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喻户晓的历史故事

求10个历史故事啊!
要求
1.故事要选择家喻户晓的
2.故事的内容要求积极向上 歌颂某种品质或精神 也可以是新奇的事件
3.每个故事至少300字

拜托大家啦是作业的啊 悬赏按我的满意程度给啊 要是以上几点都完成 悬赏可素不少滴..谢谢大家了
那个水底沙漠 这是作业耶 你看要求了没?历史故事啊 也不是写作文写自己 难道您要我编一个历史故事不成?

第1个回答  2019-06-25
有些故事我们从小就听过无数次,可是长大后才发现原来真相并非如此,这些家喻户晓的历史故事其实都是假的,知道三个算你赢,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孔融画像

第一个:孔融让梨,我们从小就听这个故事,肯定觉得孔融是一个成大事的人,事实上孔融确实是建安七子之一,但是曹操给他的罪名是不孝!孔融主张父母无恩论,说父母养你都是应
第2个回答  2019-06-28
七步诗
煮豆持作羹,漉豉以为汁。
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
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七步诗》是三国时期魏国诗人曹植的一首诗。这首诗用同根而生的萁和豆来比喻同父共母的兄弟,用萁煎其豆来比喻同胞骨肉的哥哥曹丕残害弟弟,表达了对曹丕的强烈不满,生动形象、深入浅出地反映了封建统治集团内部的残酷斗争和诗人自身处境艰难,沉郁愤激的思想感情。

黄初元年(220年)正月,六十六岁的曹操病死,曹丕由世子荣升魏王;同年十月,汉献帝被迫禅让帝位,曹丕上位,称帝为魏文帝。由于争封太子这段经历让曹丕无法释怀,在他称帝后,他仍对曹植耿耿于怀。他担心这个有学识又有政治志向的弟弟会威胁自己的皇位,就想着法子要除掉他。曹植知道哥哥存心陷害自己,可自己无法开脱,只好在极度悲愤中七步之内应声成诗。据《世说新语·文学》记载:“文帝(曹丕)尝令东阿王(曹植)七步中作诗,不成者行大法(杀),应声便为诗……帝深有惭色。
第3个回答  2019-07-02
秦晋之好,金屋藏娇,火烧赤壁,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三气周瑜,指鹿为马,杨修之死,司马光砸缸,凿壁借光,卧冰求鲤,孔融让梨,刘备摔孩子--收买人心。
第4个回答  2019-07-03
宋朝著名文学家欧阳修,母亲教他读书,没有钱买纸笔,于是就用芦柴棒在地上画着写字。"欧母画荻",也是有名的故事。
第5个回答  2010-01-20
1、如坐针毡
杜锡年轻时就很有名气,他起家时的官职是长沙王司马义的文学(官名,掌管校勘图书、教授经学),后来被提升为太子的中书舍人(近侍官)。他曾多次劝诫愍怀太子司马遹,语言诚恳而殷切,但太子却因为他对自己道德上的约束而非常讨厌他。每当太子做了一些违背当时道德规范的事情的时候,都很怕杜锡知道。

久而久之,太子对杜锡的规劝行为忍无可忍,很想惩罚他。但是杜锡一向奉公守法,办事严谨,还真没有办法随便给他安个什么罪名。但是,他又不甘心总是被杜锡约束,想来想去,太子终于想出了一个招数:太子让人把针放在杜锡常坐的毡子下,这样杜锡见太子的时候一坐就会挨扎,一扎便会流血,弄得杜锡很是狼狈。

// 在魏晋以前,人们都是席地而坐,所以需要在地上铺设毡垫。//

过了几天,太子就故意问杜锡:“那天你坐上什么了?”杜锡一听就知道是太子在捣鬼,心里非常气愤,但转念一想:人家是太子,也就是将来的皇帝,自己得罪不起啊!于是就回答:“那天喝醉了,我什么也不知道啊!”太子听他这么说,知道自己的目的达到了,就说:“我还以为你只喜欢跟我过去不呢,没想到你跟自己也过不去!”

