莘塔的杰出人物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7-02-16
张翰,字季鹰。西晋文学家,吴郡吴江(今江苏苏州)人。[3]
张翰父亲是三国孙吴的大鸿胪张俨。张翰为人纵放不拘,而有才名,写得一手好文章,都说他有阮籍的风度,所以给他一个称号叫做“江东步兵”。一日,会稽人贺循奉命前往洛阳,所乘船只停泊在闾门,贺循在船中抚琴一曲。张翰恰好经过,听到琴声,便上船拜访。两人虽素不相识,却一见如故,互相钦佩和喜悦。张翰问贺循的去处,方知是要去洛阳,于是他说:“正好我也有事儿要去洛阳。”便和贺循同船而去,连家里人也没有告知。

齐王司马冏执政时期,征召张翰为大司马东曹掾。张翰告诉同郡的好朋友顾荣说:“现今天下纷纷扰扰,灾祸战乱都没有停止。您名声远播四海,想要退出政坛很难。我本来就是生活在山林之中,对现实社会没有抱持期望。您要明智地来思虑前进或是后退的规划。”顾荣握住他的手怆然说:“我也想跟你一起采南山的蕨草,饮用三江的清水。”

张翰一日见秋风起,想到故乡吴郡的菰菜、莼羹、鲈鱼脍,说“人生最重要的是能够适合自己的想法,怎么能够为了名位而跑到千里之外来当官呢”,于是弃官还乡,著有《首丘赋》,诗文大多没有流传下来。不久,齐王司马冏兵败,张翰得免于难,世人都认为他的弃官是看准时机。政府因为张翰是私自离开职位就开除了他的公职,张翰却由着自己的性子来,不愿意为了名利去束缚自己,有人问他说,“您可以一时生活很快乐,难道你没想过百年之后的名声怎样吗?”张翰回答说:“给我百年之后的名声还不如现在给我一杯酒。”,这时,世人才认为他的旷达很难得。
第2个回答  2016-05-30

张翰(生卒年不详)
字季鹰,西晋著名文学家,吴江莘塔人氏,晋惠帝太安元年 (302 年 ) 官至大司马东曹掾,父亲是三国孙吴的大鸿胪张俨。张俨死后不久,东吴就被西晋所灭,作为亡国之人的张翰虽然有才华,善于写文章,但是身受亡国之痛,佯狂避世,不愿意受礼法约束,恃才放旷,很像曹魏时放荡不羁的阮籍,因为阮籍曾经担任过步兵校尉,世称“阮步兵”,所以当时人就称张翰为“江东步兵”。
据《世说新语》记载,东吴灭亡之后,有一次张翰在阊门附近的金阊亭听到有琴声清越,循声找去,原来是会稽名士贺循泊船于阊门下,在船中弹琴,张翰和他从不相识,但是一见如故,顿有相见恨晚的知音之感,两人依依不舍,当张翰问到贺循是去洛阳后,就临时决定也和贺循一起去洛阳,登船就走,连家人也没有告诉。由此事可以看出张翰为人处世确实随心所欲,颇不负“江东步兵”的雅称。
张翰因不愿卷入晋室八王之乱,借口秋风起,思念家乡的菰菜 ( 茭白 ) 、莼羹、鲈鱼,辞官回吴 松(淞)江畔,“营别业于枫里桥 。
据《晋书·张翰传》记载:“翰因见秋风起,乃思吴中菰菜、莼羹、鲈鱼脍,曰:‘人生贵适志,何能羁宦数千里,以邀名爵乎?’遂命驾而归。”他想起了往昔的乡居生活与家乡风物,尤其思念起吴中特产、味道特别鲜美的菰菜、莼羹、鲈鱼脍,于是诗笔一挥,写下了著名的《思吴江歌》:
“ 秋风起兮木叶飞,吴江水兮鲈正肥。三千里兮家未归,恨难禁兮仰天悲。”
当时张翰在洛阳为官,遂去官返乡,于是中国的诗学中就多了一个“莼鲈之思”的典故。
后人对张翰评价颇高,宋代苏东坡有诗赞美张翰曰:“浮世功名食与眠,季鹰真得水中仙。不须更说知几早,直为鲈鱼也自贤。”明陆树声的《长水日抄》对张翰身后名和当世名的看法也颇表赞同。清文廷式在《纯常子枝语》卷五对张翰、顾荣和陆机、陆云兄弟有比较中肯的分析。
