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遇到老师"告状"时作为智慧的家长应该向孩子怎样传达呢?您会吗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11-27
成都全搜索新闻网(记者 陈然 雷涛)5月26日报道 对很多学生来说,“请家长”是一件可怕的事,这基本上意味着老师要向家长告状了。老师告状并非只是学生的困扰,很多家长在面对老师告状时也不知所措。
“老师告状是伴随孩子成长出现的正常现象”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中国陶行知研究会副秘书长储朝晖研究教育问题多年,在接受成都全搜索新闻网记者采访时表示,如何对待老师告状,首先要厘清的,是教师应如何处理孩子和家长关系的问题。
在储朝晖看来,不同的学段,教师、家长以及孩子之间的关系是有区别的。
入学前,父母对孩子影响最大。孩子进入幼儿园后,老师的影响力开始超过父母,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常会听到这个阶段的小孩将“老师说”挂在嘴边。进入小学,孩子开始逐渐有了自己的想法,直到初中,这种自我意识越来越强烈,尤其是初二以后。在这个阶段,很多老师开始感觉驾驭不住孩子,需要寻求多方渠道来解决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于是将问题越来越多地告诉家长,成为一种办法。
储朝晖认为,老师在教育上有这个需求是很正常的,但是孩子也有平等的人格,也有自尊,尤其是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个人隐私的意识也在增长。他开始有自己的判断,什么事情别人需要知道,什么事情自己并不希望朋友这个家长知道。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老师只是一味的把孩子的事情告诉家长,孩子就会觉得很不被尊重,很丢面子,甚至觉得在家长面前抬不起头来。
“孩子对老师打小报告是最为敏感的”
在这样的情况下,老师要综合考量孩子家长的情况,判断哪些情况应该给家长说,考虑家长在听说了这样的情况下会采取怎样的措施,这些措施又会起到什么样的效果。换言之,老师需要先了解,家长是否具备用正确的方式教育孩子的能力,如果不具备,则最好慎重。
储朝晖表示,一个专业的老师,应全面了解孩子在不同成长阶段和大人之间的关系,并且在解决孩子问题的时候,掌握一个基本的理念,即把孩子当成自己的主人,尊重其个人人格,在这样一个大前提下,很多事情就会变得好办。如果只是把孩子当成是一个家庭的抑或一个国家的,那么肯定会出问题。
老师在处理孩子和家长关系时,要遵循一个原则,就是尽量大家一起交流,而非背着孩子。
比如,有些学校会采取学生和家长一起开家长会,或者大家定期坐下来一起谈心等形式。当交流变得常态化后,不仅信息能够互通,而且孩子也会感觉不那么排斥。长此以往,学生会渐渐学会倾听老师的意见,认为老师说的也有道理,然后从自身检讨进行改正。
储朝晖告诉成都全搜索新闻网记者,他曾参与过很多调研,发现在农村或城乡结合部,很多家长都不愿意参加家长会。因为在他们看来,老师在会上往往都带着批评教育的口吻,这使得很多家长觉得没面子。这就是没有良好沟通机制的结果。
储朝晖强调,打小报告这件事情,孩子是非常敏感的,甚至会防备。在与学生家长的沟通中,老师应该多一些技巧,不要只是只讲孩子的不好,也多讲一些正面的情况,让孩子不会产生“老师只会说我坏话”的想法。
如果真有突发状况,老师需要告知家长,孩子也应尽量在场,或者事后采用其它渠道,让孩子觉得自己不是处于被动。
如非必要,不要告诉孩子老师告了状
如果老师将孩子的问题悄悄地告诉了家长,家长又应该如何应对呢?
储朝晖认为,是否能解决得好,和家长自身的素养有很大的关系,最好的办法就是不要对孩子有过多的苛责,尽量做到以身作则,在潜移默化中达到教育孩子的目的。
其中,最忌讳的一点就是在孩子面前发火或者不断唠叨。储朝晖认为,如果家长只是将老师的观点转述给孩子,起到的作用并不大,相反还会造成孩子无所谓的状态甚至产生叛逆心。最好的方法,就是家长身体力行,以身作则。
储朝晖表示,孩子很多习惯的形成与家长都有很大的关系。在家庭成长环境中,存在短板理论一说,即孩子的表现不是和家庭中表现最好的一个相似,而是和表现最不好的一个相关联。因此,当老师在告诉你孩子出现了某些问题的时候,家长应该首先检讨自己,冷静分析问题,比如,看看老师反映的孩子身上的问题,是不是在自己家庭成员中也存在,少说多做,有耐心地慢慢解决问题。
当然,在这个过程中,如非必要,不需要告诉孩子:“嗨,你老师昨天来告你的状了。”
家长应该有独立的精神去分析老师告状是否属实
老师的告状,并非每一次都准确无误。因此,知名教师范美忠认为,家长接到老师的告状,不要大惊小怪,首先要做的是核查事实,确保孩子不被冤枉。可以把老师告状的内容告诉孩子,问孩子是怎么回事。不过,因为孩子可能会隐瞒和抵赖,所以可以与老师孩子一起当面澄清事实。
范美忠告诉记者,既然老师向家长告状,当然认为孩子的行为是负面的。但是家长可以有自己的独立判断,分析孩子的行为是否真的是负面的。如果家长认为不是负面的,可以跟老师进行探讨,这就涉及教育理念和价值观问题。如果老师的告状内容属实,孩子确实有问题。家长应该与老师一起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并寻找合理的解决办法,粗暴的谴责是最愚蠢的做法。
如果要说,就要把老师的话翻译过来再说
著名教育专家郑委对家庭教育尤其关注。面对家长应该如何应对老师告状的问题,他总结出了“老师告状几步走”的原则。
第一步,面对老师告状,家长应该有好的心态,不要抵触,理解老师也是为了孩子好。
第二步,家长回家后可以把老师的话写下来,进行适当的“翻译”和理解。比如,老师反映孩子上课不专心听讲,家长就可以理解为老师在说孩子最近上课表现很积极,如果能够更加专心一点就好了。然后把自己翻译的信息,告诉孩子。郑委表示,在做这些工作时,需要坚持的就是不收拾孩子,保护孩子的自尊心。
第三步,有了前面的沟通后,家长要学会把责任还给孩子,比如,告诉他“儿子,你说该怎么办“、“妈妈相信你”之类的话。在孩子有了自我消化和安排计划后,家长要做的就是相信孩子,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适时提醒孩子,并在恰当的时候进行一些讨论,比如哪些方法是可以继续坚持的。最后,就是要不断重复这种相信,逐渐看到努力的成果和进步。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