羌族高碉的来历及意义

如题所述

羌族的建筑很有特色。因为羌族聚居区位于青藏高原的东部边缘的岷江上游地区,这里山脉重重,地势陡峭。羌寨一般建在高半山,因而羌族被称为“云朵中的民族”。
在岷山中穿行,不时能够看到富有特色的羌族的碉楼和石砌房。羌族建筑正是以碉楼、石砌房、索挢等享有盛名。

羌语称碉楼为“邛笼”。碉楼的历史悠久,早在2000年前《后汉书'西南夷传》就有羌族人“依山居止,垒石为屋,高者至十余丈”的记载。
碉楼是羌族人用来御敌、储存粮食柴草的建筑,一般多建于村寨住房旁。碉楼的高度在10至30米之间,形状有四角、六角、八角几种形式,有的高达十三四层。碉楼的建筑材料是石片和黄泥土,墙基深1.35米,以石片砌成。石墙内侧与地面垂直,外侧由下而上向内稍倾斜。
碉楼的修建让人惊叹,匠人不绘图,吊线、柱架支撑,全凭高超的技艺与经验。碉楼建成后稳固牢靠,经久不坏。
现在羌区的碉楼虽能见到,但比以前少了很多,不少地方也新修了一些碉楼,多为观赏用。在一些保存完好的原始山寨,还有正在使用的碉楼,一般作为羌族民居的一部分,存储粮食使用。
早在2000年前《后汉书'西南夷传》就有羌族人“依山居止,垒石为屋,高者至十余丈”的记载。自唐朝来,羌族人民因各种原因向西北迁移,到了西藏和青海,所以现在,羌族碉楼也被称为藏族碉楼。碉楼多建于村寨住房旁,高度在10至30米之间,用以御敌和贮存粮食柴草。碉楼有四角、六角、八角几形式。有的高达十三四层。建筑材料是石片和黄泥土。墙基深135米,以石片砌成。石墙内侧与地面垂直,外侧由下而上向内稍倾斜。修建时不绘图、吊线、柱架支撑,全凭高超的技艺与经验。建筑稳固牢靠,经久不衰。1988年在四川省北川县羌族乡永安村发现的一处明代古城堡遗址“永平堡”,历经数百年风雨沧桑仍保存完好。
今天的羌族是古羌人的一支,自称尔玛。“羌”是他称,因其以羊为图,腾,“西戎牧羊人”(《史记.西羌传》)。
“羌人”分为“先古羌”,又叫“东羌”(春秋战国之前的炎黄族团)和“后古羌”,又叫西羌(春秋战国之后的西羌“胡夷”族团)。
共同特点是:以羊为祭,祀的图,腾。
先古羌为秦统一后,和东部诸,族融为一体,形成汉,族的胚胎(翦伯赞《先秦史》)。
后古羌自春秋战国时期从西北涌入,发展演变成为今天的部分汉,族、羌,族以及西南各少,数,民,族,包括:藏,族、彝,族、白,族、纳,西,族、普,米,族、傈,僳,族、拉,祜,族、基,诺,族、阿,昌,族、景,颇,族、独,龙,族、怒,族、土,家,族等藏,缅,语,族。(《羌族简史》) 解,放,后的所称的“羌,族”,仅仅是古西羌诸部中的一支。 今天的羌族以及古西羌诸后裔民,族都经历了多次战,争、迁徙,历经沧桑,最后在今天所在的地方落足。 今天的这支古西羌部落“羌族”在进入今天居住的岷江、涪江流域一带之前,自称“子,拉,族”(庄学本《十年西行记》)。通过“羌戈大战”后,得以在今四川阿坝州一带定居,此后自称“尔玛人”。
传统的天然垒石房、高碉(修建高碉是羌,族的特有的传统技艺。也通常是天然石垒砌而成,却十分坚固)、城墙。
佩刀、陶罐与酒文化:制作特色的陶罐,特别是有波纹的双耳罐,是羌,族特别是“笮”羌的特长。解,放,前,羌,族男人几乎人人有佩,刀。这和他们多战事有关,也和生活上方便使用有关,比如割肉、砍柴等。“咂酒”是用青稞或麦子做的粮食酒,集体饮用;“醉酒”是羌族的一大特色。羌,族不论男女,以“醉”为豪气,常常在聚会时候酩酊大醉。
