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看《天地传说之鱼美人》,曾经对张子游的不理解,终于有了答案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20
不知道还有多少人记得这部电视剧,我十多年前曾经看过一次,但现在只记得零星的片段,如今再看,感触颇深, 原来张子游才是最不被理解的 。

有人说,张子游愚昧懦弱,忘恩负义,纯粹的窝囊废一个 。其实,这样的论调是大部分观众初次观看时对张子游的不理解,因为我们都被影视剧中的故事所感动,从而忽略了信仰,礼教对一个人的潜移默化, 造成张子游和牡丹爱情悲剧的,或许是以下这些原因 。

1. 埋在心底的自卑

一个布衣书生,一个宰相千金;一个身无分文,一个腰缠万贯;一个粗茶淡饭,一个锦衣玉食;两人的 差距可畏是天上地下 。

其实 张子游的自卑一直都深深埋藏在心底 ,虽然他勇敢去了丞相府,但是在面对牡丹时,他永远把自己的位置摆的很低,当宰相嫌贫爱富,要将女儿另嫁将军之子江云飞时,子游更多的是自责和无助, 他连为自己争夺幸福的勇气都没有,眼看着心爱之人上了他人的花轿 。

有观众会说,张子游可以为了爱情去劫花轿,也不全然是自卑。其实大家都 忽略了一个事实 ,那就是 张子游本身是不敢去劫花轿的 ,因为他自卑,对身份的自卑,对爱情的自卑,而他去劫花轿都要归功于鲤鱼精,因为鲤鱼精幻化的牡丹一再告诉他,有 神仙相助 ,子游才信心大增,归根结底, 他有勇气劫花轿,只因他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给了"神明",何其可笑!

2. 推崇愚孝的社会风气

对父亲绝对的盲目服从 。《鱼美人》中的张子游为了 完成父亲的临终遗愿 ,收拾行囊,整装出发,把 自己的婚姻当作孝顺父亲的方式 ,即使知道自己一介穷书生高攀不起相爷千金,却还是毅然往京城开封。

在相府, 张子游受尽百般刁难,横眉冷对,却忍辱负重,不肯离去 ,而他这么做并不是因为对未曾某面的牡丹情根深种, 只是因为这是父亲的遗愿,所以他不能违背 ,这样为了"孝"而罔顾自己的婚姻,自己的自尊,正是愚孝的表现。

其实, 张子游的愚孝过头正是当时整个社会的缩影 。从史料来看,在汉武帝时代便埋下了愚孝的种子,而随着封建社会的各种制度发展到顶峰, 宋元时期愚孝广泛流行 ,甚至出现了以子女残害自己甚至是残害下一代而得名的愚孝表现形式,即"割骨不已,至于割肝;割肝不已,至于杀子"。

张子游所处的朝代是北宋 。彼时,诸多的"孝子剧"中宣扬的孝道大多只注重行孝的形式,孝道对人们的约束力空前强化, 所以子游的愚孝过头正是拜当时的社会所赐 。

3. 吃人的礼教

鲁迅先生曾在《狂人日记》中描绘 "吃人的礼教" ,在我看来,这句话对于《天地传说之鱼美人》中的张子游来说同样适用。

张子游自幼饱读圣贤书 。圣贤书云: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所以,当张子游去了宰相府,他仍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 对于自己的未婚妻虽有好奇却从不逾矩 。 无论遭受未来岳父的何种刁难,却仍对他恭敬有加 ,这不是窝囊,只是受礼教束缚,成为了 礼教的牺牲品而已 。

礼教是一个强大的思想镣铐 。而当时的宋朝 "存天理,灭人欲" 思想镣铐比真实的枷锁更加可怕牢固。礼教在张子游的心中根深蒂固,张子游活在当时的环境中,就不可能跳出礼教的圈子,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当小莲附身于牡丹,带牡丹去见子游,想让子游带她走时, 张子游的懦弱和害怕 ,这其实这不是窝囊,而是礼教在他身上的体现,因为 他满脑子都是纲常伦理,他所读的书 , 他所接受的礼教束缚了他,他只是时代悲剧下的一个代表而已。

由此可见,张子游的种种行为似乎都有了合理的解释, 对他的不理解,也找到了答案 ,大环境之下,他也只不过是一个受害者而已。

发自内心的自卑 让他一此次 错失美满爱情的机会 ; 愚孝的社会风气 造就了他 失去追求幸福的能力 ; 吃人的礼教 早已 成为他的信仰 ,对于张子游来说, 信仰的崩塌比生命的消逝更加可怕 ,这样的人可悲又可叹!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