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陀根本错误:经验主义和还原论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20

佛陀对于无我的认识其实是有错误的, 佛陀只是用了经验主义和还原论的方法,将自我整体分解为经验性的五蕴,还原成微观上分立的生灭现象,通过禅修状态下的经验感知,发现五蕴都是刹那生灭的,这当然会得出“无我”的结论 。因为现象都是生灭的,前后现象都是各自相异的,所以杂阿含313经说:“有业报而无作者,此阴灭已,异阴相续”,这里的异阴就是前后相异的五蕴。 由于自我的存在必须要建立在持存性和同一性基础上,五蕴的刹那生灭否定了持存性,五蕴的前后相异否定了同一性,所以佛陀认为不可能有同一自我的存在。 而佛陀的原始教义并不承认非五蕴的阿赖耶识以及如来藏等梵我化的本体,认为自我只不过是五蕴的因缘聚合。杂阿含1202经说:“如和合众材,世名之为车,诸阴(五蕴)因缘合,假名为众生”。斯里兰卡的菩提比丘说:“根据巴利文经典,个人只不过是一个复杂的五蕴统一体,每一蕴均有无常、苦与无我三种基本特性”,缅甸马哈希尊者亦言:“禅修者了解自己只是由名色(五蕴)所构成,其中没有永恒的实体,只有身体的现象和能知的心这二者存在而已”。帕奥尊者则称:“众生的身心是由五蕴所构成的。由于无明、爱欲与邪见的缘故,他们将这些五蕴认定为我。”

佛陀之所以认定每个生命个体只是生灭的五蕴所构成,是因为借助于被叫做毗婆舍那的内观禅修方法(巴利文Vipassana,一种侧重于对身心现象的生灭性进行如实禅观的动态性禅修方法,也称为四念住),对身心现象进行分解还原,只能经验观察到五蕴以及五蕴的生灭现象,但这种经验观察的方法和还原论的思维方式其实是有严重缺陷的,无法认识自我和存在的完整真相。 从经验观察的角度来说,最多只能说可被观察经验的身心现象都不是"我",但是逻辑上却不能排除无法被经验观察到的具有同一性的本体自我的存在,绝不能把观察感知的经验现象视为全部。 除了可被观察的经验现象,还有可能存在无法被经验观察到的形而上本体。本体无法被直接观察,属于经验之外,只能靠理性思辨和直觉认识而认知,而佛陀在这方面没有能深入下去,过强的经验主义和实用主义以及理性思辨能力的欠缺,阻碍了佛陀认识的进一步深化。

佛陀并没有从整体论的角度去理解自我,五蕴相续生灭的整体序列,不同时间段的不同身心现象,其实就是同一自我。自我是一种整体性现象,只能整体的去考察。在更深层面上,五蕴生灭的整体序列其实是本体性的先验自我在现象界的不同时刻的相续展开,它是潜在的本体自我的现象性的反应。 就像量子力学里电子不同时刻的经典本征态(相当于确定的物理量)实际是同一电子的量子叠加态在不同时刻的展开,尽管每个时间点的不同本征态是各自不同的,而且也是分立性的相续生灭,然而它们却是同一量子叠加态的展开。被观察测量的单一经典本征态是现象,而抽象的量子叠加态则是本体,尽管量子叠加态无法被直接观察,但是却可以借助于对本征态的经验观察和逻辑推断,进而逻辑推导出量子叠加态的必然存在,这正是著名的电子双缝实验所显示的。我们不能因为电子每一时刻的物理量不同,就否认存在同一电子。同样,我们也不能因为自我在童年,青年和老年的相貌不同或者构成身体的细胞不同以及思维意识的不同,而将整体性的同一自我进行否认,从现象观察的角度,自我是一种整体现象,将身心现象进行分解的还原论做法是无法认识事物的完整性质的,还原论有偏颇局限。