当时杜锡坐在针毡上,既不焦急,也不恐慌,硬是坐住了!因为杜锡深知太子和他是君臣关系,君让臣死,臣不敢不死。君让臣挨扎,臣就应该甘心情愿地挨扎,因为挨扎比死可轻松多了。这便是杜锡坐针毡而镇定自若的原因。
杜锡能坐在针垫上而泰然自若,因为他深知君臣之间的关系,君让臣死,臣不得不死。忠君是他的本分和原则,相比之下,太子司马遹就有点小肚鸡肠了。“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这是人们都知道的道理,但是要真的做到“从善如流”还是很难的,因为我们都爱听恭维或赞美的话,不喜欢批评意见。现实生活中,我们一定要注意这一点。
2、韦编三绝孔子是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政治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先世系宋国贵族,多才多艺,学识渊博。
孔子曾说过他的学问都是通过刻苦钻研得来的。孔子幼年丧父,家境贫寒,没能受到良好的教育,只能通过自学来获得知识。他从十五岁开始发愤读书,因为没有人教,在学习上碰到难题就多方请教。他不耻下问,请教过做官的人,也请教过普通老百姓,请教过白发苍苍的老人,也请教过头上梳着小辫儿的儿童。孔子虚心好学,学无常师,三十岁时便成为当地较有名气的学者。
那是还没有纸张,制作书籍的材料主要是竹子。一般是把竹子削成一片一片的竹签,刮去上面的青皮,用火烘干后在上面刻字。称为“竹简”。竹简有一定的长度和宽度,一根竹简只能写一行字,多则几十个,少则八九个。写成一部书要许多竹简,书的内容全部写上去以后,要用牢固的牛皮绳子把这些竹片按顺序编联起来,就可以阅读了,这样的过程就叫做“韦编”。由于一片竹简只能写很少的字,所以如果一部书的字数很多的话,那就需要几十斤甚至上百斤的竹片。像《易经》这样的书,当然是由许许多多竹简编联起来的,因此相当沉重。
孔子到了晚年才开始学《易经》。《易经》是很难读懂的一部古书,孔子下了很大的功夫,才把它全部读了一遍,还只是基本上了解了它的内容。接着,他又读了第二遍,掌握了它的基本要点。然后,他又读第三遍,对其中的精神、实质有了比较透彻的理解。此后,为了深入研究这部书,同时也为了给弟子们讲解,他不知翻阅了多少遍《易经》,这样读来读去,把串联竹简的牛皮带子也给磨断了好几次,不得不换上新的再读。即使读到了这样的地步,孔子还谦虚地说:“假如我能多活几年,我就可以理解些《易经》的文字与内容了。”
孔子一生中还编著了不少书籍,其中有《诗》、《书》等几部书,还有根据鲁国的历史材料编成的史书《春秋》。这对古代文化的保存和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智慧语林】
孔子是中国最杰出、最有名的学者,创立了儒家学派;同时,孔子的思想在国际上也有一定的影响,他的学识可以用“学富五车”来形容。但孔子的学识也不是天生的,是刻苦努力的结果。若没有韦编三绝的精神,是学不到真本领的。
3、饮鸩止渴东汉魏郡邺(今河北省临漳县西南邺镇)人霍谞,从小勤奋好学,少年时代就读了大量儒家经书,写得一手好文章,在当地很有些名气。霍谞为人坦荡,明辨是非,很有正义感,而且颇有胆识。他做尚书仆射时,正值大将军梁冀专权乱政,霍谞不怕奸邪佞臣的迫害,带着一颗忠良之心屡次上书给皇帝,指责梁冀的罪行。后来梁冀被诛,他又担任过司犁校尉、少府等职,最后在廷尉任上去世。
霍谞耿直敢言的性格小时候就表现得很突出。他十五岁那年,在郡里当官的舅舅宋光,由于秉公执法得罪了一些权贵,被人诬告擅自删改朝廷发令,因而被捕入狱,遭到严刑拷打,苦不堪言。