民,族舞蹈:全民同乐之圈舞萨朗舞,与藏族锅庄同。不论男女老幼,羌,族都喜欢在一起跳圈圈舞蹈。这种舞蹈围成一圈,表示全村民同心合一敬,神、集体和睦同欢之意。羌,族文化讲究“阴,阳”,有时跳舞会把男女分在圈圈两边。有时会一男一女配搭牵手跳舞。
特别讲礼仪的婚,俗:多礼节、蒙盖头。传说蒙盖头是自羌人传给汉人。
羌,族的传统服饰为男女皆穿细麻布长衫、崇尚蓝色、羊皮坎肩,包头帕,束腰带,裹绑腿。羌族妇女挑花刺绣久负盛名。
羌族民居为石片砌成的平顶房,呈方形,多数为3层,每层高3米余。房顶平台的最下面是木板或石板,伸出墙外成屋檐。木板或石板上密覆树丫或竹枝,再压盖黄土和鸡粪夯实,厚约035米,有洞槽引水,不漏雨雪,冬暖夏凉。房顶平台是脱粒、晒粮、做针线活及孩子老人游戏休歇的场地。有些楼间修有过街楼(骑楼),以便往来。
羌族地区山高水险,为便利交通,1400多年前羌民就创造了索挢(绳挢)。两岸建石砌的洞门,门内立石础或大木柱,础与柱上挂骼膊般粗的竹绳,少则数根,多则数10根。竹索上铺木板,两旁设高出挢面1米多的竹索扶手。
栈道有木栈与石栈两。木栈建于密林,铺木为路,杂以土石;石栈施于绝壁悬崖,绿岩凿孔,插木为挢。
羌族民间石匠农闲时常外出做工。举世闻名的四川灌县都江堰工程,至今已有200O多年的历史,仍在造福利民,其中就凝聚有古代芜人的血汗和智慧。
淳厚的古遗风悠久的历史与长期闭塞的生活环境,使羌族的精神文化中保留了不少淳朴厚重的古代遗风。
羌族的建筑很有特色。因为羌族聚居区位于青藏高原的东部边缘的岷江上游地区,这里山脉重重,地势陡峭。羌寨一般建在高半山,因而羌族被称为“云朵中的民族”。
在岷山中穿行,不时能够看到富有特色的羌族的碉楼和石砌房。羌族建筑正是以碉楼、石砌房、索挢等享有盛名。
碉楼是羌族人用来御敌、储存粮食柴草的建筑,一般多建于村寨住房旁。碉楼的高度在10至30米之间,形状有四角、六角、八角几种形式,有的高达十三四层。碉楼的建筑材料是石片和黄泥土,墙基深1.35米,以石片砌成。石墙内侧与地面垂直,外侧由下而上向内稍倾斜。
碉楼的修建让人惊叹,匠人不绘图,吊线、柱架支撑,全凭高超的技艺与经验。碉楼建成后稳固牢靠,经久不坏。1 9 8 8年在北川县羌族乡水安村发现的一处明代古城堡遗址“永平堡”,历经数百年风雨沧桑仍保存完好。
碉楼根据不同的位置,有不同的功用,共分为家碉、寨碉、阻击碉、烽火碉四种。 家碉在羌峰寨最为普遍,多修在住宅的房前屋后并与住房紧密相连,一旦战事爆发,即可发挥堡垒的作用。古时,羌峰寨还有这样一种约定俗成的习惯,谁家若生了男孩就必须建一座家碉,同时要埋一块铁在建碉的地基下,男孩每长一岁,就要增修一层碉楼,还要把埋藏的那块铁拿出来锻打一番。直到孩子长到十八岁,碉楼才封顶。在为孩子举行成人礼仪式时,将那块锻打了十八年的铁制成锋利的钢刀送给他。在当时,如果谁家没有家碉,那儿子连媳妇都娶不到。可见羌族的建碉风气早已深入人心。寨碉通常是一寨之主的指挥碉(也常祭拜祖先用)。阻击碉一般建在寨子的要隘处,起到“一碉当关,万人莫开”的作用。烽火碉多在高处,是寨与寨之间传递信号用的,同时也能用于作战。
羌峰寨建设碉楼的主要建筑材料有石、泥、木、麻等。他们将麦秸秆、青稞秆和麻秆用刀剁成寸长,按比例与黄泥搅拌成糊状,便可层层错缝粘砌选好的石料。它那金字塔式的造型结构决定了它稳如泰山般的坚固,加上精湛的工艺,坚固耐腐的材料,素有“百年碉不倒”之说。即使在冷兵器的年代里,用火炮轰也难以伤它筋骨。一般建一座军事碉楼至少耗时两到三年。
