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相依形胜地,诗人之后先贤来!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23
川中丘陵地区有一个美丽的大县射洪县,我诗意的家乡!

家乡有两条江:梓江和涪江。涪江是嘉陵江的支流,在县内南北纵贯,全长88公里,它是家乡的母亲河,唐时称它为武水。涪江两岸气候温和,地势平坦,灌溉方便,交通便利,人口密集,从古至今都是射洪天然的文化、经济走廊。

武水之东有座天宝寨,属于岷山支脉,山高林密,植被丰茂,海拔677m,山麓下依山而建一座四合大院,这就是唐代大诗人陈子昂的故居。

这庭院绿树环绕,松竹盈庭,髙屋大椽,栋宇栉比,户对苍岑,院靠青山,门前远眺有玉带般的小溪流过,近观有宽阔的马路延伸到云深处。这里虽不是人间仙境,但却是诗意栖居净身修心的好处所。公元659年,陈子昂降生在这里时,他的父亲陈元敬求仙学道已经有十年了。

陈元敬既习儒业,又兼采百家,致使儒佛道墨等思想笼罩着整个陈氏家族。陈氏家族既是乡里的富豪,又是县里的望族,家族成员都像陈元敬一样,豪侠仗义,慷慨济人,在乡里口碑非常好。在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的封建社会,偏远的射洪武东山区,家庭教育与社会环境,在陈子昂的心灵打上了深深的烙印,再加上家乡山水给予的灵气、淳朴的民风的陶冶,必然孕育了他慷慨豪爽的个性,为他后来刚健清峻的诗风和酣畅明快的文风形成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武水以西,今射洪县城以北20公里处有座非常秀丽的山金华山,古称烟墩岭,是金华古镇(射洪古县城)的天然屏障。据《射洪县志》记载:“金者,贵重之意;华者,秀美之意。”金华山下涪江绕,峭壁如削,水照青山,山水相依,美不胜收。樵唱晴空,青崖傍水云中出;渔歌晚照,白日依山画里来。

山上古柏夹道,翠色欲流,花草溢香,碑石林立。山上的建筑以明清风格为主,拙中藏巧。由于东晋时陈勋在此学道,梁武帝天监二年(509年),便建造规模宏大的金华山道观,与青城山道观、大邑鹤鸣山道观、三台县云台山道观并列蜀中四大名观。宋治平二年(1065年),英宗赐名金华山道观为“玉京观”。清乾隆年间知县庄大椿主持重扩建,依山取势,层叠而上,终于如今所见的山门、南天门,灵祖殿、冥王殿、东岳殿、药王殿、祖师殿五殿,玉皇楼(玉虚阁)、藏经阁楼、山门牌坊楼三楼,天师洞、地藏王洞、老君洞三洞以及纯阳阁和道人院。

南天门联“天下无双景,人间第一山‘’为宋代著名书法家米芾的手迹拓刻,联下两侧‘’蔚蓝洞天‘’为宋代黄庭坚的手迹拓刻。山上还有杜甫《冬到金华山观因得故拾遗陈公学堂遗迹》等诗的手迹拓刻,百读不厌的龙蛇体回文诗碑等。

后山的陈子昂古读书台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千山景色此门有,万古书台别处无”。陈子昂年青时在金华山求学,几年后赴京科考,落第还乡后再登金华山,思绪纷飞,留有《春日登金华观》诗:“白玉仙台古,丹丘别望遥。山川乱云日,楼榭入烟霄。鹤舞千年树,虹飞百尺桥。还疑赤松子,天路坐相邀。”诗中没有一字半句透出一般士人落第后的失意惆怅,倒是选取白玉台、丹丘、山川、云日、楼榭、烟霄这些自然、质朴的景物来铺垫衬托鹤舞虹飞、仙气氤氲的景象。诗人想象赤松子坐在通向天街的路上邀自己同游仙阙,妙笔神思,表达了旷达飘逸的胸襟和道家思想的熏习。

金华山最热闹的虽然是每年三月三真武大帝诞辰日朝山会,但真正扬名于外的却是陈子昂古读书台。陈子昂因开创唐代诗歌新风,首倡金石之音,一扫纤弱之气,是唐之诗祖,在中国文学史上有作特殊贡献,金华山古读书台因彰显他的功绩而闻名遐迩。

古读书台庭院不宽,侧临悬岩,俯瞰涪江,崖高水碧,远山含翠,江心岛尽览无余。漫步院中,林拥台阁,清幽宜人。现存古读书台是清道光十年前后从玉皇宫移往后山,垒石为垣,筑成高台而成。台门门额是碎瓷镶嵌的四个大字:古读书台,门联是马天衢撰书的“亭台不落匡山后,杖策曾经工部来”名联。台内庭院两侧回廊悬挂有关称颂子昂的名人字画,中间通道直达“感遇厅”,厅为明代郭镗主建,“感遇厅”三字劲拔凝重,为当代书法名家林麟补书,厅正中是青年陈子昂白玉全身像,峨冠博带,神态端祥,手握长卷,气度非凡。厅内壁上刻有子昂《感遇诗》38首,外壁上刻有陈子昂生前好友卢藏用所撰《陈伯玉先生别传》。

陈子昂之后,历代先贤纷至沓来,瞻仰凭吊。唐朝杜甫山上留墨宝,牛峤题诗金华山,明代德播九州的同乡杨澄杨最父子拜谒遗址,清末张船山论诗读书台,原国家副主席、人大副委员长张澜赋诗陈公学堂,原全国政协副主席、中科院院长、万能博士钱伟长曾驾临读书台,著名文学家、文化大家郭沫若闻知金华中学为唐代大诗人陈子昂故里名校,也欣然为该校题写校名。1988年和1992年两次陈子昂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子昂故里召开,外国友人也缅怀题诗:两江不甘寂,高歌陈子昂。平生多不幸,死后人敬仰。

目前,古读书台还在提升完善中,估计一年后“一代文宗,大廉不谦”诗廉文化基地将全面对外开放,欢迎各方游客。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