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每天在朋友圈发生活记录的人,真实的生活是怎样?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22
今天我想谈谈第一类人,也就是我自己的状态了,也就属于第一类人群活在朋友圈的那类。

我想谈下真实生活下的样子。

01 很早之前看了一部日剧《请与废柴的我谈恋爱》,日剧中的主任说的一句话一直记在我的脑海里,“谁都不会把愁眉苦脸写在脸上,每个人生活都很不容易”。

是啊,看似简单的生活,其实活起来真的很不容易呢,但我们总能从那些平凡的人脸上看到微笑和坚定生活下去的目光。

02 梦想很容易被吞噬的。

当初来到这里的时候,是因为渴望已久,向往已久才来的,并不是因为谁的指示或者是迫不得已。而随着时间的更迭,似乎梦想的声音越来越被压进了城市的树根下,匆匆忙忙的每一天,似乎很努力,可是没有结果的努力,真的让人心慌,焦虑不安。每一个15分钟午休后的下午,都一副生无可恋的表情。但就在每天早起的时候,还是很认真的做早餐,很认真的在上班的路上用美颜相机自拍一张作为朋友圈满满正能量的记录。

03 朋友圈的东西不可信的,但真的很用心。

 尽管我在某种程度上有遗传我父亲悲观的思维情绪,但另一方面我的确也遗传了我母亲的乐观基因。基本上感觉自己就是一个分裂体。

会在早晨自言自语的和自己说早安,然后很鼓励自己开始做早餐,哼着调子上班玩自拍,尽管明明自己很丑,但真的很努力用心的在生活,在经营自己的每天。

04 真实的我孤独又 不甘心,消极悲观又乐观活泼。

我时常陷入一种坏情绪,又时常莫名的兴奋活泼。人,如果能把自己研究透彻了,大概那才是神奇。

有时候莫名的疲倦,慵懒席卷我的整个灵魂,整个身体,我变得异常的沉默寡言,变得说话很不礼貌,然后一脸的严肃。

有时候莫名的傻笑,兴奋,快乐,几乎我所有的喜怒哀乐都写在我这张眼袋下垂的脸上。

一个人我能欢呼雀跃,可能只是一件很小的事情,有时候竟然觉得自己做的饭菜很好吃,其实都是没有任何调料的,不过是在自我换位的鼓励自己瘦下去,逼迫自己吃这些食物而已,毕竟放弃几十年爱吃的辣味的美食真的挺痛苦的。

早起的六点半也是痛苦的,但我强迫自己早起,然后去做一些运动。

很多时候,很多事情并不是因为喜欢,而是因为不得不做。

05 单身的人的生活状态。

有时候,我把生活的失败,所有的不顺心归结为自己情感上的丧失或者是情感上的不满意导致的。总觉得似乎脱离单身后就能飞黄腾达一样,就像三年前的自己,初次来到这个城市的时候,以为时间久了,一切不顺心的都会过去。

可是三年后,还是住在那样的屋子里,我依然焦虑不安,可是又不甘心于离开。

当我看完日剧《东京女子图鉴》的时候,我确实有受到鼓舞,特别想搬家,想换工作,想换生活方式,膨胀的物欲和精神欲追求让我很挣扎,也许应验了那句“能力跟不上自己的野心”。

接纳和包容自己,这句话说起来不过一秒,可是真正做起来真的特别艰难。

06 独居的生活会很久。

以前就想过脱离父母,一个人生活,后来这样的日子实现了,可是并没有得到多少欢愉,反而是增加了些许的思念,和很多次的情绪性暴饮暴食和熬夜失眠交错,一个人的生活不知不觉已经两年了,一直没有习惯,像个巨婴。但这样的生活要持续很久,突然想起电话中母亲的那句“能一个人活下去就很不错”。记得那是我在某次电话中,和母亲埋怨自己一年到头,工作三年还没有十万块钱的存款的时候,母亲给予我的回复。父母在我工作的三年来尽管没有给予我什么帮助,但真的从来没有给我过压力和麻烦事情。一直在鼓励我,关心我,担心我。

日子还要向前活很久很久,所以真的要有更深刻的觉悟才行。

接近二十七岁的我,异常的焦虑,胆怯,又野心勃勃的。

很多事情都没有处理好,基本上也如大家说的间歇性踌躇满志,持续性慵懒和不堪。

但你知道吗?即便生活再糟糕,其实我还是挺感恩于现在的公司提供给我的工作,让我能够还在这里有口饭吃活着,

总体来说,我还是希望活成朋友圈中的自己,而且按照那样的标准记录,真实的活在当下的生活着,没有滤镜,真实的存在着,努力的活着,我会继续分裂,但我希望我分裂更多能量的自己,更加能够有价值的自己。 

我只想告诉你,我就是第一类人,而且真是生活中的我,既矛盾,又分裂, 又很努力,也很用心,也很吃苦耐劳的经营当下的每一天。我只想平稳踏实的活下去,能够起码不白来这个世界一趟。

愿这一趟的人生,我能收获满满。能够多一点开心,少一点自我的烦恼。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