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看就懂的十大经济学原理,能让你的效率翻倍(上)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30
有句话叫人人都应该懂一点经济学。

作为一名文科生,看待世界总是多了一些感性,少了一些理性。因为感性,所以对世界,对环境,对人的认识,感情色彩太浓,有时候便看不清楚事物原本的样子。这时候,就需要理性来帮忙了。

经济学是一门帮助你思考的学问,有助于你作出更好的个人决策。如果我们能掌握一点经济学,对我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都会有很大帮助的。经济学的品格就在于不逃避生活,无论你面临怎样的困境,都会给你指出一条明路,一条利益相对最大的路。

最近在读一本有关经济学的书,里面讲到了十大经济学原理,对自己颇有些启发,写出来与大家分享。

1、选择

《拉封丹寓言》中有一只非常有名的布利丹毛驴,它在面对两捆干草时不知该吃哪一捆才好,最后竟然饿死了。在现实中,布利丹毛驴面临的问题,正是经济学家所说的——选择。

很多时候,所谓的两全其美是不存在的,有得必有失。这个时候,就需要我们权衡取舍、作出选择。学习研究经济学的意义也正是在于帮助人们在权衡取舍中选择最优的方案。

在选择之前,我们首先要明白“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有时,为了得到我们想要的一件东西,就不得不放弃另一件自己所爱的东西。晚餐应该吃火锅还是西餐?买这件衣服还是那件衣服?大学毕业了,是工作还是读研……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

在选择原理中,我们不可忽视的一点是——时间。同样的时间,用来看书,就不得不放弃本来可用于约会、运动、看电影、逛街、睡觉、上网的时间。你要清楚,你现在在做的每一件事,都会让你失去做其他事的机会。时间的累积效应很明显,完全可能决定你成为什么样的人。如何取舍,就看你的目标是什么了。

明白经济学中的选择性,才能够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在什么样的情况下作出什么样的选择。经济学并不是直接教你怎样赚钱,而是教会你如何运用博弈的思想去进行取舍、选择,选择对了,也就自然赚到钱了。

2、贸易

贸易,是自愿的货品或服务交换。

一个人从早到晚,衣食住行,都隐藏着由合作而产生的贸易经济。通过贸易,我们可以更好地互通有无、取长补短,可以使每个经济个体的状况都变得更好。

书中举了个例子,养牛人和农夫都很喜欢吃土豆和牛肉。假设他们每周都是工作40小时,那么就会有两种情况。

第一种:养牛人和农夫都是既生产土豆又生产牛肉。养牛人平均生产1斤牛肉的时间是1个小时,生产1斤土豆的时间是40分钟;而农夫平均生产1斤牛肉的时间是2个小时,生产1斤土豆的时间是20分钟。那么,在40小时后,养牛人所得的牛肉为40斤,土豆为60斤;农夫所得牛肉为20斤,土豆为120斤。

第二种:农夫和养牛人都各自在擅长的领域生产,农夫生产土豆,养牛人生产牛肉。结果,他们各自的效率都上升了,养牛人生产1斤牛肉只需半个小时,农夫生产1斤土豆也只需10分钟。这就是说40小时之后,养牛人可以获得80斤牛肉,农夫可以获得240斤土豆。

也许有人会认为第一种情况更好一些,每个人都能同时得到牛肉和土豆。其实不然,因为不要忘了“贸易”的存在。

如果说1斤牛肉可以换得4斤土豆,那么,养牛人拿出20斤牛肉就可换得80斤土豆,而自己还剩60斤牛肉,从而最后得到了60斤牛肉、80斤土豆,而农夫也通过贸易得到了20斤牛肉、160斤土豆。

所以说,要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不仅可以获得质量更好的产品和服务,而且重要的是,可以节省时间,让我们从事自己擅长的专业,在专业方面精益求精。节省人力成本,资源成本,社会成本,这就是贸易的价值所在。

3、激励

激励通常指的是诱导个体从事或不从事某种行为或活动的因素。

激励分为正向激励和反向激励。正向激励有哪些呢?更高的薪水、更好的工作条件、更安全的工作环境、更有前途的晋升前景或者是更好的声誉。反向激励呢?更低的薪水、更差的工作条件、更糟糕的升职前景、降职或解雇或者丧失名誉,这些都是为了处罚不好的结果。

经济利益是其他利益的基础和先导。只有预期收益足够诱人,才有可能创造出惊天动地的业绩。无论是对个人来说还是对国家来说,只有所采取的行为符合“边际利益大于边际成本”的经济法则之时,才有可能带来源源不断的财富,而这样的行为也才是最符合经济原则的行为。

4、边际效用

在经济学中,效用是指商品满足人的欲望的能力,或者说,效用是指消费者在消费商品时所感受到的满足程度。边际效用指的是在一定时间内消费者增加一个单位商品或服务所带来的新增效用,也就是总效用的增量。

边际效用递减的具体概念为:一个人连续消费某种物品时,随着所消费的该物品的数量增加,其总效用虽然相应增加,但物品的边际效用有递减的趋势。

例如给某人一定量的货币会相应的引起一定量的快乐,在给他同等量货币,他的快乐量虽然会增加,但第二次增加的快乐量,并不能达到第一次的一倍,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旅游从我们自己待腻了的地方去别人待腻了的地方,正如著名诗人汪国真所说,熟悉的地方没有风景。

边际效用递增的现象也很多,例如数量30张单价20元的邮票在你集齐30张的时候总价并不是600元。等等。

边际效用源自经济领域,但是生活中也很多,且多是递减的,幸福往往与效用成正比,与欲望成反比。

5、生产率

生产率是指在经济运行过程中投入与产出数量之间的关系(总产出除以劳动投入是劳动生产率)。生产率的高低是由科学技术、管理水平和劳动者的自身素质以及平均熟练程度等因素决定的。

日常学习和工作中,我们追求的是效率,简单来说,就是投入和产出的关系。投入越少,产出越多,意味着效率越高。这启发我们,要时刻注意,不仅仅要埋头苦干,更要想想,用什么方法能够提高自己的产出。

比如看书,有人一上午看完一本书,且能把书中内容复述出来,还写了书评。而有的人,看一本书花了一周,或者更长的时间。这个时候,我们就要警醒,多花的时间是否值得。记得《王者速读法》里面提到,用20%的时间掌握80%的内容,和用100%的时间掌握100%的内容,二者哪个更划算呢?(当然,学习某些必须掌握的知识除外)

要时常提醒自己,反省自己,我可不可以做得更快更好一点?如果可以,该怎么做?不断提高效率,用更少的投入换取更多的产出,这才是经济学思维。(未完待续)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