具有同一性和持存性(连续性存在)的独立自我本体是完全存在的,在我所创建的革命性的心物波粒二象的理论体系当中,它就是现象界之外(物理时空之外)的具有意识性的波性本体,也可以称为波性意识或者量子自我,或者称为先验自我。我们所经验感知的自我身心,即佛法所说的现象界的相续生灭的五蕴现象,其实是一种经典自我,或者称为经验自我,它是形而上学的本体界潜在的同一波性本体(量子自我)的粒性坍缩,近似于一种投影,这就类似于三维物理空间上的经典本征态(粒性),是抽象数学空间内的同一量子叠加态(波性)的不同坍缩。由于波性意识具有明显的独立性(独立于现象之外并有自己的个体性),恒常性(连续性),主宰性(影响支配现象),所以波性意识本体即是佛陀所否定的神我。天行新学是明确的有我论,而不是佛教的无我论,二者是根本对立的。佛陀只是认识到经验现象的非连续性(离散性),但是经验主义的禅修方式却使得他排除了现象界之外的连续性本体,所以犯下了大错误,造成了佛教必然的教义矛盾,突出表现就是上座部佛教荒谬的五蕴和涅槃的严重二元割裂,以及异时缘起的难以成立,还有轮回主体问题,以及业力存储的难题等等,这也是后期部派佛教发生严重分裂并逐渐产生和佛陀原始教义看似相同但是本质完全对立的大乘佛教的根本原因。

我认为,佛教后期的教义混乱以及教派分裂的根源是佛陀的错误引起的,佛陀自己也不是一个真正开悟解脱的人,而只是一个走在半路上甚至还根本没有找到正确的前进方向的人,他对自我和存在的认识还太粗糙原始了,远远没有达到他号称的所谓究竟解脱。至于后代的佛教祖师和佛陀弟子们,离解脱更是差得遥远,他们连佛陀的明显错误都无法认识到,并且严重依赖于佛陀这个宗教权威,如此怎么可能解脱呢 ?在佛陀本人错误的无我教义引导下的禅修实践和解脱路径也是必然错误的。无常无我以及缘起和涅槃皆是谬见,正如佛陀本人所说,“邪见生邪行,生邪智,生邪解脱”。对自我和存在的严重扭曲认识,绝不可能找到正确的心灵解脱和自由之道,也绝不可能实现真正的苦灭,佛陀宣称的解脱轮回只不过是幻梦一场!

我认为你并没有看懂我说的是什么,而且异时缘起本就是一个佛教词汇,它指的是缘起支的异时性,而不是同时性。

佛陀的缘起法确实是异时缘起,也只能是异时缘起,因为佛陀不承认非五蕴的本体的存在,那么这意味着当下现象的生起必然要依赖于前面生起的五蕴现象,也就是前一个现象缘生后一个现象,这两个现象必然是异时的。在上座部阿毗达摩里面,这种缘起被列为二十四缘当中的等无间缘(也称次第缘),是必须要有的。前一个现象叫做“缘法”,后一个现象叫做“缘生法”。前为因,后为果,两者紧密相续,次第生起。

然而根据佛陀的生灭无常理论,这个观点是不可能成立的,因为根据佛陀本人的生灭无常的理论,前一个现象必然是灭去了,已经灭去的现象怎么可能缘生出新的现象?前后现象的相续无法衔接,而所谓的次第缘其实是一种强行的无理认定,没有任何逻辑支持。

如果要缘生出新的现象,那么只有两种可能:

第一,前一个现象并没有灭去,依然还驻留着,这意味着现象必然是持续存在甚至可能是恒常不变的,被观察的灭其实是假灭,是经验上的错觉,然而这已经和佛陀最根本的无常理论矛盾。

第二,当下现象的生起并不是依赖于前一个现象,而是依赖于现象背后无法被经验观察的形而上的本体,这个本体一定是非经验性的五蕴,是五蕴生灭序列之外,那么这就难以否认不可被直接观察体验的恒常性,主宰性和独立性的本体性存在,这和佛陀最根本的无我(无本体)理论矛盾。

通过还原论的方式,将身心现象分解还原为五蕴,依靠禅修经验观察,分别对不同时间生起的不同的五蕴现象进行观察觉知,于是佛陀“如实”地观察经验到现象的生起依赖于其它现象(缘起),“如实”地观察经验到现象的生灭(无常),“如实”地观察经验到前后生灭现象的不同,没有同一性(无我),进而认为被观察经验的现象是不圆满的(苦)。