每座碉楼的门都设在离地面数米高的地方,门前放置一活独木梯,供人上下;一旦抽走独木梯,攻者想要进入碉楼,那可比登天还难。碉门十分矮小,成人也须躬身出入,门板坚实厚重,亦有多道带机关的门闩(木制门锁)。碉内分有若干层,每层都有碉窗(用作近距离作战时投掷巨石打击敌人)和枪眼。居高临下,远可射,近可砸,敌在明,我在暗,以守代攻,游刃有余。
布瓦黄土碉群位于汶川县威州镇克枯乡布瓦山上,是川西高原藏羌传统军事防御碉的主要形式,被誉为“中国最后的黄泥土碉群”。始建于明末清初,为阿坝州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据资料介绍,川西高原藏羌碉群,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种是用石块砌筑而成的石碉,大多分布在阿坝州和甘孜州的农区县;另一种是用粘土夯筑而成的黄泥土碉,主要分布阿坝州的汶川县、甘孜州的乡城、新龙等县和凉山州的木里县,其中尤以乡城县的四角黄土碉最雄伟,通高达30米以上。历史上散布在两州的黄泥土碉大多已淹没在历史的尘埃中或被石碉所替代。不过,布瓦黄土碉群在经历种种劫难之后,仍然完整地幸存下来,这不得不叫人啧啧称奇。因碉群为黄泥粘土夯筑而成呈淡紫红色,所以也被人们称为铜碉群。
布瓦黄土碉群高高耸立在布瓦山顶上。布瓦黄土碉群由5座黄泥土碉组成,分布在布瓦村羌寨中东西长200米,南北宽150米的范围内。碉为四角形的黄泥土碉,碉体平面呈长方形,底边长4.5米,宽1.64米,墙厚0.74米,整体下大上小略带收分,内置木质楼架分层,各层四面墙正中开“T”字形小窗作了望或射击孔,顶有木质斗拱建筑以蔽风雨,底部开有一门,门高2.1米,宽1.64米。碉外貌无任何装饰,每面都笔直如削,5座黄泥土碉通高不一,从18米到20米不等。布瓦黄土碉群互为犄角,构成完整防御体系,战时主要用于防御侵袭与抢劫,一旦有事,附近各户老幼妇孺均可入内躲避;平时则多用土碉贮藏粮草。
布瓦黄土碉群立体地反映了尔玛羌族追求深沉而热烈,质朴而雄浑,极富力度感的审美倾向。古人云:“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布瓦山的仙就是这冲天而耸立的黄泥土碉群,在它身上能展读出尔玛羌族不屈不挠、与山共舞的民族个性。
北川永平堡石砌古城墙多处垮塌,城门开裂、变形。茂县营盘山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勒石村聚居遗址、克枯栈道、青坡门河坝遗址、石棺葬、无影塔等无不遭到毁灭性破坏。此外,北川羌族博物馆、羌族民俗博物馆等倒塌,大量文物和羌文化档案资料被埋或严重毁坏,对羌文化传承影响巨大。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2-11-08
羌族是生活在中国境内一支比较古老的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中国西南四川省理县等几个县,人口20多万。这个民族一直以精湛的建筑技艺闻名中外。
  羌族一般是依山傍水,聚群、据险而居。这种聚群而居的建筑群,在羌族中称为寨子。羌寨作为羌族民间美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是羌民族居住的处所,更重要的是还体现在它的使用功能、建筑技巧、建筑的总体布局,以及饮水、消防、战争等综合利用价值。其中,理县桃坪羌寨是最具有代表性的羌寨之一,居住在此的羌族姑娘吴莉介绍说:   
