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顿画刊的服务支持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6-06-05

一、品牌支持
1、小牛顿科学班作为少儿阶段科学教育第一品牌,全景中科教育作为唯一拥有方,全国有超过两百家合作伙伴;
2、全景教育作为“小牛顿科学实验班 ” 的唯一拥有方,在合约内合作单位享有此商标的使用权;
二、专业支持
为全面提升合作单位的专业水平,保障合作校的办学水平,在合作关系确立之后,根据协议,全景教育将围绕各地示范校开展教研活动,为各合作校提供系统科学的专业指导。
1.专业师资培训
2. 师资考评体系
3. 专家推广支持
4. 教研活动
5.持续新品研发
6. 专业资源共享
三、日常管理支持
1、日常沟通支持
1)、支持部每个月主动与各地市合作学校电话沟通一次,了解合作学校经营状况,研究解决方案;
2)、支持部提供服务热线,随时提供各种咨询,解决各地合作学校疑问;
2、往来沟通支持
支持部有固定的办公地点和办公人员,随时接待来往的各地合作学校人员。合作学校人员来支持中心办事需要提前两天预约,并请将来访目的、约见人员、大致时间明确告知支持中心,客服部将协助提前办理有关预约事宜,并派专人协助。
四、辅助支持
全景教育免费提供合作伙伴市场招生印刷版本,允许合作伙伴在公司规定下的修改及使用;
招生类:
1)、海报类:全景公司介绍、课程明细类
2)、宣传页类:单页类、双页类
3)、冬、夏令营招生类;
1、 展示类:
1)、X展架类;
2)、海报类:单个课程类
2、 辅助类:
备注:宣传用印刷品尺寸分为16K(A4)和8K(A3)两种,除公司简介外,其他的宣传印刷品可以提供源文件供客户自行修改。
五、物流支持
1、发货时间
2、发货方式
3、发货费用
参加的相关活动 【来源:搜狐教育频道】 搜狐教育记者张文强 孙靖 张艳 刘杰现场报道
10月21日科普与创新教育论坛上,青少年科普教育专家龙又麟的发言:
非常谢谢孙老师带给我们精彩的内容。孙老师本身也是发明家,有非常多的宝贵资料。
各位贵宾,我想最后我利用这是十几分钟时间,报告一个主题,如何有效推展青少年的科普教育。你问我是哪里人,很复杂,我是澳大利亚籍的中国台湾人,台湾出生,我父亲49年前到台湾,我在澳大利亚,在台湾读大学,这段时间在国内我是科普教育推动,尤其是儿童科普教育领域,对于国内整个科普教育的发展趋势,我觉得非常感动,因为我觉得国内政府从各方面重视、过去我们讲科教兴国、创新新国家、科学发展观等等,一个政府这么大力度推动,是全世界几乎看不到,我们在世界看到有科协等各种组织,我深信在这样样魄力、有系统的推动,适应未来发展是非常有前景的,而事实上这是我们未来教育的重大支柱。我个人发表一点浅见。
首先我认为青少年科普教育,确实是对国家未来发展是动量,对青少年来说,科普动手和创新思维结合,能明显改善他的生活品质,比如在澳大利亚,我经常看到家庭不太富裕,会借钱让小朋友读贵族学校,而这些学生到高中毕业家长不管了,他可能读不了大学,但是他存了钱以后有能力自己去画一个草图建房子,但我们中国可能研究生都没有能力建房子。当体提高你的科普知识和动手能力,会提高你的竞争力的。 我们把它放到知识性的教育而言,学生相对没有兴趣,我们应当与生活相结合,其实现在的教育我们中国知识系统教育非常强,世界领先,但对科技教育要加强,因为把知识跟动手实践、科技创新结合才是完整学习,我们都会记得中学的实验,目的模模糊糊不太清楚,但还是记得。小朋友喜欢踢足球,巴西的足球很强,因为满街小朋友都在球足球,我们的科技兴国能做起来,要更多创新。
