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光塔】唯美伴学《道德经》第三章共学感悟: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29
《道德经》第三章

不尚贤

使民不争

不贵难得之货

使民不为盗

不见可欲

使民心不乱

是以圣人之治

虚其心

实其腹

弱其志

强其骨

常使民无知无欲

使夫智者不敢为也

为无为

则无不治

【聚光塔】学员共学感悟

1.妍感悟

一、关于“不尚贤”

儒家主张“尚贤”,而老子反对“尚贤”。为什么呢?《韩非子·二柄》对此有解释,大意是说,一旦君主重用贤人,真正的贤人未必就去出仕,而那些不贤的人为了名利,就投君主所好,把自己装扮成贤人的模样,一旦大权在握,这些人就会露出本来面目,为所欲为,祸害国家和百姓。这种解释是合理的。如唐朝喜欢重用隐士,有一些一心当官的文人就把自己打扮成不愿当官的隐士,以便引起朝廷的关注。卢藏用就是其中一例。

2.现在的我们教育孩子往往是“考上大学就好了,学习不好就报补习班,工作不好花钱买。

殊不知这个人连自己生存的价值都没有找到何谈其他。这就是我们家长乱为乱做,使孩子的心乱了怎么可能学习好,怎么可能有自己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家长适当的放手给孩子自己选择的权利,让他寻找他生命的价值与他的存在感。应该孩子完成的事情我们不要去干预去指手画脚,努力的做好自己,做一个好的引导者足以。

未来的世界是什么样的谁也不知道,不要用我们的局限性去限制孩子的眼界。我们必定是要把世界交付到孩子身上,从现在开始做一个无为的人做一个有智慧的人。

3.对于孩子,我们家长、老师需要做的是激发孩子的内动力和潜能,调动孩子人格的力量,其中前提是:让孩子充分自爱、自尊、自信!

4.不尚贤,不贵物 ,让我学会去辩证的看待目前被大家推崇的标准和规则,包括功名利禄,让我们静下心来考虑我们最本质的方向;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让我知道,在保证温饱的基础上修炼自己,教导孩子成为一个身心健康的人,我们不做投机取巧的事,做正确的事还有啥做不成的。

再教育孩子,要给他发展自己的空间,不要以大流标准去要求,更不能强加自己意志,让他成为自己

5、香感悟:

虚其心:

谦虚使人进步!见到过谦谦君子,温润如玉的人,都是如沐春风,温柔和善,一听她的声音,一见她的面容,握一握手,来个温暖的拥抱,就感觉整个世界都静了下来,身心合一的感觉真好!

所以,沉下心来,是当下做的,你静了,整个世界都静了!

6.花感悟

心不可不虚,虚则义理来居,心不可不实,实则物欲不入。

虚其心,让自己心胸开阔。实其腹,腹有诗书气自华。

7.萍感悟:我读《道德经》时间不长,这些天一直有在群里反复感悟大家的感悟,反观自我。人不能清净可能是执念太多,执念金钱得失,名利得失,情感得失,"弱其志"大抵是告诉世人不要有我执,我贪,要从心里解放出自我来,才能进入"强其骨"的境地

8、弱其志:

(1、)之前的理解是不做软骨头,不能没骨气,要有远大理想与抱负,才能对得起父母对得起自己!

(2)现在的理解是,每个人其实都很渺小,都应谦卑的面对世间万物,都应敬畏每一个生命!看到孩子的闪光点,让她们活出自己应有的模样!

强其骨:

生命在于运动,每一个生命都是动力满满活力四射的,所以,当孩子调皮捣蛋时,把屋子弄个底朝天的时候,请多一分允许!多一分包容!多一分宽恕!

9、妍感悟:

【弱其志,强其骨】

志:志向,这里指欲望

因此圣人治国的办法是:减少百姓的思虑,填饱他们的肚子;削弱百姓的欲望,增强他们的体质。永远使百姓没有知识、没有欲望,使那些聪明人不敢随意有所作为。执行无为政策,天下就会太平。

愚民政策在本章表现得很突出,这是老子受到后人责备的主要原因之一。

那么老子真的是站在统治者的立场上来愚民吗?肯定不是。

老子同情人民、反对暴政的思想在七十四等章中表现得十分明显,无须多辩。

那么如何看待他的愚民思想呢?

一般认为,他的愚民思想是他的无为政治思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绝圣弃智”(十九章)思想的一项具体内容,其目的是为了医治社会动乱的病根——“慧智出,有大伪”(十八章),并不是为了反对百姓。

同时,老子所要愚的对象并不仅仅只限于百姓,而且也包括了统治者。

他要求统治者在精神上“见素抱朴”,在物质上“少私寡欲”(十九章),而且也反对他们用智,认为“以智治国,国之贼”(六十五章),要求圣人也只管填饱肚子(十二章说“圣人为腹不为目”),像婴儿一样无知无欲(五十五章说“含德之厚,比于赤子”)。

由此可见,老子在弃智返愚方面,对被统治者和统治者是一视同仁的,并无厚薄之分。

只不过愚民思想表现得比较集中,而愚统治者的思想则散见于各章,这就使人往往只注意到前者,而忽略了后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