佛陀却没有意识到这种经验主义和还原论的认识方法根本无法认识生灭和自我的完整实相,也并不是真正的“如实”。认识方法的错误导致了认识结果的扭曲。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只见局部,不见整体;只见现象,不见本体;犹如盲人摸象。而佛陀所经验的“涅槃”其实也是经验上的错觉,它之所以产生,和佛陀还不懂的迄今为止人类尚未充分认识的,具有潜在性和先验性的波性意识的特性有密切联系。佛陀被禅修经验严重的局限住,由于缺乏深入的理性思辨,拒绝形而上的思考(十四无记的提出以及对生灭机制缺乏深入的理性审视),过于依赖于禅修经验和神秘体验,过于强调灭苦灭烦恼的实用倾向(这一点在箭喻经中有明显表现),最终造成严重的认识错误和实践错误。

佛陀并不仅仅是这一点的错误,还有其它很多或大或小的错误,暂不一一列举。毫无疑问,佛陀本人并没有达到他所自称的觉悟,也没有实现他自认为的解脱,佛陀的认识是很粗糙原始和有严重漏洞的,难以承受理性的审视。也正是因为佛陀本人的认识局限和严重不足,造成了他所创立的佛教在他死后不久就开始产生严重的混乱分裂,围绕生灭和无我以及涅槃等根本性理论问题产生了各种矛盾歧见以及不同的佛教支派,部派佛教的种种分裂以及其后大乘的产生都是必然发生的。大乘理论的本体化倾向以及假托佛陀名义伪造经典和新的教义其实更像某种程度的迫不得已,从中观到唯识到如来藏思想,一步一步的本体化,一步一步向婆罗门教梵我不二的教义靠拢,逐渐失去了自己的特色,进而逐步被同化,印度佛教最终灭亡。而其实婆罗门教的梵我不二论尽管也有一些不足,但某种程度上反而更接近真相。完全背离佛陀根本教义,实际是伪佛教的的大乘佛教尽管伪造了几乎全部的大乘经典,可是在理论完善度上确总的来说是越来越进步,但是依然还有太多的错误扭曲。当然这只是针对中观唯识如来藏这一系列的理论发展,而不包括类似净土宗这种低级的世俗化佛教,也不包括禅宗的卖弄玄虚以及密宗的种种不光彩的恶行。

依靠伪造经典和各种不择手段发展信徒,往北流传并发展壮大的北传大乘佛教,以及尽力保持佛陀原始教义特色,却把佛陀的错误通过阿毗达摩放大到极端荒谬的南传上座部佛教,都有着各自严重的致命硬伤。经典的谎言越来越无法掩盖,理论的漏洞也越来越无法掩盖,由于对佛陀本人的权威崇拜等种种原因,使得佛教自身难以完成理论的革新,难以完成实践方法的突破,佛教徒也无法面对一个平凡的,有错误的,没有觉悟的佛陀,所以只能徒劳的自圆其说,最终也越来越失去其教义的公信力,因循守旧的佛教徒们将成为佛教衰灭的陪葬。

龙树也发现了这个严重问题,他认为次第缘不可能成立。龙树对部派的破斥,实际就是对佛陀本人的破斥,因为佛陀本人也并没有注意到这个明显问题。如果真注意到,他不可能不提。(上座部说阿毗达摩是佛陀所讲,可是如果阿毗达摩确实是佛陀所讲,那么佛陀更容易被推翻了)

龙树的思辨能力相比佛陀还是有进步的,至少他意识到了关于生灭的一些严重问题,但是他的解决方式却错误了,他将生灭的真实性完全否定了。认为生住灭不可能是真实的,只能是幻生,这走向了另外一个极端。

龙树在中论里面也同样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就是我曾经批判过的那句“云何于一处,一时聚三相”。龙树认为生住灭不可能是同时发生的。可是,可是。。。