张翰也世代受到家乡人的纪念,据乾隆《吴江县志》卷七载,宋元祐年间,吴江知县王辟筑三高祠,将张翰、范蠡、陆龟蒙并称三高,入祠其中,后经历代兴修,规模大备,祠内有塑像等物,每逢春秋都有祭奠。
其墓葬何处,曾有争议。
清康熙屈运隆编纂的《吴江县志》 (1685 年 ) 说:“晋东曹掾张翰墓在二十九都南役圩”。乾隆十二年沈彤等人编纂的《吴江县志》 (1747 年 ) 说:“按《吴地记》云:张翰葬横山东五里。《吴郡图经续纪》云:张翰葬横山东五里,坟亡。《姑苏志》《吴县志》皆因之。则翰墓有确证,不可假托。”后出的乾隆县志不同意康熙县志的说法。
《吴地记》虽然是最早的地情书。但此书“非一人一时之作,为后世重辑之残本”,“有他人之作窜入”。张心澄《伪书通考》称其书“伪窜”。因此该书仅几个字的含糊记述令人生疑。至于后面三本志书是“皆因之”,更难以使后人信服。
清初长洲学者张大纯实地调查后,在《三吴采风类记》中明确记载张翰墓在二十九都二图南役圩,并作《过季鹰墓感赋》:
弭节江干日已晡,季鹰高节冠东吴。宦情落落空千载,墓草青青傍五湖。
杯酒生前轻将相,秋风身后重莼鲈。只今势利滔滔是,过此还应愧汗无?
与沈彤同时代的北芦墟人沈刚中在其《分湖志》 (1747 年 ) 中记述:“南役圩有古墓,无封植树。民指为翰墓”。以后,嘉庆年间 (1800 年前后 ) ,该地曾有张翰墓碑出土,惜字迹模糊。同治九年 (1870 年 ) 吴江知县黎庶昌重修张翰墓并立石。
1958 年 11 月 11 日 ,吴江县文教局派员查明:位于莘塔公社东联大队南役圩南端的张翰墓占地 50 平方米,封土高 1.5 米 ,墓西约 40 米 处的敬信庵曾供奉张翰的神位。墓碑和木神位已于去冬今春毁掉。当时建立三人保管小组,插牌明示。
2000 年秋调查:张翰墓已于 60 年代中期毁掉,遗址在今莘塔镇枫西与荡东两村 ( 即原东联大队 ) 之间的东枫小学内,前排平房教室西半部即墓址所在;敬信庵原址上早已改建成村办公所和小工厂。张氏后代仍在东弥陀村,有东张、西张两支系。枫里桥、南役圩、莼鲈港又名二图港等都是当地地名;在明清朝均属二十九都二图。方言“二”念成“尼”,“二图港”转音成了“弥陀港”。此地在元荡东北滩。志书上元荡名“莼菜荡”,鼋荡、元荡均是后来的说法。
迮氏家族
同里陈去病 (1874 ~1933)在《五石脂》( 第304 页) 中说,元末农民大起义,群雄纷起,反对元蒙政府,元顺帝逃往塞北,在中原的蒙古族达官贵人也四散逃跑。河南有一蒙古家族迁移到吴江,避居南莘塔村。为防备不测,只得放弃蒙古族姓氏,改用汉字“迮”姓。据说,他们的祖先居住在中原近百年了,早已熟悉汉文化。起先选择“昨”字作姓,寓意“不忘昨天”。后来又觉得不妥,“昨”字易遭人猜疑。联想到全家族千里迢迢跋涉到江南,于是去掉“日”字,加走之底成“迮”字。而“迮”字本意逼迫、仓促,又有半个“昨”字。一个“迮”字隐含家族命运的几重意义,最恰当不过了。
自元末明初至今600 年间,迮氏家族一直定居在莘塔、芦墟一带,少数后裔分居周庄、黎里等。史料记载的莘塔镇迮姓人物有:
迮原霖(生卒年不详)明洪武三年 (1370年) 入翰林院,修撰《元史》,任通政司右参议。建文四年 (1402 年)“靖难之变”受牵连。仅六龄童迮宥藏匿乳母家,后逃亡高邮,长大后,遇大赦才回归故里莘塔。
迮绍原(生卒年不详)
和陆山斗(字圣谋) 皆为杨廷枢学生,清顺治二年 (1645 年) 与义士陈撰共同出力赎买杨廷枢头颅,安葬之(《明史》有记载),并立木主神位于泗洲寺内。
