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记忆的红皮书>>有感800字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4-08-10
朱大可是一个特立独行、才华横溢的批评家,他的思想路径、话语方式你或许不同意,但也必须承认,他是无法复制的。他观察问题的角度刁钻而奇特,在貌似游戏的话语面貌下,自有一种严正的立场。
读完朱大可《记忆的红皮书》,我想起了谢有顺在“2006年度华语文学传媒大奖”终评时关于他的这个评价。带着对这段话的强烈共鸣,我为买他的《流氓的盛宴》在卓越当当和淘宝网又转了小半天。我对帮我买书的朋友说,我想拥有并确定值得自己终生阅读的书至少有四个人的,他们是:鲁迅、谢有顺、朱大可和刘再复。
朋友的微笑带着质询,我用博尔赫斯的几句话为自己的选择做了简单的解释:“... 强迫阅读的想法是很荒唐的,多么需要说读得愉快才是必须的啊......文学是相当丰富的,完可以给你们提供值得你们注意的作者,或者今天不值得你们注意,明天你们再读”。博尔赫斯这段话是关于诗歌的,而关于所有作品阅读的选择,我觉得这都是一个值得借鉴并切实可行的标准。
事实上我对朱大可先生的阅读就经历了一个比较特别的过程,几乎可以说是从误读开始的。最早读他的文字是一篇“酷评”,内容大概是“鲁迅爱的其实是刘和珍”之类,然后莫名其妙地就把电视上看到的一个心理专家当成了他,很长一段时间一直以为那个有点秃顶脑门锃亮脸上带着玩世不恭的笑的人就是朱大可(也因此好长一段时间没再读他任何文字)。汶川地震后新浪博客推荐的一篇《谁来营救李西闽》,把我引到了朱大可的博客,带着来自那文章的深深感动、温暖和油然而生的敬意,我第一次开始了对朱大可博客的用心阅读。也就在这一天我读到了他关于《色戒》的评论,文中大胆独到真诚的见解以及在心中引起的强烈共鸣,让我从此成了他博客不折不扣的“粉丝”读者。也是在那一天,我内心肯定我读到的这个人不会是我一直认为的那个油嘴滑舌的心理专家。在百度搜到朱大可先生的形象时,我的微笑带着掩饰不了的惊讶:真是难以想象,那个说“(《色戒》)几乎一篇三流小说(张爱玲的原作),为一部二流电影(李安《色戒》)提供了叙事起点。”的那么深刻犀利的批评家,看上去居然那么敦厚儒雅。
那一天是我对朱大可先生阅读和了解的起点,而《记忆的红皮书》就如他的个人传记,填补着关于他(个人经历)在之前的阅读中带给我的好奇和空白。这本书阅读过程的感受的确是奇特的复杂的,那个充斥着抄家批斗和非正常死亡的疯狂年代带给我的震悚来了又去,那些包括散文、随笔、评论、小说甚至诗歌的文字带给我的智慧和愉悦也被暂时沉寂,关于一个人的成长中的记忆却脱书而:那个胖乎乎的衔着四分钱一支的棒冰的小男孩,那个虽然成绩第一因怕老师说“屁股上长了钉子”遭母亲训斥而提前感情投资在家长会前众目睽睽之下冲出人群抱着母亲的脸狂吻得她都害羞了的小男孩,那个在宣传队里包着白毛巾粘着假胡子扮演热爱毛主席的老农在人们善意的吃吃笑中笨拙地跳着舞的小男孩,爱上了与那个时代噪音极不协调的钢琴并在西洋乐的摇篮中长成为一个小资少年;在那个书籍被当成罪恶一样焚烧的年代他却又嗜书如命地下党般通宵达旦地从事着速借速读的阅读生活,这个人当然就是朱大可,这个阅读延续到上大学经常的逃课泡图书馆。我在这个过程中读到了他的叛逆,也看到了他的成长,一点也不用怀疑,就是这个特殊的时代中独特的经历成就了今天的朱大可,广泛的阅读把他培养成了批评家,而对音乐的素养和深厚的艺术审美能力,又让他的批评不自觉地偏向于文化。因为他懂,因为他能发现问题并切中要害,所以他要发言。我想这就是他的文化批评打动我们的原因,他不是为批评而批评,所以那些发自心底的文字即便刁钻读着也是冲口而出般自然。
朱大可把自己的成功归功于他的母亲,他在《后记》里说“正是她几近严苛的教育方式,成就了我的书写事业”。读到这篇《后记》时我刚读完《记忆的红皮书》这一辑,眼前是一幅长久不衰的画面:他的母亲坐在客厅里弹钢琴,她已经89岁了,正与一个83岁的老先生恋爱,她走调的嗓子发出小羊一般咩咩的唱声......我被这温馨浪漫的一幕感染,想象着这个美丽的女人89岁时钢琴前幽雅的姿态,并因此迫切地全书内寻找她满头银发的相片。遗憾的是在这个时候读到了《后记》,读到了他说这本书整理出版时这个老人刚刚90岁的离世和他断腕一般的痛,眼睛为之湿润,为母子深情,更为对那纯净的浪漫的怀恋。《记忆的红皮书》带给我太多印象深刻的画面,悉尼机场与三岁零四个月的儿子英乔分别时,英乔那忧郁地象十二岁孩子的表情,那句重复了无数遍的“爸爸,你爱我吗”,以及读到的这个父亲因为他们之间一个对他充满仇恨的女人而对儿子永远无法排遣的爱与思念,读得人热泪盈眶。好多年过去了,该有十七八岁了吧,英乔,你过得好吗?
记忆就这样不自觉地飞出了《红皮书》,飞进了我,一个读者的大脑。此时此刻很想关于这本书写点什么,可心里一直放不下的却是关于那只手套的浪漫故事,想象着它在一个突如其来的秋天的神秘失踪,猜测着这个事件当时带来的震撼以及它和那个“充满仇恨的女人”之间可能有的关系。关于文字本身的印象,只能留待日后再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