钧窑,拍出天价还差多远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02
钧窑,即钧台窑,是在柴窑和鲁山花瓷的风格基础上综合而成的一种独特风格,其工艺技术发挥到极致。无论是呈色和各种纹理的表现,做到窑变可控随心所欲的表现技术,后世至今无人能仿造。宋代受理学的影响,反应在瓷器上就是规整对称。但同样是五大名窑,市场对于它们的待遇可是三六九等,大不一样。汝窑已经连续创造了过亿元的天价纪录,定窑本年度的秋拍,也已经成交过了千万元级......钧窑始终不温不火,过百万就已经是最高价了。

为什么呢?

我们取苏富比本年度全球秋拍的样本,看一看钧瓷的市场表现。香港拍场表现最优异,主要是乐从堂品牌的藏品给力。

宋至金 钧窑天青釉敛口大碗 成交价:100万港元

宋至金 钧窑月白釉紫斑折沿盘 成交价:514万港元514万港元,已经是本年度秋拍,全球市场钧窑瓷器的最高价了。没有“乐从堂”的护持,香港拍场上的钧窑,只能基本维持在百万元以内了:

宋-金 钧窑天蓝釉碗 成交价:1.5万英镑任何一个瓷器品类的崛起,继而有天价的爆出,肯定需要时间,还要有一个契机。我们宁愿相信,也许是最好的钧窑器物,还没有在市场上出现......目前,最好的钧窑仍在博物馆中,尤其是在台北故宫。那就让我们看看——这个世界上,最顶级的钧窑:

金 钧窑青瓷葵花式碗

高5.4公分口径17.1公分底径7.1公分、侈口、六瓣葵花式碗,浅壁,平底;右侧口沿平折,作三瓣花式宽板沿,其下有细圆条半环形把手。全器施略泛灰浊的天青釉色,器底有三个支钉。

金-元 钧窑月白釉出戟尊

高26.5公分口径21.7公分足径17公分、造型仿古铜器尊,口沿外敞,喇叭状长颈接鼓腹,足胫外撇而下,矮圈足。器外颈、腹、足胫各装饰突出的方棱四道,故称为「出戟尊」。通体罩施月白色釉,釉质乳浊,釉表气泡稯眼十分明显。施釉至足际,口沿及扉棱边缘釉薄处,皆呈土黄色。底涂赭色护胎汁,足内弧形釉面莹亮,局部出现蓝彩,并刻有数目字「五」。现北京翰海 北京保利 2018春拍藏品甄选壹捌柒,壹伍一壹,壹零肆伍。 王女士致力民间藏品出手渠道建设,携手国内一线拍行。

金-元 钧窑天蓝丁香紫渣斗式花盆

高26.1公分口径27公分腹围84.2公分足径16公分、造型仿古铜器,作渣斗型。侈口外敞,长颈,扁圆腹,底挖五孔,矮圈足。胎厚釉浓,釉表光亮明艳,釉色内外不一;器外丁香紫釉于颈部渗出蓝色的条斑,腹部有一周淡紫色的釉彩。器内天蓝釉面屡见蚯蚓走泥纹。口沿呈褐色边,施釉至足际,足边修釉痕清晰可见。底缘修饰平整,露胎处涂酱色护胎汁,底刻数目字「一」。

金-元 钧窑天蓝玫瑰渣斗式花盆

高23.3公分口径23.6公分腹围76公分足径13.8公分、造型仿古铜器,作渣斗型。口沿削去一段,加镶铜扣,扁圆腹,底挖五孔,矮圈足。胎厚釉浓,釉面色彩绚丽,器外颈腹衔接处,粉蓝釉层中出现紫红色的彩斑,腹部大片玫瑰红釉层中又跳跃着蓝紫色的彩斑,足胫紫蓝色。器内呈天蓝。施釉至足际,修釉边清晰可见,足底缘修饰平整,露胎处涂酱色护胎汁,底刻数目字「三」

金-元 钧窑天蓝玫瑰紫仰钟式花盆

高23.5公分足径16.1公分、椭圆口、口沿外敞,深弧壁、上丰下敛,矮圈足,底挖渗水孔五个。周壁胎较薄,底足渐厚。通体罩施浓釉,釉色内外不一,器外口沿呈褐色边,口沿以下一周蓝色釉,釉面间杂着紫色的彩斑,顺着外弧壁往下,蓝色釉彩逐渐转成深玫瑰紫色,在蓝紫釉彩交接处,骤地穿过一条不规则的酒红色釉彩。器内蓝、紫釉彩相间。施釉至足际,足边修釉痕清晰可见,足底缘修饰端整,露胎处皆涂酱色护胎汁,底刻数目字「一」。

