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个婆婆谈儿媳不回家过年:3种迥异态度,揭秘哪些婆媳相处奥秘?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1-02-20
第1点就是婆媳相处肯定就会有矛盾的,而且互相挑剔,这个时候就相处的很不好,第2点就是婆婆永远把媳妇当着外人,所以就是态度肯定就会有不一样的变化,第3点就是不回家过年,那么对儿媳妇内心肯定有怨恨,第4点就是婆媳相处其实应该互相尊重,这样才能相处的很好
第2个回答  2021-02-21
婆媳相处就需要两个人互相尊重,婆婆对儿媳妇也要非常关心,把她当成女儿对待,同时也要放在一个平等的地位,儿媳妇对她才会尊重,过年过节的时候,彼此之间要有一个问候,同时懂得进退有度,不要对她的生活进行一些干涉和决定
第3个回答  2021-02-21
婆媳之间相处,由于尊老爱幼的传统,通常是媳妇妥协。但是作为媳妇,做好自己的本分,不要有过高的期望,同时,要尽可能争取丈夫的理解与支持。
第4个回答  2021-02-03

随着女性家庭地位提高及独立、平等意识的萌发,加之越来越多的独生女走入婚姻,那么“回婆家过年”再也不是那么理所当然了。

每逢春节前后,这一问题都会引发大讨论及吐槽,更是很多家庭的主要矛盾之一。

最近兴起的“过年就离”高潮中,被迫回婆家过年、婆媳相处矛盾多等,大概也是压垮婚姻的最后一根稻草。

01、 儿媳不回来,就是不孝,就是让我难堪。

现年54岁的乔阿姨对儿媳不回婆家过年这件事,颇为忌讳。

乔阿姨是社区里面有名的活跃分子,什么业委会罢免物业、小区广场舞场地选择、设备购买、年节小区布置、婚丧嫁娶等事,都有她的身影。

可是今年自从过了腊月二十,很少见他在小区里面走动,见了人也总是躲躲闪闪。

别人不明原因,自然就会问一问,后来她终于忍不住对别人道出实情:“前两天儿子打电话来说,今年儿媳不回我这个婆婆家来过年了,真是把我气坏了,你们说,一年就一个年,回来也不过三五天,我还好吃好喝地伺候着,她也不回来,不是让我难堪吗?是不是不孝顺?我现在还能自理,她就这么不孝,等我躺在床上,不能动了,还能指望她?”

其他老姐妹听了,有的点头称是:“现在年轻人都不像我们以前了,谁还把婆婆当人看呀!”

有的老姐妹试图劝解她:“现在的情况不一样了,你儿媳又是独生女,偶尔回娘家过你一次年,你就不要计较了。”

这种劝慰非但不能让乔阿姨释怀,反而让乔阿姨更理直气壮了:“人们为什么说男女有别,重男轻女?就是因为男人才是根、才能传宗接代呀,她妈生下女儿的那一刻,就应该料到这一天了呀,女儿不回婆家,说明她妈妈也不是多么懂事的人。”

更有老姐妹,见劝解没用,就帮她分析原因:“是否有什么婆媳矛盾导致儿媳不愿回来?”

一说这,乔阿姨就显得更无辜了:“我对儿媳的好,真是没法说了,可人就是不知足啊。“

乔阿姨举例:

还没进腊月呢,她就大冰箱、小冰柜,囤积了满满的肉,可儿媳说吃肉太多不好,要么就是减肥,要么就是嫌肉不新鲜;

早睡早起是好习惯,众所周知,她也一再告诉儿媳,觉得这是关心儿媳,可儿媳每天都要睡到日上三竿,半夜玩手机不睡觉;

过年时,不管乔阿姨准备多少瓜子、糖、花生,儿媳也不吃,偏要买什么干果、巧克力,贵上四五倍都不止;

除此之外,乔阿姨说,她从不让儿媳干活儿,原因是儿媳干什么,都是既磨蹭又邋遢,她看不上,而且一旦她告诉儿媳要学做家务,儿媳就标榜什么平等啊,独立啊,让乔阿姨生气……

“我做的还不够吗?晚辈怎么能这么不孝呢?”是乔阿姨想不明白的事。

02、 儿媳不回来,咱有什么办法?丢了面子,有了自由。

现年55岁的李阿姨,遭遇了和乔阿姨一样的难事。

去年儿媳回家,不论婆媳也好,她们小夫妻也罢,都闹了不少矛盾。

当时儿媳就扬言,今年不会再回婆家过年了。

终于,在今年过了腊月二十,儿子打电话给她,让她购置年货的时候少买点,儿媳不会回来过年了。

电话那头,儿子似乎比李阿姨还要失落:“妈对不起,我劝了很久,她就是不同意回家。”听到儿子为难,李阿姨很心酸。

回忆起往年婆媳相处的难处,李阿姨也满是委屈。

儿媳喜欢吃虾,可李阿姨认为“虾”“瞎”同音,不吉利,年初一不做虾,儿媳说这就是故意刁难她;

