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花湖乡五年规划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2-11-17
一、基本情况:
百花湖乡位于省级风景名胜区百花湖畔,距离清镇市区22公里,距金阳新区13公里,全乡总面积109平方公里,辖16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全乡总人口18691人。百花湖乡气候宜人,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其特点是:冬暖夏凉,雨量充沛,干、雨季界限分明,水势同季,暖湿同节。大部分地区海拔高度在1200—1400米之间,全年日照1150—1200小时,年均气温13.5—14.5°C,有效积温3500—4000度,无霜期237—282天,年均降雨量1100—1300毫米,最冷月一月平均气温3.8度,最热月7月平均气温22.7度。几年来,尽管不断进行招商引资,但仅仅只有2家旅游企业落户百花湖乡,旅游开发也没有形成资源共享、连片开发的格局,旅游形式仍以单一的自然风光为主。
二、指导思想
我乡将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以科学发展观为统揽,以建设生态文明乡为主线,全面实施“保护水资源,生态富民强乡”的战略,努力把百花湖乡建设成为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良性循环生态系统,实现社会、经济、人口、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三、生态经济区划
由于自然条件及历史原因,百花湖乡的各区域发展不平衡。根据百花湖乡资源、环境分布特点和开发潜力,以及开发方向的相似性和差异性、相对集中和基本保持行政村区域的完整性等原则,为了保护和合理利用资源,突出重点,发挥优势,因地制宜地开发与保护,将全乡划分为两个生态经济区域:
(一)东南部生态旅游服务区
1、环境资源特征
包括百花湖乡居委会、百花湖村、毛栗村、三堡村、三屯村、萝卜哨村、石操村、塘冲国有林场、乡林场、姜家堡林场等7个行政村、一个居委会、三个林场。人口9932人,耕地面积282公顷人均耕地面积只有0.028公顷。
该区是百花湖乡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拥有明朝时期的屯堡文化。同时,旅游资源丰富,著名风景名胜区百花湖、灵永寺、回龙寺等分布于此。各村均沿百花湖分布,交通便利,从清镇市到百花湖乡政府的县道贯穿本区。
2、建设方向
依托科技文化优势和旅游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文化教育及旅游业、服务业、高效生态农业及观光农业,加大会议、休闲旅游及服务业等第三产业的发展力度,加强水污染防治,发挥清洁能源,改善、美化环境,保、发展风景林,将本区建设成为生态旅游文化区。
(二)西北部特色农业生态区
1、环境资源特征
包括谷腊村、上麦村、下麦村、坪山村、杨庄村、哪嘎村、温水村、云归村、盘龙洞村、温水林场、哪嘎林场、冷箐沟林场等九个行政村,三个林场。人口8759人。耕地面积为457公顷,人均耕地面积0.052公顷。
本区耕地资源相对一区而言具有较大优势。人均耕地面积几乎达一区的两倍。区内主要河流有温水河和麦城河,这两条河均流入百花湖下游的猫跳河内,避开百花湖饮用水源。
本区果蔬等特色农产品的发展已具有一定的规模。本区有初具规模的机耕道路、灌排设施以及农机动力条件,微生态农业发展奠定了基础。
2、建设方向
利用本区山区土地资源,发展立体生态农业,即建立特色种植基地、生态畜牧养殖业基地,推广沼气池,改善农村能源结构,发展农产品即饲料加工业等。
四、生态旅游规划发展目标
加强百花湖乡以喀斯特自然生态为代表的旅游资源保护,大力发展生态旅游,开展生态旅游文化主题活动,依托科技文化优势和旅游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文化教育及旅游业、服务业、高效生态农业及观光农业,重点发展以休闲、度假、观光、会议、商务为主要内容的旅游产品。抓好生态旅游业及基础设施配套服务等建设,努力形成环境优美、景色迷人、吸引力强、效益良好的旅游资源开发建设格局。