宋光进了监狱后,霍谞的心情一直不平静。他从小时候起就常常和宋光在一起,舅父对他非常疼爱,教会他许多为人处世的道理,让他做一个学识渊博、正直不阿的人。所以霍谞对舅舅的为人非常清楚,知道舅舅不可能干这种弄虚作假的事。他认为自己不能坐视舅舅蒙冤受屈,日思夜想如何为舅父伸冤。最后他决定给大将军梁商写一封申辩书,替自己的舅舅申冤。霍谞很有心计,他知道自己以宋光外甥的身份去向梁商求情,很容易被认为是出于私情,于是就开诚布公地在信中指明了一点,并且只是用人情事理去辩说舅舅无罪。

霍谞在信中有这样一段话:“我的舅舅宋光出身名门,身居高位。作为州郡的长官,一向奉公守法,没有丝毫的缺点,从而得到朝廷的重用。他怎么会冒着杀头之罪去篡改朝廷的法令呢?他有必要这样做吗?这样做,就好像一个人十分饥饿,就拿有毒的附子来吃;口渴了,就取鸩鸟毛的毒酒来喝一样。不但解不了饥渴,而且立刻就会中毒而死。有人会做这样的傻事吗?我的舅舅位高身贵,还能去做自己害自己的事吗?将军您德行高尚,威仪天下,请您明察是非。”

梁商看过霍谞得书信,觉得很有道理,而且对霍谞的才学和胆识也很赏识,于是下令认真审理宋光的案子,并请求汉顺帝宽恕宋光。后来宋光被免罪释放,霍谞自己也因为这封理正言直的申诉信而名传天下了。

【智慧语林】
霍谞胆识过人,耿直敢言,又十分聪明,怪不得他十五岁的小小年纪就能将自己的舅舅从牢狱中解救出来。可见,“自古英雄出少年”,非凡的人物在年轻的时候就会表现出非同寻常的地方
4、 杯弓蛇影东汉学者应劭的祖父应郴,在担任汲县县令的时候,爱护百姓,体贴下属,受到人们的爱戴。他与主簿杜宣不但是上下级的关系,还是私交非常好的朋友。
有一年夏天,应郴召见主簿杜宣商议事情,两人商谈完公务,应郴就在家中的厅堂摆下丰盛的酒席来款待杜宣。两人把酒言欢,喝得兴起。事有凑巧,应郴家的墙上悬挂着一把颜色艳丽的弓弩,而其影子恰恰映照在杜宣的酒杯中。随着酒的波动,弓弩的影子像条小蛇在杯中游弋。杜宣看了,以为是一条蛇在酒杯中蠕动,顿时吓得冷汗涔涔。但应郴既是他的上司,又是好友,而且特地请他来喝酒的,他不喝在情面上说不过去,所以只得硬着头皮喝了几口,可这酒杜宣喝得实在是不舒服。等仆人再斟时,他就借故推却,起身告辞了。

回到家里,杜宣越想越害怕,认为喝下的酒里面肯定有蛇,又感到随酒入口的蛇在肚中蠕动,顿时觉得胸腹部疼痛异常,难以忍受。从那以后,杜宣时常感到胸腹疼痛难耐,吃饭、喝水都非常困难,请了很多医生给他看病,医生们都不知病源,对他的病情束手无策。没过多少日子杜宣就瘦得皮包骨头了。

一天,应外出公干,路过杜宣家,心想:杜宣自从那天在家里和我饮酒后,就一直称病没有到府衙,今天正好可以去探望一下。应郴见到杜宣,关切地询问病因,杜宣开始一直吞吞吐吐,见隐瞒不过去,只好唉声叹气地说:“上次在您那儿喝酒时,我把蛇喝到肚子里去了。”应郴感到不可思议,安慰了杜宣几句就回家去了。

应郴回去后反复回忆和思考,怎么也弄不明白杜宣酒杯里哪来的蛇。正在他百思不解时,突然,墙上的弓弩引起了他的注意。他立即坐在那天杜宣的位置上,取来一杯酒,也放在原来的位置上,结果发现,酒杯中有弓的影子,不仔细看,确实像是一条蛇在蠕动。