她做一盘儿子喜欢的菜,放在儿子面前,母子俩回忆小时候吃到这道菜有多难、有多高兴,儿媳就嫉妒,说自己在家也是宝,到婆家就是外人了;

吃过饭,李阿姨让儿媳扫一下地,儿媳回怼:“你为什么不让你儿子扫?吃的时候想着的是自己的儿子,干活的时候想起儿媳了,太偏心了。”

夫妻俩吵架,儿媳大声嚷嚷,叫骂不休,李阿姨让儿媳小声点,儿媳就说他们一家人欺负她一个外人;

去年初夕,儿子喝了几杯,大年初一早上,起床晚了,儿媳就大发雷霆。李阿姨说:“喝多了让他醒醒酒吧,大年初一没有什么必要的事儿,不要吵吵闹闹,一年都不吉利。”

儿媳一听,更来劲了:“喝酒还有理了?晚起还骄傲了?怎么就没事干了?家里上有老、下有小,什么时候就轮到他有权利睡懒觉了?他犯了错误,还说是我的所作所为不吉利,是否明年我不回你家,就吉利了?“

儿媳很强势,李阿姨是招架不住的。

今年儿媳不回来,李阿姨称是很没有面子,因为亲戚、邻居大都知道她们婆媳不睦,儿媳不回来过年,心里还是别扭的。

但很快,她就想到了儿媳不回来的好处:

购置年货,买什么、买多少,不必多虑了;

过年这几天,做什么、做多少、说什么,都随意了,自己人,都不介意。

“所以,利弊参半吧,面子丢了,多了自由,时间久了,我就会越来越习惯儿媳不回来过年的好处的。”李阿姨乐观地想。

03、 是我不让儿媳回来的,彼此尊重。

每年一入腊月就给儿媳打电话,让儿媳别自己家,直接回娘家过年,是50岁的崔阿姨必做的一件事。

“人心都是肉长的,人家父母想念女儿给咱思念儿子是没有任何区别的,我觉得婆媳相处和睦、小夫妻和顺、大家庭幸福,才是一个家庭里最大的面子,其他的都是虚荣。所以,我从不要求、强迫儿媳回我这里过年。”崔阿姨的说法,真的是刷新三观。

崔阿姨说,儿媳是独生女,结婚第一年回自己这里过年,以示尊重。

可是她发现,无论是居住环境、还是饮食习惯、包括风俗文化都和儿媳家有很大差异。

儿媳表示,很不习惯,几天时间里,失眠、厌食、脸上长痘,更让人心疼的是,儿媳天天打电话给妈妈,挂了电话总是一脸担忧和不快。

最终,崔阿姨还是在腊月二十八,将儿子和儿媳送上了回儿媳娘家的火车。

自此,崔阿姨的儿子和儿媳就形成了“各回各家、各找各妈”的默契,没有埋怨,没有指责。

儿子、儿媳结婚6年来,崔阿姨所有的过年衣服、年货,几乎都是儿媳购买,婆媳偶尔相处,也很愉快。

知道崔阿姨的为人处事的人,都称赞崔阿姨明事理、尊重儿媳,对她的这种做法竖起大拇指。

“可我觉得,儿媳更尊重我,一年四季给我买衣服,天冷叮嘱加衣,天热叮嘱防暑,衣食住行,样样关照。”是崔阿姨的自豪。

04、 态度不同、揭秘婆媳相处奥秘。

同样是儿媳不回婆家过年这件事,三位婆婆的态度可谓大相径庭。

有人责难儿媳,为难的更是自己;

有人无奈释然,却也难掩无奈;

有人崇尚彼此尊重,也得到了最大的尊重。

所以说,婆媳相处,哪有什么奥秘可言,不过是以对方为镜子,照出自己的原形罢了。

你面目狰狞,镜子里的那个人也一定目露凶光;

你爱搭不理,镜子里的人也肯定视而不见;

你和颜悦色,镜子里那个人也必会嘘寒问暖;

这就是所谓的“相互”吧。

所以,如果你的家庭也存在着回谁家过年的矛盾和争论的话,我想应该是:

彼此尊重最重要;

保有自由是基本;

不生怨言是底线。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