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个回答 2019-07-15
在成长环境下养的习惯!一个人的成长环境从哪来?家庭给予的。
三岁看七岁,七岁看到老。一个人的品性善恶,性格特点的发展注定是家庭环境影响的,家庭教育给予的。
每个人可以“照照镜子”,你的性格里有没有父母的性格影子。有基因的原因,更多的是环境的影响,其实很多问题,原则上就是错误,只是没有人纠正你,久而久之养成习惯,你就觉得这是对的,可以做的。
比如过马路闯红灯,不走斑马线,走路不走人行道,自行车、电瓶车不走非机动车道……
这就是习惯素养的缺失。
一个在暴力环境中长大的人,长大后存在暴力倾向的概率就很高。
一个父母性格内向,父母与世无争的孩子,长大后性格同样会内向,甚至参与新环境,适应陌生环境的磨合期要比性格不内向的人长
第2个回答 2019-07-15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孩子要接受三大教育,分别为: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而其实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最为关键。
孩子从小开始就要接受家庭教育,家庭教育伴随孩子的成长,当孩子到一定年龄后,就会 步入校园 ,接受学校的知识教育。
在这个过程中,不少家长认为只要把孩子交给老师就行了,自己就可以当“撒手掌柜”了。
其实不然,孩子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老师的作用是去指引方向和发现问题,并且告诉你怎么去解决这些问题,但最终解决问题的还是需要家长实施。
就如同你去问路,指路人告诉你往东走,可你不走、或者走偏了,甚至往西边走了,哪指路人也就没起到应有的效果,老师就如同一个指路人,家长就如同问路人,带着自己的孩子往老师指的正确方向前进,可好多家长是带着孩子原地踏步,还有后退的现象!家长、老师都很重要,但家长更重要,因为家长是直接的实施者。
第3个回答 2019-07-15
如果一定要问孩子是如何被塑造的,家庭教育就永远是个绕不开的话题。
父母,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对孩子的影响不能简单的说是“教育”这么简单,说的再深刻一些,父母对孩子的影响,是言行上的渗透,人格上的塑造。
虽然我只强调了家庭教育对“育人”的影响,但真正决定孩子学习好坏的,其实也是家长。。。
前面也说过了,不是所有上了好学校的人都会成为好学生。
这区别就体现在了家庭教育当中,多的不说,那些下班后就开始放纵自己的家长,凭什么要在你打麻将、玩手机、刷抖音的时候,舔着脸要孩子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作为心智健全的大人,尚且不能约束自我去努力上进,你要求孩子在就应该贪玩的年纪去努力?
所以,做家长不该是当爹当妈这么浮于字面,更应该是努力做好一个榜样该有的样子,当你陪着孩子一起努力的时候,一言一行,都在影响着孩子。
育人,不是语人,行动远比牢骚重要。
第4个回答 2019-07-15
个人意见,仅供参考。
关于孩子的学习,我觉得老师的作用更大一些。家长的教育和老师的教育作用各不相同,大家各司其职。家长在孩子的成人、性格和兴趣方面教育的比较多一些。
孩子从幼儿园、小学到大学,基本上在学校呆的时间比和父母在一起的时间长。孩子小时候上学会有意识或无意识的模仿老师,所以这时候老师的行为举止就比较重要,老师是孩子的榜样。这基本上是在孩子处于小学教育阶段的时候,这个时候父母的教育当然也很重要,毕竟回了家以后也会模仿父母。
等到上了初中和高中,跟老师相处的时间更长,老师也越来越重要,不管是要教会孩子们学习,教她们知识,也要教孩子怎么做人,树立她们看待事情正确的三观。
等到了大学,虽然老师上课的时间不是很多,却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大学里,老师不光要教孩子们专业技能知识,还要教孩子们怎么与人打交道,为孩子将来就业打基础,教他们一些社会经验。
第5个回答 2019-07-15
你好,我认为老师的作用更大,老师普遍都是高知识分子,在教导学生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
在社会发展中,教师是人类文化科学知识的继承者和传播者。对学生来说,又是学生智力的开发者和个性的塑造者。因此人们把“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的崇高称号给予人民教师,在教育过程中,教师是起主导作用的,他是学生们身心发展过程的教育者、领导者、组织者。教师工作质量的好坏关系到我国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水平和民族素质提高的程度,从而影响到国家的兴衰。
教师的角色不只是向学生传授某方面的课本知识,而是要根据学生的发展实际及教育目标、要求,在特定的环境中采用特定的教学方法,通过特定的途径来促进学生成长,教师这种角色是一种性质复杂的职业角色。一个人成长为这种角色需要经过复杂的、长期的学习过程。而且现在学生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学校度过,与老师相处的时间更长,所以我认为老师的作用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