科普本身是人人机会均等的,我们在竞赛活动是大多数人参与的,而不是少数兼职独享的权利,这样才是普及性,第二,应当尽量深入浅出,有许多非常简单,比如在学校推广的课程,小学一年级,第一节课要大家认识结构,做一个洗发香波带回去,他知道简单原理以后买到相关东西就可以做出洗发香波自己使用。另外还有很多,是很容易的实行的,这样这种项目新推动起来,小朋友喜欢,也有兴趣做出效果非常好的。 在过去国内的推动,我们这类的课程比较少,大部分老师做,或者因为课程安排升学率的关系,校外的活动很多,宣传也多,可是让人人动手完成可实现作品机会比较少,而且家长不重视能力的培养,大家觉得和考试无关,这是过去的现象,结果造成中国的小孩动手能力弱,创造方面能力比较低,在社会上说得多,做得少,整体创造力弱,科技竞争力低,甚至无法进入到科技领先国家之列。
但目前有很大的改变,我认为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关键时刻,第一,政府重视,政策鼓励,政府用很多方式进行,这是很难得、很少见,第二,我们教育政策改变,科学课的出现,重视始建于探究,第三,科协与社会教育单位力度也在加强,公益性活动增多,以点带面的施行。
但仍然有些不足,首先,我们全民参与的力量比较低,第二,宣传多,亲手参与少,第三,我们优秀学生机会多,一般的学生机会少,第四,主题式活动多,综合式项目少,第五,重点活动推展多,生活科技推动少,第六,一定要避免蜻蜓点水,要增强深度与可持续性,这个内容相对重要,第七,多利用黄金时段,很少用课余时间与可后兴趣班、假期活动与冬夏令营。
我也相信我们的科普一定会成功,第一,跟人的天性有关,我不知道各位有没有问过小朋友长大做什么,大部分会说当什么?科学家。70%到80%如果我们问高一的学生,长大之后想干什么?只有10%,也就是我们的教育让很多人梦想落空,他天性想学这个,我们的教育让他空想,是我们辜负于他的,这是他的必然天性,是不变的,因此有这么好的基础,你去推展科普和创新教育是很有机会的。第二,政府的重视,会有不同的想象。第三,多管齐下。
下面我报告一下我们自己做的少年牛顿班。
我们从四岁小朋友开始认识磁铁,可能他七岁制作洗发香波,八岁会冲洗相片,九岁自制人造蓝宝石,十岁用伯努力原理自制飞船,十一岁能做照相机,十二岁结合数学制作金字塔,这样的课程小孩子非常喜欢,我们可能会谈的是保护口腔,但是制作牙膏,用化学和生物的结合,我们发现小朋友喜欢的原因是天生就想动手,天生就想猜、改变,拥有他的东西,我们给小朋友一个洋娃娃他很高兴,你给一个小男孩一个汽车大部分会拆,你会再买吗?但是他为什么拆?他想知道为什么会动、为什么发声音,我们没有告诉他,他就自己拆,他一直发信号是说,请你告诉我它为什么动、为什么出声,你不告诉我就拆。如果你给他这个机会之后,我们就发现这个小朋友对科学的热爱,会实现他的梦想、幻想,他在实现他的梦想,他的东西是不同的。这样的课程我们推得很顺利。
它的最大特色是一方面我们把科学知识、一方面把动手实践和课程,深入浅出教小朋友。
这里有些相片,用串珠做一些原子结构,这个小朋友解剖鱼,非常小心、谨慎,可是他可以知道鱼的生长原理。可能我们办一些活动小朋友很欢乐,可能我们用矿泉水瓶做一些潜水艇,像这样的活动非常受到喜欢,目前我们在许多学校有进行合作,这样的课程我们有300个。比如洗发香波是讲化学变化,第二,用降落伞讲空气阻力。
我们的进展很快,现在我们在北京有几十个学校跟我们合作,当然也希望有更多的机会让更多的小朋友实现他的梦想,让他自己掌握知识。我自己分析我们牛顿班受欢迎是因为大环境改善很多,小朋友喜欢,每堂课都有兴趣、有成就感。同时我们的课程跟现有的课程不冲突,我们的特色是把物理、化学、生物、天文、地理综合教导,我们深入浅出,易知易行,与生活贴近,每次能把作品带回家。
有很多单位跟我们合作,对我们支持,我非常感谢。
我们的看法是能提升学生十大能力,动手没问题自信心增强、很容易有成就感、科学知识特别丰富、培养探究精神、专注力提高、提高整体科学素养与成绩、更喜欢研究与发明、生活态度有改变、学习态度更主动。我们透过简单、易行、容易、结合知识、有深度,符合小朋友的天性,很容易推动。