金-元 钧窑天蓝葡萄莲花式花盆

高16.5公分口径22.8公分足径11.9公分、作六瓣莲花形,胎骨丰厚,侈口折沿,沿边凸起一道细棱,深腹、上丰下敛,外壁依随莲花之形,作鼓起、凹进的变化。平底挖五孔,矮圈足,足圈对应折沿亦呈莲花形。通体罩施浓釉,釉面不匀,口沿一道褐色窄边,外壁葡萄紫釉局部出现天蓝色的釉彩,内壁则蓝、紫彩釉相间。施釉至足际,足内周壁与外底皆涂酱色护胎汁。足底缘与口下伤缺处皆露灰土色胎,底印数目字「七」,并有清宫所刻「养心殿随安室用」的款记。

金-元 钧窑天蓝葡萄籽长方花盆

高14.8公分口纵16.4公分口横20.3公分底纵9.5公分底横13.1公分、花盆作长方形,广口折沿,沿边凸起一道细棱。深腹、上丰下敛,平底挖五孔,底接四云头形足。形制端整,胎骨坚致。通体罩施蓝紫色釉,釉彩浓稠,釉表气泡稯眼明显。口沿边呈褐色,盆外蓝、紫釉层交错相间,釉面出现几条蚯蚓走泥纹;盆内釉色天蓝。盆底涂褐色护胎釉,周边有支烧痕十四枚、数目字「十」及清宫所刻「建福宫凝辉堂用」的款记。四足底露灰色胎。

金-元 钧窑天蓝葡萄籽海棠式花盆

高11.8公分、花盆作四瓣海棠形,广口折沿,沿边凸起一道细棱。深腹、上丰下敛,平底挖五孔,底接四云头形足。形制端整,胎骨坚厚,器表有原伤补痕。通体罩施蓝紫色釉,釉彩深浓,釉表气泡稯眼明显。口部沿边皆呈褐色,折沿下一周月白色的流釉,盆外花瓣形壁面蓝、紫釉彩晕染成一片,弧形瓣面之间的流汁呈紫白色。盆内釉色天蓝。盆底涂褐色护胎釉,周边有支烧痕数枚;四底足底露灰色胎,底印数目字「九」。

金-元 钧窑月白鼓钉洗

高9.4公分口径25.4公分底径18.5公分、敛圆口,浅腹、腹形如鼓,平底,三云头形足。口沿、腹壁各饰弦纹一道,鼓腹按饰鼓钉纹两周;上缘二十二枚,下缘十八枚。胎骨厚重,通体罩施月白色釉,器内釉层均匀,釉面表有数道蚯蚓走泥纹。器外于口下、弦纹边可见流釉痕,边棱皆呈米黄色。施釉至底足,外底涂褐色护胎汁,周边有支烧痕十九枚。底刻有数目字「一」,并有清宫所刻「瀛台香扆殿用」的款记。

金-元 钧窑天蓝葡萄籽鼓钉洗

高8.5公分口径22.2公分底径16公分、敛圆口,浅腹、腹形如鼓,平底,三云头形足。口沿、腹壁各饰弦纹一道,鼓腹按饰鼓钉纹两周;上缘二十一枚,下缘十八枚。胎骨厚重,通体罩施浓釉,釉彩内外不一致。器内天蓝,器外一变为葡萄紫色,边棱皆作褐色边,内外釉面皆有蚯蚓走泥纹。施釉至足底,釉质浓稠,鼓腹外壁的弦纹几乎为流釉所覆罩。外底涂褐色护胎釉,周缘并有支烧痕十六枚,底印数目字「二」,足底露灰土色胎。

金-元 钧窑海棠红莲花式盆托

高7.6公分口径23.5公分底径14.9公分、盆托作六瓣莲花形,圆口出沿,沿边作细棱一道。浅壁,壁面依随莲花形,作拱起、凹进的变化,平底,下承三云头形足。整体而言,胎骨厚重,庄重典雅,棱线分明。通体罩施红釉,釉彩绚丽深浓。器外紫红色釉层中间杂着褐彩,至内周壁转成紫褐色;底部又晕染成一片褐、紫、蓝交融的釉彩,色泽的分布与釉药的呈色,千变万化,无迹可寻。棱边皆呈黄褐色,尤以内周壁鼓起的弧形棱线最为明显。施釉至底足,外底涂褐色护胎釉,周缘有支烧痕十八枚,底印数目字「二」。

