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试经4︱面试前,你这样准备,赢offer的胜算提高一倍!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02
笔者不在HR岗位上,但在工作中有6年的招聘经验。我发现,很多大学生求职者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即便有机会参加面试,也很难赢得offer。在这篇文章里,我会跟大家分享,大学生求职者在面试前要怎样做准备。

岗位描述的英文是Job Description,缩写为JD,是对相应职位的职责说明与能力要求。在招聘信息中,一般通过“工作内容”来体现,如下图:

求职者面试前需要把应聘岗位的岗位职责和工作内容分析清楚。确认一下,工作内容是不是我喜欢的?我是否愿意去做这样一份工作?如果答案是否定的,那可以放弃这次面试,直接给HR打电话或者发邮件,礼貌婉拒。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需要多花一些心思,把这个岗位描述牢记于心。

我在面试中经常会问,“你还记得我们这个岗位的岗位描述么?”

经常会听到这样的回答,“不好意思,我记不太清楚了”。

对于这类求职者来说,这次面试恐怕机会不大了。如果连面试岗位的工作内容也搞不清楚的话,展现出这种“不走心”,如何让面试官信任你,给你机会呢?

我在这里提醒一点,牢记岗位描述,无需照搬原文,用自己的话复述下来就行。有些岗位描述的表述得过于拗口,不便记忆,可以改编成易于理解的大白话。当面试官问起,千万不要像背课文一样一个字一个字“蹦”出来,这样会让面试官觉得你死记硬背、不知变通,反而会降低对你的印象值。

准备2:全面了解应聘公司状况及产品状况

了解了应聘岗位之后,下一步需要了解你应聘的公司及产品。这样能够在面试中游刃有余地回答面试官的问题,在交流中更加自信。

我曾听一个求职者跟我说,在接到我司HR的电话之后,他把我司的网站仔仔细细看了两遍,没有错过任何一个栏目。通过这点,他了解到了公司状况,产品情况和最新进展,在面试中侃侃而谈,一举赢得offer。

再举个反面的例子。很多求职者都跟我说,“我特别喜欢你们公司,我崇拜雷军,你们金山和小米不是一家的么?!Balabala。”每到这时候,我都感觉很无语。小米和金山是两家独立的公司好不好!

求职者还需要搞清楚应聘岗到底要做哪些工作,可能与那些岗位有交叉,工作目标是什么。以产品运营岗位举例( 我日常招聘的主要是产品运营人员,就以这个岗位为例 ),如果求职者想赢得这个岗位,需要搞清楚以下几个问题:

首先,需要了解“什么是产品运营,产品运营要做哪些事?” 产品运营分为活动运营、用户运营、新媒体运营、渠道运营、内容运营、社群运营等多个方向,在此不赘述,想搞清楚这个问题非常容易,百度一下,或者是看一些公众账号关于产品运营体系的文章,都可以有清楚的了解。

其次,需要了解产品运营岗位和其他相关岗位的区别和联系。 比如,产品运营和产品、推广、BD、市场等岗位有哪些交叉?有哪些不同?各家公司规模不同,产品阶段不同,很多岗位名称可能并不一致,但工作内容大抵相同。应聘者需要有一个清晰的了解才好。

最后,需要了解“产品运营的目标是什么?” 是不是可以概括为6个字,“拉新、促活、留存”?是不是可以概括成3句话,“把不是你的用户,变成你的用户;把不活跃的用户,变成活跃用户;把不付费的用户,变成付费用户”?

如果想确切了解上述信息,可以关注一些产品运营类的网站和公众号,如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姑婆那些事、鸟哥笔记、馒头商学院等。

这一点相当于是加分项,准备充分的应聘者在试用了应聘公司的产品之后,如果还能和竞品做一些比较,那胜算就更大了。

我曾面试过一个女孩,面试当天提交给我一份我们产品和竞品的体验报告文档,明确指出我们产品在哪几个方面优于竞品,还指出竞品XXX些地方做的不错,值得我们参考借鉴。这就让我很惊喜。

或者,求职者对产品所在的行业有一个清晰了解的话,也有助于赢得offer。比如,这个行业目前是否被资本市场看好?前景怎么样?是否已经出了独角兽企业?哪家公司在今年做了一场特别成功的Campion?

如果你应聘新媒体运营岗位,那你关注哪些账号?关注过竞品的账号么?竞品账号的头条文章阅读量和点赞量是多少?是否可以折算出他们账号的粉丝数量?他们的文章主要分为哪几类?他们的推文有什么特点?他们公账号的“独特人格”是什么?

如果你应聘活动运营岗位,那你关注过近期业界知名的Campion么?如果让你列举今年让印象深刻的5个营销活动,你能说得头头是道么?如果让你策划一个双十一主题活动,你会考虑哪些因素呢?

如果你应聘内容运营岗位,那你觉得业界谁家的内容运营做得好?UGC和PGC分别应该怎么做内容?

以上问题都是开放性话题,在此不提供标准答案。抛砖引玉,希望启发大家对行业的思考。做足准备,才能事半功倍。

准备5:模拟面试场景,想象面试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准备答案

可以想象一下面试官可能会问到的问题,把自己事先能想到的都写下来,尽量想出一个还不错的答案。不要太相信网上流传的“标准答案”,面试是一件见仁见智的事,HR有不同的风格和喜好,所以不能机械和教条。很多时候,面试官在意的不是你回复的内容,而是你的逻辑和思考的方法。如果面试中真的遇到了自己提前准备的问题,大胆自信地回答出来,会给你加分的。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