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宫室是什麽??

越短越好,2-3行

第1个回答  2006-10-11
唐朝的宫室及建筑

大唐时期,中国的建筑业是吸收了前代及西域各国的建筑风格,形成了各种风格流派并存于都市的特点。长安城内的宫庭建筑,是其水平的集中反应。

在唐长安城内有三座宫殿,称为“三内”。唐朝初年,李渊、李世民父子居于太极宫,称为“北内”。高宗与武后将政治中心移至大明宫,称为“东内”。公元714年,唐玄宗改旧宅造兴庆宫,称为“南内”。

唐代宫廷建筑气势之宏伟,构思之巧妙。装饰之豪华,在历史上有着突出的地位。就以小说开始第一章廷议部分所在的大明宫含元殿为例,殿前有长615米、宽740米的方形广场。穿过广场登高上70米的龙尾道,经过7折而升高10米。踏“陛莹冰级”而进入含元殿。殿内建筑面积与现今故宫太和殿相等,不过左右多出向外延伸并向南折出的飞廊,与高出地面15米的翔鸾、栖凤二阁分别相连。两阁之间的间距达150米之遥。如果站在广场上看含元殿,就如在地上看海市蜃楼的天宫。杜甫有诗“蓬莱宫阙对南山,承露金茎霄汉间。”说的就是这一景象。

太极宫坐落在长安城南北中轴线的最北部,东西2820米,南北1492米,周长8.6公里,总面积4.2平方公里。内部分为三部分,东面是太子东宫,西面是宫女们住的掖庭宫和内侍省、内太仓。南门为承天门,门外有一条宽441米,长约2820米的东西向的横街,与150米宽的朱雀门大街相交,形成一个T字形的广场,这种“横街敞御楼,万人朝天门。”的风格与北京天安门广场的设计思想一致,可见其影响的久远。太极宫的北门就是著名的玄武门,公元626年7月,李世民就是在这里发动政变,取得对政权的绝对控制权的。但是高宗之后,历代君王都居住在东面的大明宫内,太极宫的地位下降。

大明宫位于“瑞云深处见楼台”的龙首原上,周长7.6公里,面积3.2平方公里。这座居高临可的官城共有11座城门,南面5座门依次为兴安、建福、丹凤、望仙、延政这五门,其中丹凤门为正门,有3个宽9米的门洞,门道之间两个隔墙均宽4米。现存丹风门基座长51米,宽16米,人有高大的丹凤楼,以便举行大典、改元等活动。丹凤门可的丹风门大街宽达176米,形成大明官前的广场。官城东面有左银台门,西面有有银台门和九仙门,北面有青霄门、玄武门、银汉门三门。为明宫的北门正门是玄武门,它正对夹城的重玄门,距离为160米。这里也是禁军守卫的重地,唐玄宗消灭韦皇后之乱 便是依靠这里的禁军支持,才取得了成功。南面的正门为丹凤门,门内160米处就是前面说到的含元殿建筑群。在向北300米是宣政殿,在北100米是紫宸殿,分别是中朝和内朝之所,群臣到达这里称为入阁。

大明宫内所有的建筑以太液池西南的麟德殿最为引人注目。它是皇帝非正式的召见贵族、臣僚、举行宴会的地方,东北通皇帝的寝殿,西南通翰林院,便于处理政事。全殿南北长130.41米,东西宽75.5米,台基高5.7米,分为相互通连的前、中、后三殿。中殿左右有方形台基一座,后殿左右各有一处矩形楼台。前殿面阔58米,11间,进深4间。三殿及附属建筑的面积达12300平方米,约为现存最大的宫殿建筑太和殿的5倍。

兴庆宫的建筑以豪华绮丽见长,正门向西而不是向南。宫中只有兴庆殿一处作为正殿,将各式建筑全部隐入了绿树掩蔽的园林之中。宫城东西宽1080米,南北长1250米,周长4.6公里,面积1.3平方公里。 宫内最为重要的建筑是在开元8年修建的勤政务本楼和与之相对的花萼向辉楼。勤政务本楼面临大街,重大的典礼、赐宴,与民同乐仪式都在这里举行。花萼向辉楼是玄宗与宗室兄弟饮宴的场所,也是与民同乐的窗口。到了正月十五日,花萼向辉楼前火树银花,人流如潮。

唐代长安城内的宫殿,确实是盛唐气象的集中概括,太极宫的庄严,大明宫的雄伟,兴庆宫的富丽,形成了唐代建筑艺术的高峰。

唐代建筑的另一个特点就是胡化。其最主要的特点由寺庙就可以反映出来。如长乐坊的大安国寺,玄奘西行归来讲经的慈恩寺,义净归来译经场所荐福寺,武则天削发为尼所在的感业寺,真算得上是一个蔚为大观的佛国世界。除此之外,长安城内还有其它的宗教活动场所,本土的道教,西亚的摩尼教、伊斯兰教、拜占庭的基督教等等,各类寺庙星罗棋布。

外来建筑工艺技术更渗入唐代建筑之中,最有特色的是来自拜占庭的“凉殿”。说明长安兴庆宫内有仿造拜占庭的建筑。如《旧唐书》198卷《拂菻国传》所描绘“至于盛唐之节,人厌嚣热,乃引水潜流上遍于屋宇。机制巧密,人莫之知。观者惟闻屋上泉鸣,俄见四帘飞溜,悬波如瀑,激气成凉风,其巧妙如此。”这种将水引到高处,再使水如瀑布般流下的降温建筑,本是东罗马帝国、波斯帝国普遍采用的建筑工艺,随文化交汇的历史潮流,进入到唐代中国的城市之中。

外来文化因素在唐代帝工陵墓前也有充分体现。唐太宗昭陵前的守陵石象生中,有于四尊“诸番君长”(《唐会要》卷20《陵议》)像,计有突厥颉利可汗阿史那出苾、突利可汗阿史那什钵苾、突原乙弥泥孰侯利芯可汗李思摩、都布可汗阿史那计尔、薛廷陀真珠昆伽可汗、吐蕃赞普松赞于布、新罗工金贞德、叶谷浑可源郡工诺易钵、龟兹工可黎布失毕、于阂工代阁信、焉青工龙突骑交、高昌工韵智盛、林邑工范失黎、帝那代帝国工阿罗那顺。这已经表现出唐太宗君临天下的雄心壮志。

唐代城市中的胡风,体现出那个古今中外、东西南北文化人交融的时代风貌。开放与创造是唐代中国的民族精神的主旋律,正是在这样一种彼此竞争又相互依存的气氛中,中华民族有于超越自我的机遇,在吸收各民族优秀交化因素的基础于,走到了世界的前列。同时,也使自身的社会生活更加丰富多采。
第2个回答  2006-10-12
雄伟的大明宫,富丽的兴庆宫,庄严的太极宫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