金-元 钧窑天青葡萄紫六方盆托

高6.3公分口纵13.6公分口横20.5公分底纵10公分底横14.9公分、盆托作六方形,折沿,沿边凸起一道细棱。浅壁,平底,下承六足。胎骨厚重,造型规矩。通体罩施浓釉,釉质乳浊具光泽,釉表气泡稯眼明显。器内釉色天青泛白,器外天青、紫釉相间,釉面有蚯蚓走泥纹。施釉至底足,足边积垂厚釉,棱边皆成褐黄色;外底涂褐黄色护胎釉,周边有支烧痕十八枚,底原印数目字「七」,后为人涂掉,露出灰色胎骨。釉面有清宫所刻「养心殿明窗用」的款记。

金 钧窑天青釉胆瓶

高27.8公分公分口径3.4公分公分足径6.7公分、此件作品小口微敞,口沿钤铜扣,细长颈,胆形腹,腹部下垂,通体罩施天青色釉,釉质莹润晶亮,釉表开透明细纹片,施釉至足际,圈足外壁、足底缘无釉处,皆加涂赭色护胎釉,外底局部有刮痕。长颈瓶为宋代北方窑场盛烧的瓶式之一,在定窑及耀州窑中皆曾出现相似的造型;证之田野考古,甘肃华池县宋代窖藏、北京怀柔县亦有出土。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的月白胆瓶,以及英国戴维德基金会之天青紫斑胆瓶,即与甘肃华池县、北京怀柔县出土者同一样式。院藏天青胆瓶则与河南鹤壁集出土者相似,而略异于北京怀柔县或甘肃华池县之出土物。但从天青胆瓶颈部随着直线上升略渐外敞的情形看来,其原型亦当如前述作品,瓶口略外敞,有一道唇边。至于天青胆瓶的年代,因颈、腹线条犹同华池县的青釉刻花瓶,华池县窖藏伴出物龙泉青瓷荷叶盖罐为金、元之物,故窖藏之定年或介于金、元之际。另一方面,天青胆瓶之瓶式完全迥异余阎德源墓、冯道真墓之长颈瓶,阎墓定年于1190年左右,冯墓墓主冯道真葬于元至二年(1262年),故两墓所出造型相似的长颈瓶,皆为十二世纪后半叶以后的作品。在考虑天青胆瓶介诸华池县出土物与阎、冯两墓长颈瓶之间的情况,此件作品遂定年于金。

金-元 钧窑天青圆洗

高5.8公分公分口径18.1公分公分底径9.7公分、敛圆口,浅弧壁,平底无足。通体罩施天青色釉,釉层匀薄,口沿一道细棱,呈米黄色。釉质乳浊,釉表稯眼多而清晰。全器满釉支烧,外底留有圆点状支痕五枚。此件作品形制、釉色及口沿棱边的作法,皆雷同河南禹州钧台窑址的出土物。

金-元 钧窑天青单把洗

高6公分口径17.4公分底径7.9公分、敛圆口,浅弧壁,平底无足。口沿一道细棱边,一侧装饰一弦月形窄边,下接圆鋬。通体罩施天青色釉,釉色局部泛灰,釉层匀薄,口沿呈米黄边,釉质不透明,器内稯眼密布,器底满釉,留有三枚支烧痕,其中两枚呈圆点状,一枚滑掉不清晰。

金-元 钧窑天青海棠式碟

高2.4公分口沿最长22.4公分底部最长18.1公分、形仿金银器,作四瓣海棠花形,折沿,沿边凸起一道细稜。通体罩施天青色釉,釉色泛灰白,釉层较薄,积釉处可见流釉痕,口沿的稜边呈米黄色。全器满釉支烧,盤底流有圆点状支烧痕四枚,口沿稜边伤缺处,露出灰白胎色。

金-元 钧窑粉青圆盘

高2.9公分口径19.7公分足径11.8公分、侈口,折沿,周壁极浅,平底,浅圈足。釉色为粉青略泛灰,釉质匀细并有蚯蚓走泥纹。全器满釉支烧,底缘及沿边皆成米黄色,盘底并有五枚圆点状支痕。

