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经”勤向窗前读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22
每天叫醒我的不是梦想,是闹钟。而且是两个闹钟。

一个闹钟放在床边,铃声舒缓;一个闹钟放在阳台边,铃声聒噪。两个闹钟间隔三分钟。舒缓的闹钟是避免自己从惊吓中醒来,聒噪的闹钟是保证自己一定要起床。

每天舒缓的闹钟响起时我脑子里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起床去阳台关闹钟,否则聒噪的铃声一定会把老婆孩子吵醒。

我想你一定有这样的经历,一个手机里设了好几个闹钟,却很少把你揪起来,多半情况是顺手关了闹钟继续睡,有时候连怎么关了闹钟的都搞不清楚,这样下来,既没叫起你也没好好睡,得不偿失。

每次第一个闹钟响起时,我就会第一时间去到阳台在第二个闹钟响起时关掉它。于我而言,这样折腾一下,我也就没了再上床睡觉的欲望了。

这是我在书上看到的一个方法,试行下来效果很好,便一直持续了下来,早起也给自己带来了更多的可能性。

每个月都会买至少两本书,有些书很晦涩厚重,看了很久都没看完;有些书很轻松有意思,不吃饭都会把它看完,觉得酣畅淋漓;有些书观点新奇,看后有醍醐灌顶之感,会看两遍以上并做笔记。

近段时间,工作太繁杂琐碎,一天下来头都是大的,能看书的时间大概都只能在早起之后。总有这样的时候,起来打开书就望着窗外发呆,看着窗外的树在风里摇来晃去。

渐渐的没来得及读的书堆得越来越多,很多次在整理书本的时候才发现自己买了两本一样的书,竟然没有一点印象。

晋陶潜在《五柳先生传》中说:“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这是读书的一个流派,也是我认为最好的读书状态。

不带目的,尤其是功利企图心的去阅读才能体会纸墨书香传递出的意味。读书时的状态心境也才是最佳的。

但,宋真宗赵恒也在《劝学篇》中道:

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

安居不用架高楼,书中自有黄金屋。

出门莫恨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簇。

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

男儿欲遂平生志,五经勤向窗前读。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意。这名句激励了多少学子头悬梁,锥刺骨,以期改头换面,光宗耀祖。

像刚才讲到的,我个人是喜欢陶潜的意境的,可时间长了总感觉哪里不妥。

大部分的书读罢就束之高阁,再回头时连读没读过都一头雾水,更谈不上理解甚至实践书中的精髓思想。是读得不够多还是怎么?

现在的书真的是太多太多太多了,印刷技术成熟,出版成本低,再加上各种电子书雨后春笋般成长,作家的门槛也越来越低,各种质量的书目鱼龙混杂。不像古代,印刷技术落后再加上“洛阳纸贵”,凡能看到的书几乎都是历经岁月实践的考验留下的名作。

于是,选本好书且适合你的书难上加难。

莎士比亚说,一千个读者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读书的第一层境界是跟随作者的思维,认同作者的思想。

读书的最高层境界是挣脱作者思想的束缚,在书中理解并掌握你需要的思想。

读书最好的疗效应该是引发自己的思考,激发读者多探索欲,结合自己的生活体悟找到自己的出口。

读了三遍Will Bowen的《不抱怨的世界》后,记了满满一本笔记,密密麻麻。我会随时放一个一块钱的硬币在裤兜里,每次听到别人抱怨去附和时或者自己开口抱怨时,就把硬币换到另一个裤兜,时刻提醒自己克制人性的弱点,不要抱怨。抱怨一无是处,反倒伤人害己。

如果能做到二十一天不移动硬币,不抱怨挑战就算成功。我已经践行了100多天,期间弄丢了十多枚硬币,但我仍然离成功很远,每天都会移动硬币好几次。

我依旧会坚持下次,直到做到连续二十一天不移动裤兜里的硬币。

现在,每次我要抱怨时都会有一个潜意识在告诉自己:Stop,闭嘴。有时即使脱口而出了也能及时意识到,赶忙转移话题。有人在面前抱怨时也能低头默默走开。大概清楚哪些人总爱抱怨便站远一些。我想,会越来越好。

读不同的书,用不同的视角看世界;读各样的书,感受不一般的另一个人生。我始终相信,看足够的书,写足够的字,终有一天会翻开新的篇章。虽然我也没法告诉你这个“足够”是多少。至少,在读书写字时你在成长。

与君共勉。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