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降准和定向降准是什么?和降息区别在哪?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8-01-25

‍‍降准,指的是降低存款准备金率,是用来调节流通货币量的一大工具。降准,意在通过释放更多的资金供给,调节供需间的平衡,从而降低利率,最终促使资金需求的上升,而这些资金需求,使用的增长,相继促进经济的发展。

打个比方:  

例如1%的存款准备金率。假设银行内有100万的存款,则需要拿出1万元作为存款准备金,而其余99万则可以再用于放贷。  

千万不要小看了这1%的存款准备金率,因为99万的放贷放出去之后,那些拿到贷款的人,除了取出的现金之外,通过各种形式和渠道,实际上最终还会流返银行变成存款。  

这时候银行又多了99万的存款,而按照1%的比例计提,银行需领出9千9百元作为存款准备金,其余的98万零100元,则又可以再次放贷,以此循环下去……所以不要小看存款准备金率的百分之零点几的变动,这往往意味着成千上万亿当量的市场流通货币的变动。  

虽然降准降息同为两大货币政策,但又存在着不同。  

降准,意在通过释放更多的资金供给,调节供需间的平衡,从而降低利率,最终促使资金需求的上升,而这些资金需求,使用的增长,相继促进经济的发展。‍

‍‍随着资金供给的增长,从MS1到MS2,利率随之下降,而资金的需求量也最终上升了。  

在理想的状况下,这些资金需求量的提升,会相继投入各个领域,从而促使经济的发展。

回过头来说降准,降准意在通过降低存贷款准备金率,更直观的将资金投入市场。  

池子里的钱虽然多了,并且看似融资成本很低,但还是没有人愿意拿钱。  

那么这时候,就不得不再进行第二步,通过降低存款/贷款的利息,从而促使人们进行资金的使用。  

例如当存款利息为5%的时候,更多人会选择无风险的将钱放在银行里。  

可当存款利息降为0甚至像日本负利率,只要钱存在银行里,就会越来越少,那么人们就不得不考虑要如何运用这笔钱了。贷款也是相似,当贷款利息为10%的时候,可能只有少部分人愿意贷款,可当为5%的时候,就会有更多的人愿意贷款了。‍‍

当利息从IR1 降低到IR2的时候,资金需求则从MD1 增长到了MD2。

第2个回答  2018-01-25

先来一个直白的解释:

降准的全称是:降低银行准备金率。以银行存款中的一百元为例,当准备金率由10%降低到9%时,市场上就由原来的90块钱的货币流通量变为91块钱的货币流通量。货币流通量增多,通货膨胀的风险也就增大。

定向降准是指针对于特定的金融领域进行的降低存款准备金率的做法。央行定向降准是央行实施的一系列以降低存款准备金率为目的的货币政策,而这就意味着央行将采取较为宽松的政策,为市场注入了一比资金,降低了民间融资成本,激发市场资金流动性,刺激经济增长。

降息是降低银行的贷款利率。其主要是为了鼓励企业的投资行为,但不一定代表货币流通量就会因此增加。所以,降准是投放流通货币,降息是鼓励投资。

央行此次的降准行动,主要基于以下两个原因:

其一,人民币进入趋势性升值,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已经涨幅达到5.8%,汇率给予了央行政策足够的降准空间;

其二,央行预期引导加强,市场对降准不会过度解读可能性较大,对市场影响温和。

那么降准对我们普通居民手里的钱到底有什么影响呢?居民对于手里钱的变化感受最明显的可能还是物价的变化,说降准对于物价没有影响那是不可能的,但关键是影响有多大,以目前我国的物价水平来看的话,这种影响还是比较小的,考虑到目前我国不少商品处于供大于求的状态,即便适当的增加社会流动资金,这类商品的价格受到的影响也不会太大。

回顾历史。2008年11月,为应对经济危机、“保增长”,中国的货币政策首次提出“适度宽松”;2年后,中国经济企稳回升,2011年度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货币政策回归“稳健”。同样,在经历了几年的“稳健”之后,2016年“略偏宽松”的说法,是在当前较为低迷的经济局势下的应对举措。此次的“降准”,同样是“顺势而为”。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