第二天,应郴在同样的地方摆好了酒,派人将杜宣接到家中。应郴让杜宣坐在上次喝酒的位置上,叫他仔细观看酒杯中的影子。杜宣刚落座便发现上次的小蛇还在杯中,他感到很害怕,心想:应大人是想要我的命啊!应郴明白杜宣的心思,他说:“不要怕,你酒杯中的‘小蛇’只是墙上的弓弩映入杯中的影子而已,没什么大不了的。”杜宣抬头一看,果然,北墙上挂着一把弓弩,再回头看看杯中的“小蛇”,心里一下子明白了。杜宣弄清事实真相后,疑虑立即消失,病也很快好了。

【智慧语林】
杜宣误将酒杯中倒映的弓影认作小蛇,以为自己喝进了小蛇,就觉得腹中有蛇动,腹痛不止,没过多就瘦得皮包骨头。应郴查明了真相,将真相告诉了他,其病很快就好了。可见,心理作用对一个人的影响有多大。
5、程门立雪杨时、游酢二人,原先拜程颢为师,程颢去世后,他们俩又去找程颢的弟弟程颐继续求学。故事就发生在他们初次到嵩阳书院,登门拜见程颐的那天。那是一个寒冷的冬天,杨时、游酢冒着严寒,一大早就来到嵩阳书院,不巧得很,童子告诉他们说程颐还在睡觉。杨、游二人生怕打扰先生休息,就恭恭敬敬地站在门外等候。
过了好半天,程颐才睡醒,得知杨、游二人在门外后,他连忙吩咐童子将他们请进来。童子出门一看,不知什么时候,天上已经下起了大雪,地上的积雪已经有一尺多深了,杨、游二人却在檐下静立如初。
其实,那年杨时已经四十多岁,而且已考上了进士,学问也相当高,可谓功成名就了,游酢也是当时小有成就的学者,难得二人还能够如此谦虚谨慎,尊敬师长,这让程颐很感动,于是将他们视为得意门生,悉心传授。此后,杨、游二人果然不负所望,刻苦学习,终于得其真传,各自成为一代理学大师。
从古至今,被传为佳话的名人尊师范例不胜枚举。新中国建立后,毛主席回到阔别三十二年的故乡韶山,他特意邀请自己在私塾读书时的毛禹珠老师一起用饭,席间还热情地为老师敬酒,毛禹珠感慨地说:“主席敬酒,岂敢岂敢!”毛主席却笑盈盈地回答:“敬老尊贤,应该应该。”
鲁迅先生也常在百忙中抽空探望老师。鲁迅对私塾老师寿镜吾先生一直很尊敬,他十八岁到南京读书,每当放假回绍兴,不论多忙,总要抽空去看望寿老先生。后来鲁迅远涉重洋,东渡日本留学,这八年间,鲁迅还经常写信向寿老师回报自己在异国的学习情况,真正做到了“一人师门,终生不忘”。

【智慧语林】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这是唐朝韩愈对为师者的解释。中国自古就有“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说法。尊师重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自孔子在山东曲阜开创第一所“学校”以来,尊师之风传承千年。在今天,尊师重教已不仅是一种美德,而且成为发展教育事业、提高人口素质的必然要求。
6、名落孙山

宋朝有个名叫孙山的秀才,性格开朗,能言善辩,幽默诙谐,人们都叫他“滑稽才子”。
这年秋天,孙山跟许多读书人一样,到省会去参加乡试。临行前,孙山的一位乡亲将儿子托付给他,让他带着一同去赶考。
放榜的日子到了,一大早,大家就将贴榜的地方围得水泄不通。孙山好不容易挤了进去,从上往下看,终于在最下面的位置发现了自己的名字,他不由松了一口气,虽说是倒数第一名,好歹也算中举了。不过,老乡的儿子却榜上无名。
十载苦读,终有收获,孙山高高兴兴地回到家乡。他的那位乡亲闻讯前来,问孙山:“我儿子考中了还是没考中?”孙山见老乡如此关心儿子,怕他太失望,没有直接说出来。他想起当时人们耳熟能详的欧阳修《踏莎行》的最后两句词:“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就当时灵机一动,拿来套用了一下,说成:“解名尽处是孙山,令贤更在孙山外。”
解元是科举制度所规定的举人第一名,孙山是举人里的倒数第一名,老乡的儿子还在孙山的后面,自然是榜上无名了。他以这种方式委婉地告诉那位乡人,他的儿子这次落榜了。孙山真不愧为“滑稽才子”,能用这样的方式将那么让人伤心的事情说出来。
从此以后,人们把参加各种考试没有录取的情形,称为名落孙山。