  “他实际上反映的是我们羌族历史非正常状态下的一个生活场合,战争时候的场面,不管是从它的用料、结构等,严格地说都是(起到)战争防御的作用,那么它的修建,不管是放射状的窗口,地下的水网,还有迷宫巷道,这些都是考虑一个战争防御。”  
  羌寨除了战争防御之外,同时兼顾了它的科技价值和艺术价值,其主要表现于他的建筑整体布局和建筑材料与方法等建筑风格上。比如房屋与房屋摩肩接踵,除了以特殊的“挖眼搭木”,和“靠墙立柱”共用不少墙壁而节省了劳力和财力外,还营造出了宏伟的城堡气势来。建筑材料除用少许木料勾勒横竖框架外,其余就是以满山遍布的片石为主,没有钉铆,以泥为粘合剂,高达数十米,没有钢筋水泥,但却能历经岁月的侵蚀,抗御频繁的地震山崩,巍然屹立至今。  
  在外观上,所有羌族建筑下宽而上窄,结构匀称。建筑的房顶一半全敞开、一半全封闭,形成了灵动而富于哲理的空间形象,具有既利于观察敌情,又方便祭祀,既适用于战争,又适于生活的功效。每个寨子都有碉楼,碉楼有石碉、土碉。碉楼的顶侧都有巨大的片石做成的两只“耳朵”,其上钻孔悬挂的铜铃用以报警。战时,碉楼若被敌人攻克,守卫的兵士可在“耳朵”的孔上系上绳子逃生。然而,对古代修筑碉楼的作用还有着神奇的传说,当地的客栈老板周礼智先生说:
  “寨子三根碉楼有两种意义,一种是登高远望,易守难攻;再一种是,在我们古人眼里,它就是一条大鱼,而碉楼就象是刀子插住这条鱼,怕这条鱼游走,所以修了三根碉楼,插住这条鱼,不能它游走。”   
  寨子山后一般都有冰雪融就的清泉,由人工挖掘的水渠引入寨内民居屋底下,形成了给排水的自然系统。水渠盖有石板,土覆其上,以隔水声。但在一定的距离间,留有活动石板,揭开可取水这种设计。这是在全世界的村寨建筑中独树一帜的。水网之水流经村寨的每家每户,人人平等,无贵贱之分。有了这地下水网,若遇紧急情况,还可作为逃离危险的暗道。
  这种流经各户的“自来水”还具有多重功效,既是经济有效的消防设备,又能调节室内温度;既能灌溉农田,确保丰收,同时给饮水也带来了极大的便利。羌族姑娘吴莉说:  
  “羌寨地下分布有水网,暗沟形式,水源是羌寨后面的山上流下来,流入寨内成网络状分布,分布在家家户户,每家人揭开石板从里面取水,从生活方面来说,我们以前洗衣服,掏菜(都是用这里的水),我们羌族人有个习惯,不能从水沟上面用脚跨过水。”  
  水网、路网和房顶,构成了羌寨地下、地上、空中立体交叉的通行网络。这种神秘的防御系统,能有效地打击来犯之敌,又能保卫村寨。是中国建筑史上,以及世界建筑史上的奇迹。
  如今,羌族地区中一部分村民对自己的住宅进行了改造,有的改变了原来的外观,用水泥、磁砖进行了外墙装饰,靠近公路、交通比较便利的地方甚至用砖石代替了本地取材的片石。近年来,随着旅游业的发展,这里已经逐渐的恢复了原貌,来这里旅游的外国游客越来越多。对此,羌家客栈的老板周礼智先生感触最深。
  “目前,主要是来自马来西亚、台湾、新加坡这些旅游团,除此之外,还有一些散客,散客包括英国、法国、美国,各国朋友都有。”  
  就在5年前,这里迎来了一位远到而来的客人,联合国科教文组织亨利博士考察了桃坪羌寨,他对此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吴莉回忆起当时亨利的评价时说:       
  “2001年,联合国科教文组织亨利博士来到了桃坪,他在评价是说,这种建筑方式、木石结构象古罗马城堡。”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