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个回答 2019-12-16
刷脸支付是使用生物识别技术在支付阶段通过“扫脸”来取代传统密码。刷脸支付是一款基于脸部识别系统的支付平台。在2015年德国汉诺威IT博览会上,阿里发布了人脸识别技术“Smile to Pay",这是中国国内人脸识别技术应用到商业领域的首个产品雏形。去年12月,支付宝推出了刷脸支付设备“蜻蜓”。这是一款长得像iPad的电子设备。它们被摆在商户的收银口,用户不用手机,直接通过摄像头扫描人脸,即可完成支付。支付宝曾经表示,之所以把它取名为“蜻蜓”,是希望它能像拥有2.8万个复眼的蜻蜓一样,快速、准确地识别物体。3个月后,微信也推出了类似产品,名字很有意思,叫“青蛙”。“‘青蛙’是吃‘蜻蜓’的。”一位刷脸支付设备的服务商称,巨头一上场,就火药味十足。刷脸支付除了使用不便之外,很多人对于这个新技术,尚存质疑。“现在有的技术在三公里之外就能识别人脸,客户没有表达主观意愿就去刷脸,这是多么可怕的一件事情。”最近,央行科技司司长李伟就公开对刷脸技术的安全性提出了质疑。随着刷脸支付的逐渐落地,不少黑客也盯上这个领域。“任何技术刚上线的时候,都会存在漏洞,抓住机会,就可以狠赚一把。”黑客小K称。目前,大部分的人脸识别,都是单目识别——意思是,只有一个摄像头。如果是单目识别,“点头、摇头、眨眼这些简单动作,我们已可以通过图像和视频合成,轻易攻破”,小K称。于是,技术商又考虑使用双摄像头的双目识别,并陆续加入结构光,做成3D摄像头。道高一尺,魔高一丈。3D头像又出现了。8月5日,南斗星仿真机器人创始人兼CEO王峻向媒体爆料:他用自己几年前制作的3D打印蜡像头,测试支付宝的刷脸支付功能。通过这个“假人”,他在某出行APP上,成功购买了一张从南京到宝华山的火车票。金融行业常使用的唇语识别,也并非百分之百安全。“现在人脸远程控制的技术比较成熟,三维虚拟人技术可以很容易模拟出人脸,这样一来,破解唇语识别就变得很简单了。”上海引波科技创始人袁华安称。“其实,无论是哪种人脸识别技术,我们都可以破解。”小K称,他们只是看破解的成本是多高,带来的利益是多大。任何新技术的出现,都会引发一场激烈的“攻防之战”,攻击方找到漏洞,然后防守方封堵漏洞。在一次次的恶战中,防守方的城墙变得越来越坚固。直到达到某种平衡:攻击获得的利益,低于攻击的成本。此时,黑客们才会悻悻而归。其实,考虑到刷脸支付并不是百分之百的安全,银行、支付宝等早已制定了策略,减少用户损失。针对盗刷问题,银联已明晰赔付政策的“风险全赔付”原则。而支付宝也采用了保险兜底的方法。技术不成熟,市场无刚需,还存在安全隐患,刷脸支付,真的可以成为未来支付的主流吗?“目前来看,还得观望。”马曦认为,这个市场还处于早期,现在下结论还太早。不过,服务商和商户可不管最终这个模式是否能成——任何新业务的推广、新流量的变迁,对他们来说,都是大赚一把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