另外我认为推动青少年科普教育有很多方向,第一,可生活化、普及化,人人参与活动;第二,鼓励民间力量的支持,结合政策、资金;第三,政府与民间力量相结合有很大空间可做,比如说培训创新大赛,英特尔在办,每一个国外大企业都想介入青少年科普教育,我们有很多机会给他们机会一起做,我们国家现在民间企业有60%到70%,20年间可能不到10%,民间的力量起来才是全民动员的时候,所以民间力量有效整合动员起来,功效是十倍、百倍;第四,鼓励开设兴趣班;第五,建设科技创新教室,我们有音乐教室、美术教室、电脑教室,但是科普教育可以结合很多语文、数学,这个图是六角桌子,老师很容易说各组讨论问题,就容易产生集体智慧,我们创造这样的教室,给他类同,迸发出更多的力量,对学校的多科的综合应用以及学生的学习兴趣,会明显提高;第六,将来应该举办科普实践大赛,我们重视实践,让人人参与大赛,创新大赛非常成功,但是我们再鼓励实践大赛,做实践可能短、平、快,但引起兴趣更强;第七,广度之外是与深度并重。
最后我一点看法,80%的儿童想当科学家,中国孩子学习欲望高,有这么好的条件;家长学校与社会日益重视,否则我们不会这么快进入学校,甚至有的地方学科学超过学英语;同时现在客观环境已渐成熟,我们希望像巴西小孩热爱足球一样,中国小孩子也热爱科学。有人说,你看小朋友喜欢什么,就知道这个国家的未来。巴西小朋友在踢足球,伊拉克小朋友在玩杀人游戏,中国一部分小朋友在迷于玩电脑,那是因为你没有让他在生活、实践动手,我们班很多小朋友自己做实验,如果我们小朋友有机会、要条件,他热衷做实验,接受探究、想象、创新,我们科教兴国不是口号,中国的强国、大国是一定能实现的。
今天非常感谢大家。我简单讲到这里。谢谢。 10年后,社会将不再缺乏英语人才,但不论到什么时候,都需要优秀的科技人才。少年牛顿实验课程,切合儿童好奇心和爱动手的天性,使学生对所学的内容感兴趣,扩大其知识与应用面,为孩子的未来打下坚实的基础。
如何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如何提高孩子的学习动力?6月14日上午,受十堰全景教育和小海豚英语培训学校的邀请,全国学习科学研究会科学学习研究中心执行主任龙又麟来到十堰,举办了一场题为“青少年创造创新学习教育展示”的专题讲座,350多名学生和家长认真听取了讲座,并报以阵阵热烈的掌声。
体验式学习
教育需符合少年儿童的认知天性
“暑期将至,许多家长或许早已做好决定,让孩子参加这样或那样的培优辅差班。毋庸置疑,如今家长对孩子教育的重视度已经上升到一个较高水平,但是没有章法、不讲究规律的‘关心’不是我们所提倡的,这样不仅不利于孩子健康成长,还会给他们增加负担。因此,作为家长要特别注意自己的教育理念和方式。”讲座开始不久,龙又麟教授对当前家庭教育的阐释,让在场的家长们感觉耳目一新。
的确,在社会发展不断加速的今天,孩子们可以接触到的东西有很多,学习的内涵更宽泛,造成当下在校学生可能遭遇的挫折更多、压力更大。
龙又麟指出,教育的真正目的是培养学习者拥有持续发展的能力,让学习者成为知识的主人,应包括知识技能和拓展表达能力两个内涵。在不少家庭中,家长还是沿用传统的教育模式,习惯耳提面命式的知识传授方式,虽然循循善诱但具有“包办”的意味。体验才是人类学习成长的本能,家长应该及时更新自己的理念,在平时的生活中注意多用启发式的教育方式,让孩子心情愉快地掌握知识,并在学习的过程中增强自信心,提高自我满意度。
体验式学习是符合科学规律的。龙又麟举了一个例子,任何人最开始学骑自行车都不是别人直接教会的,而是由别人传授技巧和注意事项,学习者自行尝试、体验,经过练习而学会的。而且,一般人用3天学会骑自行车,哪怕长时间不骑,这种技巧仍然不会被忘记。因此,在日常的学习过程中,家长要注意培养孩子自我学习的意识,特别是对于12岁以下的儿童,要让他们在体验中学习和成长,得到肯定和建立价值感。
在“玩”中学
让孩子们学会动手动脑的技能
“下面,有请孩子们展示他们自制的洗发香波。”原来,讲座开始前,在龙又麟教授的指导下,现场随机抽取的20名小学生用不到1个小时的时间,学会了用化学原料制作洗发水。“脑袋外面的一层皮肤叫头皮,头皮最外面的一层叫做表皮,里面的一层叫真皮,头发是长在毛囊的皮下组织里。我们是用香精、十二醇硫酸钠、水等制作出洗发水的。”在家长们热烈的掌声下,孩子们大声地说出了许多生物学和化学知识。
