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后面的节气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11-11
冬至后是什么节气啊 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廿四节气中,冬至后面的是什么节气? 冬至后面是小寒.二十四节是: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冬至后面是什么节气 冬至后面是小寒.二十四节是: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

冬至后81天到什么节气结束? 冬至后81天到惊蛰和春分两个节气之间的时候结束。因为91天就是九九:3月4日~3月12日(闰年为3月3日~3月11日)。惊蛰:3月5-7日交节;春分:3月20-22日交节。
数九又称冬九九,是一种汉族民间节气。数九从每年阳历12月下旬初冬至开始。数九习俗起源于何时,现在还没有确切的资料。不过,至少在南北朝时已经流行。梁代宗懔《荆楚岁时记》中就写道:俗用冬至日数及九九八十一日,为寒尽。数九寒天,就是从冬至算起,每九天算一九,一直数到九九八十一天,九尽桃花开,天气就暖和了。实际上,是九九又一九,耕牛遍地走--整整90天,数九计日。
汉族传统文化中,九为极数,乃最大、最多、最长久的概念。九个九即八十一更是最大不过之数。古代汉族人民认为过了冬至日的九九八十一日,春天肯定已经到来。

一九:12月22日~12月30日
二九:12月31日~次年1月8日
三九:1月9日~1月17日
四九:1月18日~1月26日
五九:1月27日~2月4日
六九:2月5日~2月13日
七九:2月14日~2月22日
八九:2月23日~3月3日(闰年为2月23日~3月2日)
九九:3月4日~3月12日(闰年为3月3日~3月11日)
惊蛰:3月5-7日交节
春分:3月20-22日交节
汉族民间广为流传的冬至九九消寒歌,俗称九九歌,生动形象地记录了冬至到来年春分之间的气候、物候变化情况,同时也表述了农事活动的一些规律。广泛流传的九九消寒歌说: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看杨柳,七九河开,八九燕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说出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最后一个节气的名称。 二十四节气:冬至、小寒、大寒、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
其中:
立春正月节 雨水正月气
惊蛰二月节 春分二月气
清明三月节 谷雨三月气
立夏四月节 小满四月气
芒种五月节 夏至五月气
小暑六月节 大暑六月气
立秋七月节 处暑七月气
白露八月节 秋分八月气
寒露九月节 霜降九月气
立冬十月节 小雪十月气
大雪十一月节 冬至十一月气
小寒十二月节 大寒十二月气
你所说的应该分别对应的是:谷雨、大暑、霜降、大寒

冬至这个节气有什么特点 冬至是我国非常重要的一个节气,时值12月22日或23日。在北半球,冬至这天白天最短,夜间最长。昼间太阳几乎直接照射在南回归线上。过了冬至以后,随着太阳直射的北移,白天时间渐渐长起来。俗话说,“吃了冬至饭,一天长一线”。
我国大部分地区都习惯自“冬至”起“数九”,即每九天为一个小节,共分为九九八十一天。民间流传着,“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开;八九燕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这首歌谣生动形象地反映出了不同时间的季节变化。“三九”是天气最寒冷、地面积蓄热量最少的日子,所以有“冷在三九”的说法。
冬至前后,北方的气温一般都在摄氏零度以下,时有风雪天气,容易造成道路结冰现象,所以人们出行时要特别注意,尽量穿软底、平底或胶底棉皮鞋,最好 *** 硬底或朔料底鞋;冬天的鞋掌最好不要钉铁掌;走在冰面雪路面时,一定要放慢步伐,迈小步行走,脚落地时应前脚掌先落地,身体要前倾;背小孩时应改换方式,变背孩子为抱孩子,这样可以防止大人后倾斜摔倒时,把孩子压在身下;老人最好结伴出行,或拄个拐杖。骑自行车、电动车的人们应注意:一是穿衣服要选择方便上下车的衣服,不要把衣服拖拉在车座后,防止下车时衣服挂在车座上;二是带帽子的衣服,骑车拐弯时视线不好,看不清左右和后方的情况下,最好把帽子放在耳朵后;三是在冰雪路面上骑车时,千万不能拐急弯、车速不能太快、不能急刹闸、不能使劲蹬车、不能带重物;四是出远门的人们有条件的最好坐飞机,其次坐火车,最好不坐或少坐长途汽车。坐飞机长距离出行时,南北温差变化大,要多注意带些御寒衣物,以免因温差太大造成身体不适。
总之,冬至以后天气非常寒冷,出行一定要根据当地气候状况和及时收听收看天气预报,做好出行准备。把应带的鞋帽、手套、围巾、口罩和御寒衣物都应准备齐全以应不测。根据冬至后的气候变化,搞好防寒御寒准备,人们出行的健康才能有保障。

冬至后每天长多少时间 从冬至开始,阳光直射位置向北移动,白昼逐渐延长,平均每天增长白昼时间为90秒以上。
冬至是按天文划分的节气,古称 “ 日短 ” 、 “ 日短至 ” 。冬至这天,太阳位于黄经 270 度,阳光几乎直射南回归线,是北半球一年中白昼最短的一天。我省各地日出到日没有 10 小时左右。冬至以后,随着地球在绕日轨道上运行,阳光直射地带便逐渐北移,使北半球白天渐增长,夜晚逐渐缩短。冬至日虽基太阳高工最低,日照时间最短,地面吸收的热量比散失的热量少,但是地面过去长期积累的热量,还在继续散失,近地层气温尚未降至最低,所以这时还不是一年中最冷的时候。过了冬至,虽然昼渐长,夜渐短,但是在短期内仍然是昼短夜长,地面每天吸收的热量,还是比散失的热量少,所以气温并没有立即回升之势。群众中习惯自冬至起 “ 数九 ” ,每九天为一个 “ 九 ” 。到 “ 三九 ” 前后,地面积蓄的热量最少,天气也最冷,所以说 “ 冷在三九 ” 。天文学上把冬至作为冬季的开始,这对于我国多数地区来说,显然偏迟。冬至期间,川西高原平均气温普遍在0 ℃ 以下,四川盆地也只有6 ℃ 至8 ℃ 左右。不过,川西南低海拔河谷地区,即使在当地最冷

立秋之后是什么节气? 立春太阳立头上,燕子伴着柳叶唱;雨水细雨绵绵下,请把雨伞随身挂; 雷打惊蛰夜,一夜暖一夜;春分节气天气好,再数十天短袖找;清明时节雨纷纷,长袖可往箱子扔;谷雨(这个节气十在和我们城市人没关系);立夏太阳当头照,注意防晒皮肤好;小满小满,游泳池爆满;芒种蚊虫天上飞,花露水记住随时喷;夏至早晚天气好,健美瘦身按时搞;小暑西瓜天天吃,当心晚上裤子湿;大暑天气热死人,空调电费吓死人;立秋过后二十天,要和短袖说再见;处暑天气渐渐凉,不要再做凉拌尝;白露气温降得块,外套服装随时带;霜降温度说不好,注意保暖别感冒;立冬火锅吃得香,体重增加肥肉长;小雪大雪南方不下雪,一般这个节气指东北;冬至节气小狗怕,写写遗书把命挂;小寒大寒天气冷,天天数九日子等!

立冬后面的节气是什么 小雪二十四节气:
春季:立春 | 雨水 | 惊蛰 | 春分 | 清明 | 谷雨夏季:立夏 | 小满 | 芒种 | 夏至 | 小暑 | 大暑秋季:立秋 | 处暑 | 白露 | 秋分 | 寒露 | 霜降冬季:立冬 | 小雪 | 大雪 | 冬至 | 小寒 | 大寒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