在普朗克空间(一处)的普朗克时间(一时)之内,生住灭确实是同时性的。这个就是时空的量子化导致的。龙树本人并不理解,也错误的排除了它。

龙树主观上当然是要维护佛法的,就像我当初主观上也是尽力维护佛法,我不相信佛陀犯错误,我认为是后代犯了错误。 然而我和龙树不同的是,经过大量的对佛教经典的阅读,经过对大小乘的对比,经过深入的理性思辨,并结合自己的禅修实践经验,我发现原来最根本的问题是出在佛陀身上,是佛陀本人的认识方法论(经验主义+还原论)的错误导致的。

龙树的《中论》是在破斥当时部派佛教的观点,然而部派佛教其实只是把佛陀的观点变得更清晰而已。其中最清晰也最接近佛陀原始教义的就是流传到现在的分别说部,也就是现今的南传上座部佛教,可是它的理论却又是最为荒谬的,突出表现就是阿毗达摩把五蕴和涅槃彻底的二元割裂,造成了极其荒谬的结果。这一点我在那篇 《笼罩在南传上座部佛教上空的两朵乌云》 的文章里面已经指出。

所以佛教很尴尬,越是接近佛陀教义的“正法”,漏洞越多,错误越严重,越是背离佛陀教义的“像法”,却越能自圆其说。从思想发展史的角度来看,这却又是很自然的,因为任何一种思想体系,都是从最初的粗糙原始,逐步走向成熟完善。如果佛教能够有勇气正视佛陀本人思想的不成熟,不断进行修正超越,必然能发展的更好,但这对佛教这种封闭性的宗教体系来说几乎是不可能的。如果佛陀被认为是一个并无开悟解脱,犯下严重认识错误的凡人,佛教自身的根本就倒塌掉了,这对佛教徒来说是无法接受的。

所以,一个开放性的,不断自我完善,自我超越的新思想体系就孕育而生,它修复佛陀思想的错误,提出更完善更合理的思想认识,指出新的解脱之道,并不断自我修正,所以必然会有很强的竞争力,最终也将会逐步取代佛教,实现思想的革新,它就是我所创建的天行新学。

这就是佛陀的严重错误,他太实用主义了。

佛陀显然经验观察到了现象的生灭(无常),经验观察到了现象的不圆满(苦),于是认为灭苦第一,就像箭喻经所说的先解决箭伤,但是佛陀却没有深入的理性思辨现象究竟从何而来(箭从何来)?现象的生灭如何发生?他所经验到的现象生灭是否真的能够成立。他表现出极强的经验主义和实用主义的特点,缺乏形而上的理性思辨和追根溯源的精神,后者被认为无益于灭苦而被忽视,可是却正由于这个忽视,造成了佛陀理论的严重矛盾,造成了佛陀只窥一斑而未知全豹,将最为重要的五蕴现象背后的形而上本体忽略舍弃。

不顾当下的箭伤,追问箭从何来的那些看起来很傻的人其实更有智慧,也更有机会从根源上避免屡屡被箭射中。因为他们忍着当下的苦痛,追根溯源,求取真相,方能从根源上实现了灭苦,不再被“箭”射中。更有人求真仅仅是为了求真,而无关实用性的灭苦,那么就更值得尊敬,我始终认为求真应当是第一位的,高于任何实用性的灭苦或者灭烦恼。不臣服于任何权威,不断的质疑性的追根溯源和强烈的非为实用的求真精神才是真正的哲学精神,也因而更加接近真理,通往心灵的终极自由。

佛陀当然不是喜欢形而上思辨和追问本体本源的哲学家,他只是一个有着严重的经验主义,还原论和实用主义倾向的宗教家,创建了一个强烈的经验论特色的独特宗教,只是这个宗教后来又变质了,教义自身的矛盾困惑以及婆罗门教的渗透影响,使得后来的佛教越来越被迫做形而上的追问探求,并逐步走向本体化,大乘佛教尤其明显,而其实这个未必是倒退,而是思想的进步,因为原有的佛陀认识确实存在诸多疑惑和矛盾,无法解决一些重要问题。

佛陀一直说要灭苦,佛陀也认为正见第一,可惜他的正见只是他所自认为的,自我规定的,站在客观的角度理性审视佛陀的思想,佛陀所谓的正见其实并不那么正见,反而他所反对的婆罗门教的思想更接近正确的认识。在理论方面,佛陀的思想明显有严重的矛盾漏洞,而在实践上,佛陀也并没有足够的说服力。况且如果佛陀对生灭的认识都是错误的,如果佛陀的正见其实是谬见,那么谈何灭苦,谈何解脱轮回呢?