“我的希望是,在家长的鼓励下,4岁的孩子不仅能做万花筒,而且还能说出物体成像及光反射的原理;7岁的孩子用自己制作的香水送给妈妈作为母亲节的礼物;9岁的学生就懂得用伯努力原理制作“小飞船”;11岁的学生会从水果中提取出DNA,并能向学校的老师解说金字塔的制造与计算原理……”当听到龙又麟教授对于知识探求的描述时,家长们眼中充满了向往和期待。
讲座结束后,在场的学生和家长还观看了龙又麟教授带来的“青少年创造创新学习教育展”,螺旋桨飞机、自制排笛、弹性动力车,在孩子们欣喜和好奇的目光中,家长们也露出了欣喜的笑容。活动主办方之一——十堰小海豚英语培训学校负责人介绍说,下一步他们将邀请多名教育专家,举办类似的免费专题讲座,以回馈广大家长多年来对小海豚英语培训学校的关心与支持。 2009年11月30日晚19:00,由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主办,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协办的第60期就业创业大讲坛在雁塔校区崇鋈楼一层学思堂开讲。北京星光学校校长、北京全景教育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全国学习科学研究会科学学习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台湾师范大学人文教育研究中心顾问龙又麟先生为科学教育专业及广大对科学教育感兴趣的同学做了题为“动手玩科学世界会改观”的精彩报告。报告由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杨承印教授主持,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党总支副书记高玲香教授、物理与信息技术学院王较过教授现场聆听了本次报告。
杨承印教授首先对龙又麟先生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向在座的200多位师生介绍了台湾教育家龙先生,并对龙先生千里迢迢来给师大的师生做报告表示了感谢。在同学们的热烈期盼下,龙先生儒雅地站在了报告台前。一开始龙先生就以一种很亲和的态度和特有的幽默吸引了在场的师生,随后龙先生提出了中国与世界的一些差异,如中国学生和欧美学生的差别何在?中国教育和欧美教育的差别何在?中国成为强国的关键何在?这些问题让在座的同学虽然熟悉却又不知怎么回答。随着龙先生对这些问题的讲解,在场同学逐渐认识到在看待教育问题上自己眼界的局限。接下来,龙先生重点谈了科学教育对人的成长和发展的重要性,并指出在我国幼儿阶段、中小学阶段以及师范院校存在的欠缺,如幼儿阶段接触新式科学教育机会少、中小学阶段重视知识的传授、欠缺科学技能的培养,师范院校缺少生活科技培养等。龙先生直指现代教育的缺失,呼吁建立一种适合人全面发展的科学教育,并介绍了他自己实践中的一些心得和体会。
龙先生在台湾、北京等地倡导的全景教育渗透了课程改革以来提倡的新课程观,他谈到:全景教育的教育方式是科学知识+动手实验+拓展表达三者合一,教学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科学素养,培养学生的兴趣、信心与成就感。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启发式教育:重视问,重视想,重视探索的过程,重视行动与表达。这些教育实践已经形成了体系规模,并引起在上述地区的家长和学生的关注和参与。
龙先生借助爱迪生、牛顿、爱因斯坦等幼年学习过程事例,指出动手可以让孩子迅速培养培养兴趣、信心、成就感并激发内在动力,动手玩科学是最好的学习方式,动手玩科学,世界会改观。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