【智慧语林】
与科考有关的成语比较多。考试后要把考生的成绩张榜公布,考上或被录取者,习惯叫“金榜题名”。在考试或比赛中获第一,称“独占鳌头”,没有考上的称“名落孙山”。可见,科举制度的影响有多大。金榜题名者,把酒言欢;名落孙山者,前程茫然。更有人将一生时间都用来参加科考,直到须发皆白,宝贵的光阴就被浪费在了八股文章之中。
7、东山再起
东晋时,在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有一个名叫谢安的人,他出身士族,少年时代聪明过人,不仅学识出众,而且擅长书法,写得一手好字。
谢安年轻时不愿意做官,但是有一位爱才之人极力举荐他,他只好勉强担任了著作郎的职务,不久便以有病为理由辞官回家了,隐居在浙江会稽的东山。谢安与当时的书法家王羲之、许询等人都是好友,他们经常在一起游览山水,作诗吟唱,好不自在。谢安在士大夫中名望很高,当时流传着这样一句话:“谢安不出来做官,叫老百姓怎么办?”朝廷早知道他学识渊博,见解独到,是治国安邦之才,屡次招他为官,但都被婉言谢绝了。
后来,晋明帝司马昭的女婿、征西大将军桓温一定要重用他,请他出任司马一职。谢安见实在是不便再推辞,只好答应,这时谢安已经四十多岁了。
在谢安将要上任的那天,当地的官员们都前来送行。其中有位叫高崧的中丞同他开玩笑说:“您过去隐居在东山,屡次违背朝廷的旨意不肯出来做官,想不到今天您终于出来了!”谢安听了这话,觉得十分羞愧,感到自己辜负了朝廷的信任,于是便暗下决心,要把自己的才华充分展现出来,为朝廷多做些事情。
谢安到了桓温幕府,桓温十分高兴,两个人交谈了一整天,言语间甚是投机。后来,谢安官至宰相。桓温死后,他接替桓温掌握了东晋的军政大权。
公元383年,前秦皇帝苻坚亲率八十七万大军进攻东晋。一个月后,苻坚主力到达项城(今河南商丘),益州的水军也沿江顺流东下,黄河北边来的人马也到了彭城(今江苏徐州),从东到西一万多里长的战线上,前秦的水陆两军同时向江南逼近。这个消息传倒了都城建康,晋孝武帝和京城的文武官员都恨慌乱。谢安审时度势,决定自己坐镇建康,派弟弟谢石任前锋都督,带领八万军队前往江北抗击前秦兵马,又派将军胡彬带领水军五千到寿阳(今安徽寿阳)去配合作战。当时前秦的兵力比东晋要多出十几倍,东晋将领心里都很紧张,生怕会战败。但谢安却气定神闲,丝毫没有惧怕的神色。因为他镇定自若,指挥得当,最后晋军以少剩多,赢得了著名的淝水之战。