迮云龙(1691 ~1760)
字耕石,自号三江渔父。清雍正十年举顺天副贡。乾隆元年 (1736 年) 为隆科多幕僚。后隐于分湖之滨,筑室种树,著书自娱。居池上草堂,藏书甚富。
迮尚志(1698 ~1751)
字倍功,乾隆朝内阁中书,为迮云龙族弟。陆燿老师。一生读书谈道,授徒自给,不喜结交外人。有时与诗僧德亮诗词互酬,其族兄迮灏有《淮南倡 ( 唱) 和集》行世。
迮朗(生卒年不详)
字辉庭,又字蕴高,号卍川,画家,篆刻家,莘塔南传人。清乾隆五十四年 (1789 年 ) 举人,以校书得官,后久客京师,嘉庆朝凤阳府训导,北抵居庸,南游楚豫,主讲淮阴书院。所到之处,与文人士大夫广泛交往。初在京师,以工笔山水名动公卿间,归里后则多写意花卉。工铁笔,私淑张雨亭(锡珪)、顾云美(岭)、陈山阳一派。有印谱。著《绘事琐言》(1797年成书),《绘事雕虫》(1809年成书),《三万六千顷湖中画船录》(1795年成书),《郢垩集》,《墨香居画识、墨林今话、广印人传》。为人善谈,有才干。
迮鹤寿(1773 ~?)
字兰宫,号青崖,迮朗子。清道光六年(1826年) 进士。授池州府教授,擅长考证,凡三代制度皆欲旁搜曲据,证明己说,而使之完备。精研古义,比求其原。曾著《帝王世纪地名衍推》,衍推三代,包括土田户口,又考据夏、殷、周的九州经界,推算封建井田制度。 (1844 年) 题“万青遗泽”匾额时 72 岁。道光年以文名于乡。
丁逢甲(1864~约1929)民俗小说家,吴江莘塔人氏,字坤生,号壮者,室名延月楼。南社早期社员,入社号为18。他曾在周庄沈氏义庄小学做过教师,王大觉是他的学生。后来,王大觉刻印其先人的著作《青箱集》,请丁逢甲为之写了序。序刊载在《南社丛刻》二十集中。
丁逢甲所著的小说《扫迷帚》,共二十四回,在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出版的《绣像小说》第43号至52号上连载,后来,又在1906年出版的《广益丛报》第4期至27期上转载。1907年,小说单行本由商务印书馆出版发行。阿英在《晚清小说史》中曾给予《扫迷帚》很大篇幅的介绍和很高的评价。
丁逢甲还写过不少倡导妇女解放的文章,以“堃生”、“壮者”为署名,发表在《妇女杂志》上。《妇女杂志》于1915年5月创刊于上海,1931年12月停刊。王蕴章、朱胡彬夏先后主编。许多新文化运动的先驱和知名人物都参与撰稿,如鲁迅、沈雁冰、周作人、周建人、向警予、胡愈之、巴金等。丁逢甲写的《论婚制》、《我所见之本地妇女生活现状》,至今还被人经常被人引用。
凌泗(1832-1907)
吴江莘塔人氏。字龂仲,号磬生,晚自号莘庐。同治十二年(1873)副贡生,候选内阁中书。师事同邑潘纬、陈寿熊。光绪初与同邑李龄寿参校凌淦所编《松陵文录》、《吴江续志》,三十一年(1905)废科举,兴学堂,出任学务公所总理事。有《五亩园志余》一卷、《桃坞百咏》(谢家福注)一卷,望炊楼丛书本,苏州市图书馆藏。凌泗著《莘庐遗诗》(民国三年刻本)卷首有沈廷镛撰《凌磬生府君行述》,云:“府君生道光十二年闰九月二十二日,卒光绪三十二年十二月十九日。年七十有五。”是其生年公历为1832年,卒年公历为1907年(光绪三十二年十二月十九日,公历为1907年2月1日)。
凌昌焕(1873~1947)
