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谢冠宏的“万魔声学创始人谢冠宏:我的富士康10年”有感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23
谢冠宏事件发生是在2012年10月,我那时还在富士康,是在2013年农历年回集团总部开会时才听到这件事情。后来谢冠宏提告,到2019年判定胜诉,获赔约500万人民币。相关新闻大家都可以去网路搜寻“谢冠宏”,有很丰富的报道。我们都认为郭台铭无情无理,但是从另外一方面来看,上帝把你的门关了,一定会为你留一扇窗,这也促进了谢冠宏的创业,经过富士康的历练,郭台铭的折磨,创业对谢冠宏已经是小菜一碟。

大家可以从文章中看到谢冠宏是如何被历练的,除了本身的性格及真实的努力外,有大厂的合作历练,有郭台铭的知遇及培养,有面对苹果的特色,也有Kindle的突起,这印证了一个人才的培养,确实是要在挑战性的任务中进行。有人可能会被淘汰,有人挺过来了,职场上不就是这样的竞争与成长,胜出与淘汰,不管如何,没有努力就很难成功。

我职业生涯中第二段最大的成长也是在富士康经历的,我的轨迹是把制造做好而争取代工机会,谢冠宏是有能力开发产品,带领业务。虽然高度及过程不同,但是共识就是在富士康学到很多东西。富士康也是给了很多机会,就是自己要争取自己的生意,只要上了规模,可以切出去自立门户,成为一个BU,也就是自己的公司,达成内部创业,所以总经理副总一堆,都可以在外管理一家公司,例如事业群营收都是四五千亿台币的规模,单独上市则可达到几千亿人民币的市值,所以人力资源丰富到可以在富士康收购日本夏普时派了两百多名经理以上主管进驻夏普工作。

谢冠宏在北大光华分享的四点经历,也同样值得我们学习。反复阅读,确实觉得自己还有很多不足的地方,需要继续改善。我也和朋友们分享这篇以当事人第一人视角写出来的文章,类似传记,从中可以学习及优点,让我们可以成长。

富士康真的不是血汗工厂,富士康是技术密集,没有过硬的制造加工能力,不可能得到国际大厂的青睐,进行巨量的代工。但制造加工能力是其优点也是罩门,就一辈子做代工很难翻身,因为翻身要做品牌就会遭受到客户的砍单及抛弃,因为与其竞争。谢冠宏说到:“如果没有富士康10年基本功的训练,没有那次意外的离开,我还是惯性在龙华那个庞大的工业园里转圈圈,那么,就没有今天大家看到的1MORE耳机,中国工业史很多事情也要改写了。现在回想起来,这些都是人生的机遇。“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