金-元 钧窑天青釉碗

高5.9公分口径13.1公分足径4.4公分、敛圆口,深弧壁,平底并有矮圈足。施釉为天青色釉,釉色则呈青绿色。釉质较不透明,口沿则有一道米黄色边。圈足壁留下一道修釉边,足外壁、底缘与内壁无釉处,皆露赭土色胎。

金-元 钧窑天蓝釉碗

高8.3公分口径19公分足径7.6公分、敛圆口,口沿一道细棱边,深弧壁,圜底,矮圈足。通体罩施天蓝色釉,釉质乳浊,釉色蓝中带紫,釉层由上往下垂流,口沿釉薄呈现一道米黄色边,釉面稯眼明显,釉表开深色纹片。施釉至足际,圈足外壁积釉现象特别明显。足壁下端及底缘和内周壁无釉处,皆露赭褐色胎,外底釉层匀称。

元 钧窑粉青莲花式碗

高11.9公分口径22.7公分足径7.1公分、全器作八瓣莲花形,深弧壁,平底,矮圈足。外弧壁因莲花之形,呈现有如波浪般起伏的变化。通体罩施粉青色釉,釉质厚润匀净。施釉至足际,口沿一道米黄边。圈足外壁局部沾釉,足壁厚薄不均,足底缘亦不平整。倘若拿「钧窑粉青莲花式碗」与院藏南宋「官窑粉青莲花式盘」做比较,会发现同样形如花瓣的口沿,其最突出的点所对应到的弧壁,在官窑的作品中是凹进去的,但在钧窑作品中反而是凸出来的,这个特征倒与山西冯道真墓出土的「月白釉紫斑轮花盘」雷同,不过细究口沿的轮廓线,院藏「钧窑粉青连花式碗」远比冯墓出土者来得细致、清晰。

元 钧窑天蓝釉碗

高10.7公分口径21.7公分足径6公分、敛圆口,深弧壁,圆底,矮圈足,足壁微外撇。通体罩施天蓝色釉,釉质匀润清澈,釉层由上往下垂流,口沿釉薄呈现一道米黄边。施釉至足际,圈足外壁局部沾釉,胎面坚致光亮,足底缘不平整,圈足无釉处,露出土色胎。

元 钧窑月白釉碗

高8.2公分口径18.8公分足径6公分、敛圆口,深弧壁,尖底并有矮圈足。足壁微向外撇。施月白色釉,或因火候不够,釉色略成黄灰,釉质不透明。圈足外底滴一滴釉药,中心微凸,圈足壁、底缘和内周壁无釉处,皆露褐色胎。足底缘经刀旋削,内缘高过外缘。

元 钧窑天青紫斑碗

高8.9公分口径15公分足径4.6公分、敛圆口,深弧壁,尖底并有矮圈足,足壁微外敞。造型神似莲子碗,施釉为天青色釉,口沿一道米黄边,釉面浮现红紫色斑纹,形成蓝天彩霞的装饰效果。釉表面开浅色纹片,施釉至碗壁下缘,外底中心隆起,加施釉药一滴。足壁、底缘和内周壁无釉处,皆露出褐土色胎。足底缘经刀旋削,底缘高过外缘。

元 钧窑天蓝釉碗

高8公分口径18.3公分足径5.6公分、敛圆口,深弧壁,平底并有矮圈足,足壁微向外撇。施釉为天蓝色釉,釉色蓝中带绿,釉表开灰色纹片,口沿则有一道褐色边,釉层丰厚,由上往下垂流,于碗壁下缘可见积釉痕。整只圈足无釉,露黑褐色胎,外壁局部沾黏一些釉药。

元 钧窑天蓝釉碗

高7.2公分 口径17.5公分 足径5.7公分、敛圆口,深弧壁,尖底并有矮圈足。施釉为天蓝色釉,施釉由上往下并未完全至底部。釉层上薄下丰,口沿釉薄则有一道褐色边,碗壁下缘处有两滴釉滴垂流。整只圈足无釉,皆露出土褐土色胎。

金-元 钧窑天蓝三足炉

高7.6公分口径9.1公分腹围32.5公分、敛圆口,口沿一道窄边,短颈,腹部扁圆,三短足。通体罩施天蓝色釉,釉层丰厚,釉色蓝中带绿,口沿一道褐黄边,局部有褐色斑点,施釉至足际,三足釉汁积垂成厚釉。内底与三足底无釉,露出褐土色胎。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