字文之,近代著名教育家,吴江莘塔人氏,1900年(光绪二十六年 庚子,二十七岁)到上海,1906年入上海商务印书馆编辑所,1907年由黄炎培校长聘为上海浦东中学教员,1912年6月经杜亚泉先生介绍再入上海商务印书馆编辑所,任自然科编辑,曾任吴江旅沪同乡会会长(1925年前)。1932年1月28日后,上海商务印书馆等遭日本飞机炸毁,被解雇,时年六十。后在上海中华教育用具厂、南洋中学任教员及编译工作,抗战胜利后返乡,1947年于浙江嘉善西塘镇江家大宅三女家去世,享年74岁。淩昌焕曾参与《黎里续志》(1898年刻本)校勘,《辞源》(1915年)、《植物学大辞典》(1918)、《动物学大辞典》(1927)的编纂。其主要编(译)著:《共和国教科书新理科教授法》(1913年)、《共和国教科书生理学》(1914年)、《中学新撰动物学教科书》(1916年)、《三好学植物学讲义》(1918年)、《自然》(1923年)、《植物标本采集制作法》(1936年)、《小学自然科教学法》(万有文库)、《动物标本简易制作法》(1947年)。国家图书馆藏有其书(目)90余种。
凌莘子(1895~1951)
南社社员,吴江莘塔人氏,名景坚,字昭懿,又字太昭、凯成,号莘安。莘塔名绅,当时与南社台柱柳亚子齐名,都是当地兴中会革命老人——金鹤望的门生。
1915年,凌莘子与号称“神州酒帝”顾悼秋等人经过商榷而成立了酒社。同年,参加柳亚子在黎里组织的酒社。据说,他的酒量很好。酒社活动每年中秋前后举办。其中以1919年的聚会最为盛大。参加者除黄娄生、柳亚子外,还有凌莘子等十三人。后汇编成册,名为《闹红集》。
1917年,凌莘子编成《紫云楼诗集》,柳亚子、姚石子分别作序。柳亚子对凌莘子的诗评价很高,他说:“分湖后起之秀,吾推凌昭懿”。凌莘子的《紫云楼词》婉约动人,清新可咏,如“美人毕竟解怜才,佯倚阑干看月来。却怨华鬘仙眷属,如何小谪下蓬莱”、“功名输与牧猪奴,笑我已拼隐荻芦。只为余情犹未了,瓜舟荡桨过分湖”。
1923年11月15日,凌莘子主编的《大汾湖》半月刊创刊。它宣称“对于围故做整理工作,对于新潮抱介绍的旨趣”。该刊以监督地方行政教育、敢于揭露土豪恶棍之横行著称。1925年1月1日 ,改版为《新莘塔》半月刊。此刊对研究苏州地区革命史有重要意义。
1935年7月,凌莘子任吴江县直属第六区(芦莘厍周)书记。
凌宅在抗战期间被日寇焚毁。旧址处是莘塔卫生院。凌莘子的紫云楼连一点影子也看不到了。
陆斌(1987~至今)
田径运动员,吴江莘塔人氏,1987年5月19日出生。1999年9月进入苏州市体校从事田径短跑训练,教练郭文俊;2007年进入国家集训队,教练郭文俊。
主要成绩:
2005年 全国中学生运动会男子100米冠军;
2007年 全国田径大奖赛苏州站男子100米冠军;
2007年 全国田径锦标赛男子100米第五;
2007年 全国大学生运动会男子200米冠军;
2007年 全国田径冠军赛男子100米第三;
2007年 全国城市运动会男子100米第三、男子4×100米接力冠军;
2008年 陆斌和队友在北京奥运会的男子4*100米比赛中成就了中国田径的历史:中国男子4*100米首次进入了奥运会的决赛;
2009年10月22日晚8时20分,第11届全国运动会田径的男子百米决赛,以10秒25的个人最佳成绩获得冠军;
2010年11月26日,陆斌及其队友在广州亚运会的男子4*100米比赛中以38秒78的成绩获得冠军,使中国队20年后重夺冠军,也打破了亚运会和全国纪录。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