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中国2:三餐三》怎么样?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8-01-06

这一整季,基本除了「时节」和「相逢」,剪辑都烂成一坨屎了,不多评价。至于「三餐」这一集,我只想说,这本身应该是一集关于不分阶级,不分地域的中国人,通过食物表达自己豁达开朗生活哲学的故事。但导演却活生生把一个有着反成功学,反精英主义精神内核的片子,用高考,富士康这样近乎于血淋淋例子给活吞了。又或者说,取材其实不是问题,因为围绕三餐几乎每个中国人都有自己内心特有的情怀,只是导演找错了挖掘的角度。无论是挣扎于大城市的高压生活,还是闲散于小城的一日三餐,每个人都有自己的stuff。不管你怀揣什么样的价值观,处于何种社会阶层,这种食物的印记还是渗入你的一日三餐,所谓「才下舌尖,又上心头。」还好最后没忘这句「夜眠只需六尺,一日不过三餐。」,没让这一全季的末尾被彻底染上人民日报早安鸡汤的味道。

第2个回答  2018-01-06

看到母亲为即将参加高考的女儿精心准备三餐,以及万千学子稚嫩的脸庞被高考的压力催逼得纠结不已的表情,我热泪盈眶。这种感动来得很突然,似乎与影片本身的煽情程度无关,但影片里飞速切换的画面却让我在回忆中反复强化家庭在我的成长历程中留下的印记。父慈母爱这种世间最普遍的情感,经常会在繁杂的生活琐事中被自己浮躁的内心所遗忘,而时光飞逝的结果是曾经青葱年少的岁月被不愿承受的成熟所取代。触动我的大概是对时间流逝的无奈,对现实生活的不安,和多年来对父母、家庭那一份不为自己所知的亏欠感。舌尖2带给我感触最大的,多数时候并不是美食本身,而是不厌其烦地对普通人生活的细致描写,浓油赤酱、鲜美、辛辣等等描写味觉的词语,在我看来,不如说是不同命运的人们在各式各样的生活方式里对于时间的记忆,味道和气味是镌刻时光的极好工具,学校宿舍弥漫的牙膏香皂袜子混合的气味记录了青春年华,烈日之下的柏油马路散发的沥青气味记录着奔波工作的劳碌。一日三餐的味道,无论是在家中厨房、高档茶楼、路边的面馆、荒芜的野外飘扬,还是从印着熟悉花纹的瓷碗碟、送饭的保温桶、工厂分发的一次性餐盒中溢出,都饱含着人们在不同生活境遇中为了生活或生存不断付出的汗水与辛劳。很多时候我们就像雨后泥泞的小路上,在一条积水的车辙里挣扎的蚂蚁,生活的轨迹让我们不得不沿着它继续走下去,在狭窄的范围内争求最大限度的价值提升。学生要考上“理想”中的大学,90后工人在高速运转的生产线上奉献青春,白领在城市的洪流中浮沉。头顶是一望无垠的天空,前路是深深浅浅的沟壑,这就是普通人生活的味道,而家庭则是在背后支撑着这一切的最终堡垒,它不仅为我们提供一日三餐,而且它本身就像三餐一样,虽然有时会被遗忘,但终究是不可或缺的。

第3个回答  2018-01-06

罗曼罗兰曾写道“认清这个世界,并依然爱她”,为何总要不吐槽不快意呢?为何对世界怀揣着满满的恶意呢?看的过程中不在乎影片本身,而在乎一个个槽点,仿佛喷了就显得自己品味独到,绝尘千里。这根本不是知乎追求的风格啊!我反而认为,这一集有一定的可取之处——对比。对比角度是多样的:年龄、地域、时间、人物关系。以下将分条概述。年龄层面 广州律师和他的父母,分别代表了年轻一代与老一代。年青一代因为生存奔波劳碌,无暇早餐,匆匆而过;老一代则追寻着闲适与消遣。地域层面 同样在深圳,富士康的小姑娘、小主管和律师,三个青年,三种方式;前两者因为谋生,忽略了对用餐质量的苛求,但同样如此,小主管却因为投注了十年青春,而得以在城市的一隅品味风干的家乡味道,而杨圆圆则不得不草草而就。后者选择不吃,这也是一种对待早餐的反应啊!同样在安徽毛坦厂,高考的学子无暇品咂饭疏之味;而近在咫尺的豆腐历经百年传承,却难以得到学子的关顾。同是午餐,同在毛坦厂中学,有的人因为陪读妈妈可以回到小家尝上一口热饭,有的人却要在操场顶着烈日胡乱扒几口。快与慢、近与远、老与少、谋生与求生,这些不都是对比的体现么?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