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证瑞安20年变迁 飞云江上的这些桥你走过几座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04
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

许多瑞安人都还记得 1989年 ,

飞云江两岸横卧着一条“巨龙”—— 飞云江大桥!

那是我们瑞安人的骄傲!

20多年间,谁能料想到如今飞云江上

建成和正在着手建设的大桥主要有 14座!

这些大桥也见证了

瑞安城这些年翻天覆地的变化!

“走遍天下路,最怕飞云渡。” 自古以来,飞云渡一直是南北通衢的要道,繁忙时,排10多个小时才能上渡船是很平常的事。为了解决交通问题,1989年1月6日,飞云江大桥建成通车。那时,瑞安城内万人空巷,大桥上人山人海,水泄不通。大家都以亲眼目睹告别“飞云渡”而自豪。从此,渡飞云江不再难。

“人烟荒县少,澹澹隔秋阴。帆影分南北,潮声变古今。断峰僧塔远,初日海门深。小立芦风起,乘槎动客心。”生于宋元之交的林景熙眼中的飞云渡是荒凉的。他想像不到,“门前冷落”的飞云渡上会“一位难求”;他更想像不到,在短短20多年间,飞云江上架起一座座大桥,就这样横跨他眼中的天堑,并见证着瑞安城这些年翻天覆地的变化。

自古以来,飞云渡一直是南北通衢的要津,也是瑞平两邑和浙闽两省商贾行客必经的黄金水道。那时,不仅两岸来往都靠轮渡,就连车辆也要由渡轮“背”到对岸。繁忙时,排10多个小时才能上渡船是很平常的事。“走遍天下路,最怕飞云渡。”这句顺口溜足见渡过飞云渡之难。

1989年1月6日,飞云江大桥建成通车。那时,瑞安城内万人空巷,大桥上人山人海,水泄不通。大家都以亲眼目睹告别“飞云渡”而自豪。从此,过飞云渡不再难。

20余年时光交替,当年的南北交通要塞不堪重负,成为104国道瑞安段上最难通过的大桥。原本飞云江大桥设计的日均车流量为1.5万辆,但随着瑞安经济不断的发展,日车流量猛增至5万多辆。

于是,飞云江大桥姐妹桥的构想浮出水面。2011年飞云江姐妹桥建成通车。来回六车道的“姐妹桥”,缓解了飞云江两岸的交通压力。

除了飞云江姐妹桥,飞云江上还矗立起另外7座大桥。

沈海高速公路飞云江二桥,2002年2月开通,桥长2442米,宽28米,双向4车道,主要解决过境车辆的交通问题。

滨海大道瑞安大桥(又称飞云江三桥),2009年1月通车,桥长2956米,宽33米,双向6车道,一定程度上缓解104国道瑞安段道路拥挤的状况。其为独塔双索面斜拉桥,主塔采用花瓶造型,从远处望去犹如一座巨型的花瓶被144根挂索固定在飞云江上。

温福铁路飞云江四桥,2009年9月通车,全长2622.43米,主桥长700多米,双线电气化铁路桥,是横跨在飞云江上的第一座铁路桥。

在飞云江中上游,还有桥长395米、1996年2月通车的马屿大桥;桥长823米、1998年3月通车的高楼大桥;2005年2月通车的56省道塔石大桥;桥长412.8米、2010年6月通车的平阳坑大桥。

在不久的将来,飞云江上将会架起更多的桥。目前,飞云江五桥、沈海高速复线飞云江八桥、西过境飞云江六桥、绕西南高速飞云七桥正在抓紧建设中。

这些大桥像一颗颗璀璨的珍珠

装点着美丽的飞云江

也架起了瑞安的高速发展~

让我们为这些建造者和每个瑞安人点赞!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