【智慧语林】
高士谢安一心归隐,所以多次拒绝了朝廷的征召,甚至称病辞官回家,隐居东山。但是,声名在外的谢安终究不能总拒绝别人的深情厚谊,不得不重新出山做官。东山再起后的谢安决心为国民做点事,不辜负他们的厚望。淝水之战的胜利使谢安的声名达到顶点,谢氏家族的势力也达到顶点。功成名就后的谢安打算再回东山,可惜,不久病死在建康,回东山的意愿未能实现。
8、刮目相看
吕蒙,字子明,是三国时期吴国著名的将领,曾经跟随孙权转战江南各地,任横野中郎将。后随周瑜参加赤壁大战,之后又定计攻取蜀国的荆州,擒得关羽。但就是这样一位智勇双全的虎将,竟然曾经是个没怎么读过书的人。吕蒙小的时候,家里比较贫穷,一直都没什么机会读书,长大以后跟着孙权带兵打仗,更没有时间读书了。
吴主孙权虽然也喜欢带兵打仗,但却是一个文学水平很高的人。他是文武全才,在他的治理下,吴国的国力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他觉得像吕蒙这样的聪明人就应该多看一些书。有一次,孙权、吕蒙和蒋钦(东吴将军)聊天时说:“你们现在不带兵打仗,而是掌管政事,所以只会指挥应战是不行的,应该勤学多问才能增长知识。”吕蒙说:“军营里事务太多,恐怕不允许我再读书了。”孙权说:“我难道想让你学习经书当书生吗?不过是让你从书里增长见识罢了。你说你事务多,你跟我比比,谁事务更多?我小时候读过一些书,主管东吴大事以来,又读了些书,我觉得大有收获。像你们二位,为人聪明,悟性也好,学什么一学就会,怎么能不读书呢?应该立即就读《孙子》、《六韬》、《左传》、《国语》和其他史书。”
在孙权的谆谆教诲下,吕蒙开始学习,而且非常用功。有一次,军师鲁肃领兵经过吕蒙驻地,认为吕蒙是个大老粗,不屑去看他。有个部下建议说:“吕将军进步很快,不能用老眼光看他,还是去一趟吧!”鲁肃一听,也想看看吕蒙究竟有什么变化,就前去看望,吕蒙设宴招待。席上,吕蒙问:“军师这次接受重任,和蜀国大将关羽为邻,不知有何打算?”鲁肃答道:“兵来将挡,水来土淹,到时再说吧!”吕蒙听了,婉言批评说:“现在吴蜀虽然结盟联好,但关羽性同猛虎,怀有野心,我们应该早定战略,决不能仓促从事啊!”说着就为鲁肃筹划了五项策略。鲁肃听了,心中折服,就拍着吕蒙的背亲切地说:“我总以为老弟只会打仗,没想到学识与谋略也日渐精进,如今你学识渊博,不再是当年的吴下阿蒙了。”

【智慧语林】
“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这说明人是在不断变化的,所以不能用老眼光看人。吴将吕蒙本是一个大老粗,只会领兵打仗。但通过勤学苦读,在短时间内就令鲁肃刮目相看。当今世界更是瞬息万变,周围的一切都在不停地发生着变化。我们要适应这种变化,与时俱进,随时调整看待周围的人和事物的方式和观点。
9、因祸得福有一次,齐桓公跟夫人蔡姬在湖里划船游玩。蔡姬识水性,她也经常划船游乐,所以坐船就像坐车一样行动自如。但齐桓公不懂水性,平时也很少坐船。蔡姬一时兴起,就与他开起了玩笑,使劲晃动小船。小船荡来荡去,齐桓公一时吓得脸都白了,大叫“别晃!”蔡姬毫不理睬,还哈哈大笑,齐桓公气得要死,上岸后,就打发蔡姬回娘家蔡国。齐桓公这么做只不过是因为一时生气,并没有说要废了她。但蔡国却认了真,很快就把蔡姬改嫁出去了。齐桓公大怒,想立刻率兵去扫平蔡国。但是,一个堂堂诸侯霸主,就因为夫人的一个玩笑闹翻了脸,然后去灭掉夫人的娘家,是在是很不光彩的事。于是管仲就出主意说:“可以先进军楚国,质问他们为什么不按时向周天子纳贡。而蔡国一直亲近楚国,这样侵蔡也就名正言顺了。”于是齐国大军南下到楚边境。
管仲为了扩大齐国的影响,还建议齐桓公兴兵阀鲁,结果大获全胜,占领了鲁国的遂邑(今山东省宁阳西北)。鲁将曹沫趁鲁君和齐桓公签约时,抓住齐桓公,威胁他退还占领的土地。齐桓公没法,只得签约归还战争中夺取的土地。过后,齐桓公觉得受了侮辱,就要杀了曹沫。管仲立刻劝阻说:“不能杀。几座鲁城,只不过是一点小利;在诸侯中树立威望,才是大利。如果各地诸侯知道您连在被劫持的情况下订立的盟约都不肯背弃,那就一定会立大信于天下!”
果然,经过这件事情之后,各个诸侯国都认为齐桓公是一个信守诺言的人,都愿意尊他为霸主,不久齐桓公就成了各个诸侯国的霸主,成为春秋五霸之一。