我认为佛陀的智慧被大大高估了,对他的不切实际的吹捧实际才是对他的贬低。尽力还原佛陀本来面目,理性认识他的部分思想洞见,理性认识到他部分的思想谬误,才是对他的真正尊敬。

佛陀本人的“无我”确实必然导致断灭论,虽然他自己不承认。也是因为他自己的理论本就充满着矛盾,并不成熟。佛教后期一直想修复佛陀的无我理论,但是最后越修复,越接近婆罗门的神我论。最后阶段的如来藏思想,已经和婆罗门的神我论高度接近了。

这里很多佛教徒,坚持的其实都是佛教教义的变种,他们自己根本不懂佛陀讲的到底是什么意思。如果真正搞清楚了,他们会非常失望的。。。

傅天行 于 (Tue Apr 12 17:25:13 2016) 提到:

关于经验主义和还原论,学习过西方哲学的人应该有所了解,尤其是对于经验主义,西方哲学分析的比较深入,经验主义和理性主义这对认识论上的根本矛盾,贯穿了整个西方哲学2000多年的发展史,并且至今也没能有效解决。

佛教在认识论上研究的非常粗浅,大乘佛教有所涉及,原始佛教则严重缺乏,佛陀本人也没有注意到认识论的重要。

傅天行 于 (Tue Apr 12 17:34:57 2016) 提到:

旧的佛教已经必然死去,如果“佛”这个词是指觉悟,如果确实有解脱之道,那么新的“佛教”也必然会产生,人类对自我的认识以及觉悟将会不断进步,所以我看好我所创立的新学的发展,虽然它还无比弱小,然而它却有着强大的潜力。

我是佛教的掘墓人,也是佛教的继承者,继承的不是佛教的糟粕和谬误,而是继承佛教对真善美的追求,对真理的探索精神。佛陀曾经是我的启蒙老师,围绕佛法提出的种种命题,我做了将近20年的深入探索,然而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理性最终使得我彻底摆脱了佛陀以及他所创立的佛教。我非常尊敬佛陀对真理的探索追求以及曾经付出的努力,但是绝不笼罩在他的光环以及阴影之下,我越来越独立自由的探索,并因此而取得不断的认识突破。

我觉悟了吗?如果觉悟是指完全的认识究竟真理或者究竟解脱,那么我不认为自己彻底觉悟,我强烈认为对真理的认识是无止境的,我同样也不认为自己已经解脱轮回。只是经过对前人经验的学习以及深入思考和实践,我认为我比佛陀以及过去所有自称觉悟的大师们看得更深更远。

尽管人类取得了物质领域的惊人进步,但是人类对自我和心智的认识其实还处在非常蒙昧原始的阶段,越来越多的证据使得我相信,包括佛陀在内的几千年来宗教和非宗教的所有自称或自认为觉悟的人其实没有一个实现他们所认为的觉悟,没有一个人实现真正的解脱,没有一个人真正的终止轮回。在认识自我,追寻自由的漫长征程上,我们其实刚刚起步,对大部分人都还谈不上起步,后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而现在我将开辟出新的方向,新的道路。

如果觉悟是指认识到自身的认知不足,不断的自我反思,自我革新;不断的超越前人,超越自我;不断的朝着终极自由,朝着至真至善的目标无比坚定的迈进,那么我毫无疑问的觉悟了。并且愿意分享我的思考,分享我的经验,分享我的发现,也愿意引导那些信任我,愿意跟随我的人,一起携手朝着光明的彼岸,朝着星辰大海迈进。

对佛教的系列批判:
1、灭佛者天行:我要那诸佛都烟消云散
2、佛陀根本错误:经验主义和还原论
3、笼罩在南传佛教上空的两朵乌云
4、看《南传佛教上空的两朵乌云》有感
5、先验自我论证:对认知的理性考察
6、佛法和新学比较:无我与有我
7、佛法和新学比较:灭苦与求真
8、佛法和新学比较:无常与有常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