提供了大量的经济剩余。这些廉价的初级产品如果作为生产资料继续进入生产领域,还可以将经济剩余向其他相关产业传递。在这个传递过程中,由于自然力的作用逐渐被掩盖,它所提供的经济剩余也逐次转化为价值剩余,表现为制造业、加工业的高利润。工业品的高利润实际上是分享了农业品等初级资源产品的经济剩余。从而我们也完全有理由指出,早期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发展那么快的原因之一是因为它们剥夺了落后国初级资源产品提供的大量的经济剩余。利用了他国自然力提供的经济剩余,加速了本国的经济发展。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