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内容的选择与确定(二)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17
(2)品读教材,从中解读出教材的深度

教师在解读教材时,不仅要关注教材赋予知识的生活化,还要去细细品读教材,深入推敲编者意图,多角度分析教材,挖掘教材的隐性内容,从关注和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角度进行教学的设计,从而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开展深度的、有新意的学习。

(3)比较阅读不同版本的教材,发现手上的教材的不足之处

教材只是为我们提供一个范例,那么我们就可以借鉴、处理甚至摒弃。因此,教师要运用比较阅读的方法,发现教材的优点和不足,并将不足之处摒弃。比如小学语文老师W在备课时,利用网络的便利条件,将手中的人教版教材与网上的苏教版教材进行比较,发现人教版语文教材强调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以语文与生活的联系未编排线索,按人与我、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三大板块组成单元,更关注语文与外部世界和学生主体发展之间的联系。苏教版教材则基本围绕单元主题,把听说读写、综合实践活动和练习等加以优化整合,以获取整体综合语文教学效应。北斗法可以让我们清除手中教材的优点,那么,我们应如何对教材进行比较呢?首先,教师要将教材分别与学科核心素养、课程标准进行对比,进一步理解学科核心素养及课程标准的实质内容,从而进一步正确理解教材的编写意图,进而在教学设计时,设计出体现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教学活动或方法。其次,教师要借助教学用书,了解教材的编写特点及编写结构,从而为教学方案的安排和制定找到科学的依据。

2.单元梳理

在对教材进行细致而深入的解读的同时,教师还要注意以单元为单位,从不同的角度对教材进行科学的梳理。所谓单元梳理法,就是以单元为单位,提炼出单元要素,对教材的核心要素进行梳理。从纵向线、横向线两个方面入手,了解针对教材要采取的主要教学策略、课程标准的要求,达到教材梳理的三重境界。

(1)概括单元核心要素

(2)完成纵向线设计

教师要将单元教学内容进行梳理,完成其纵向线设计。教师要研究单元模块在本册教材甚至整个学段教材系统中的地位、功能,把同类的相关单元模块纵向联系起来,前后呼应,使同类知识串成知识线。

(3)完成横向线设计

教师还要通过同类知识的新旧联系,使知识系列化。教师可以通过横向线设计,找到知识的内在联系,通过利用纽带作用,由一节课到一系列课,形成知识网。

只有教师对教材解读做到纵向沟通,使知识有长度;横向联系,使知识有宽度;读出教法学法和主要思想,使教学有深度;读出课程标准的教学要求,使教学有高度。

3.逐课精研

(1)品读教材中的提示,设计科学的问题

高效课堂的灵魂是有效提问,婴儿备课时要设计大问题。所谓大问题,就是以学生现有视角和能力为原点,创设质量高、外延大、问域宽、数量精、挑战性强的问题。设计大问题时,教师可以借助品读教材的提示或提问,获得灵感或启发。

(2)精细研读每一节或每一课的内容,解读其中的思想。

爱因斯坦说:“所谓教育,就是忘却了在校学得的全部内容之后,剩下的本领。”

可以说,教师解读教材的深度决定了课堂教学的厚度。教材解读得深刻,备课就深入,教学就深入,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就落到了实处。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