【智慧语林】
管仲总是在关键时刻作出正确决策,变被动为主动,力挽狂澜,这就是伟大人物的标志与价值。管仲是春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在许多领域都有建树。他一面强调“法制”,一面肯定道德教化,重礼法并且努力发展经济。由于管仲的政治主张非常切合齐国实际,因而大都能付诸实施,对齐桓公成就霸业起了决定作用,被尊称为“仲父”。
赵高是战国末年的赵国人,出身卑微,是作为“战利品”被掳入秦的。由于他粗通法律,又诡计多端,很快得到了秦始皇的信任,被任命为中车府令。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出京巡游,次子胡亥及丞相李斯陪同左右。半路上他突患重病,便急令赵高给长子扶苏发诏书,让他把所属部队交由大将蒙恬掌管,然后迅速赶往咸阳办理后事,并继承皇位。但是赵高尚未把诏书送出,秦始皇就病死在沙丘平台(今河北广宗县西北)了。
赵高怕为人正直的扶苏当政后对自己不利,就秘不发丧,偷梁换柱,与李斯、胡亥一道,伪造了“立胡亥为太子”、“令扶苏与大将蒙恬自杀”的遗诏,助胡亥篡夺帝位。赵高因拥戴有功,理所当然受到了胡亥的宠信,被任命为中书令,身居列卿之位,成为朝中的实权人物。
为清除异己,赵高与胡亥对众大臣与皇室子弟展开了残酷无情的诛杀。后来,赵高用计除去了李斯,夺得丞相之位,独揽朝政大权。但野心勃勃的他并没有满足,又开始盘算着要篡夺皇位。可朝中大臣有多少人会听他摆布,有多少人会反对他,他心中没底。于是,他想了一个办法,准备试一试自己的威信,同时也想借机摸清敢于反对自己的人到底是谁。
一天上朝时,赵高让人牵来一只鹿,满脸堆笑地对秦二世说:“陛下,我献给您一匹好马。”秦二世一看,心想:这那里是马?分明是一只鹿嘛!便笑着对赵高说:“丞相搞错了,这是一只鹿,你怎么能说是马呢?”赵高面不改色心不跳地说:“请陛下看清楚,这的确是一匹千里马。”秦二世又看了看那只鹿,将信将疑地说:“马的头上怎么会长角呢?”赵高一转身,用手指着众大臣大声说:“陛下如果不信我的话,可以问问众位大臣。”
大臣们都被赵高的一派胡言搞得不知所措,私下里嘀咕:这个赵高在搞什么名堂?是鹿是马这不是明摆着的嘛!但是,当他们看到赵高脸上那阴险的笑容时,心里一下子全明白了。
一些胆小但有正义感的人,都低下头不敢说话,因为说假话对不起良心,说真话又怕日后被赵高陷害。那些正直而不畏权势的大臣,坚持说那是一只鹿,绝不是马。平时就紧跟赵高的奸佞小人立刻表示拥护赵高的说法,他们对秦二世说:“陛下,丞相说的没错,这的确是一匹千里马!”事后,赵高通过各种手段将那些不顺从自己的正直大臣一一除掉了。

【智慧语林】
赵高私自篡改秦始皇遗诏,陷害正直的太子扶苏和大将蒙恬,帮助昏君胡亥夺得王位,权倾朝野;为了达到卑劣的政治目的,他不惜歪曲事实,颠倒给白,指鹿为马。他的阴谋诡计虽然一时得逞,但最终被秦王子婴用计杀于斋宫,死后又遭到了后人的唾骂,落了个遗臭万年的下场。

10、指鹿为马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