五、全乡生态旅游发展规划:
(一)生态旅游项目
1、温水温泉休闲度假保健中心
清镇市地处贵州省中部,是云贵高原上一颗璀璨的明珠,是一座美丽的湖滨城市,交通便利,区位明显。清镇旅游资源丰富,民族风情浓郁,是著名的旅游胜地。清镇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气候温和,年平均气温14.1°c。
据勘测,清镇市多处地段有温泉,其中百花湖乡温水村区域位于南北向构造与北东向构造的复合部位,区内发育的北东向断裂束主要有关口寨断裂和上寨断裂,是热力释放带,有形成地热资源的基础地质条件。据勘测推测出水口水温42.5°c,可以建设一定规模的温泉及休闲度假保健中心,项目概算总投资1.5亿元。
2、盘龙洞风景区旅游开发项目
3、三屯、三堡渔家乐项目
4、金盆苑生态观光旅游休闲娱乐项目
该项目拟建在百花湖乡三堡村,距清镇市19公里,乡政府2公里,金阳新区15公里,该项目把三堡村的樱桃、映山红、猕猴桃等自然生态有机融合,形成生态农业观光旅游,农家乐园,与星苑、灵达度假村形成“三位一体”,成一道亮丽的旅游风景线,同时也成为百花湖水资源保护带。
项目拟建百花湖水资源保护带、休闲娱乐项目,占地500亩,总投资3000万元。

5、姜家堡森林公园
地点位于百花湖乡三堡村,距清镇市19公里,乡政府2公里,金阳新区15公里,该项目把三堡村的樱桃、映山红、猕猴桃等自然生态有机融合,紧邻省级风景名胜区百花湖。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及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对旅游休闲的需求也随之增强,加之国家对发展旅游的重视,鼓励人们旅游消费,以及双休日、黄金周的空闲时间越来越多,外出旅游休闲已进入平常百姓家,特别是长期生活在繁华城市的人们更向往返璞归真的自然环境,崇尚健康、休闲的娱乐方式,塘冲野生动植物园保护原有森林植被,放养野生动物,供游客狩猎。项目概算总投资1亿元。
6、云归山登山观景项目
7、三堡九龙山旅游项目
8、平堡、姜家堡屯堡文化人文景观项目
项目位于百花湖乡三堡村,距离清镇市16公里,百花湖乡政府所在地6公里。
屯堡文化来源于朱元章大军征南和随后的调北填南。明朝军队征服南方后,为了统治南方,命令大军就地屯田驻扎下来,还从中原、湖广和两江地区把一些工匠、平民和犯官等强行迁至今贵州一带居住,随着历史的变迁,这些人在亦兵亦民的过程中繁衍生息,既不断吸收当地的先进生产方式,以恪守各自世代相承的文化生活习俗,久而久之,就形成了现在我们称之为:“屯堡文化”的这样一种独特的汉族文化现象,他既执着地保留其先民们的文化个性,又在长期的耕战耕读生活中,创造了自己的地域文明。屯堡人的语言经过数百年变迁未被周围的语言同化;屯堡妇女的装束沿袭了明清江南汉族服饰的特征;屯堡食品具有易于长久储存和收藏,便于长期征战给养的特征;屯堡人的宗教信仰与中国汉民族的多神信仰一脉相承;屯堡人的花灯曲调还带有江南小曲的韵味;屯堡人的地戏原始粗旷,对战争的反应栩栩如生,被誉为“戏剧活化石”;屯堡人以石木为主营造的既高雅美观又具有独特防御性的居民建筑构成特有的地方民居风格,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人文意义。
项目拟恢复屯堡建筑,挖掘屯堡文化,建三堡码头,建姜家堡小(二)型水库,建生态农家乐,休闲生态乐园。项目总投资5000万元。
9、平堡花灯露天博物馆
10、灵永寺恢复重建项目
项目位于百花湖乡三堡村燕背山,距离清镇市15公里,百花湖乡政府驻地所在地7公里。
灵永寺是明朝建文帝朱允文流亡时避难之所,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人文意义,项目重建具有十分重要的旅游价值。该项目拟建58米高的观音塑像一座,庙宇2万平方米,生态建设200亩及配套基础设施建设。
项目建设完后,将打通金阳至百花的旅游通道,带动百花湖及周边乡镇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意义,使百花湖成为金阳新区的“后花园”。项目概算总投资1.2亿元。

11、毛坡寺恢复重建项目
12、毛栗村观湖广场
13、竹林村农家乐项目
(二)环保项目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