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年龄阶段孩子的不同心理需求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01
        你了解自己的孩子吗?你真的懂自己的孩子吗?

      相信很多人的回答是肯定的,“孩子是我生的、是我看着一天天长大的,当然最了解自己的孩子了。”

        不可否认,妈妈是世界上最了解孩子的人,她了解孩子的脾气、爱好、喜欢什么、讨厌什么、好朋友是谁、学习成绩好不好……

        但是,你关注过孩子的心理需要吗?你知道孩子何时需要肯定和夸奖?何时需要被理解?何时需要你的关心?何时需要你给予安全感?

        想必大部分人回答不出来了。其实,不同年龄阶段孩子的心理需求不同,只有正确了解孩子的需求,家长才能有针对性的进行教育。

        安全感是人的最基本需要,会影响人格的形成。内心有安全感的人,自信、勇敢、有自我。相反安全感不足的人,自卑、爱嫉妒、过分在意别人的看法。

        安全感是一岁半以下的孩子最主要的心理需求,妈妈的陪伴是孩子安全感的主要来源。所以,三岁以内的孩子最好由妈妈亲自来带,如果实在条件不允许,至少要亲自带到孩子一岁半以后。

        一岁半至三岁的孩子,对任何事任何东西都感到很好奇,东摸摸西看看,并且喜欢问“为什么?”。孩子的这种好奇心有助于发展各种能力,比如:观察能力、专注能力、思考能力……

        这个年龄阶段,孩子主要的心理需求是探索,孩子通过自己的探索来认识世界,发展各项能力。如果孩子的探索行为总被家长阻碍,会给孩子带来诸多伤害,例如注意力遭到破坏、对外界的好奇心和热情下降、选择能力被破坏……所以,对于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父母要让孩子自由自在的探索。

        三到四岁的孩子处于自我认同期,需要通过家长的认可、肯定等方式获得对自己以及外界的认识,并接纳自己和外界。获得自我认同的孩子内心充满自信。

        这个阶段,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玩“角色扮演”的游戏,比如:警察抓坏人的游戏、医生救人的游戏、老师上课的游戏等等,让孩子充分体验各种角色,再加上家长的肯定、认可、奖励,帮助孩子获得自我认同,建立自信心。

        四到六岁的孩子处于竞争期,无论做什么事都喜欢赢。家长要多和孩子玩,多创造机会让孩子赢,这样有利于孩子对失败形成正确的认识,并且不害怕失败,不害怕竞争。

        家长给4-6岁的孩子最好的礼物是陪孩子一起玩,多让孩子赢。

        小学阶段的孩子,处于结交同伴、建立友谊的时期,这个阶段孩子三五成群,形成一个个小团体,也有些孩子容易被同学孤立。此时,孩子的心理需求是家长的关心和帮助。家长要创造机会,引导孩子结交朋友,帮助孩子建立友谊,融入集体。

        中学阶段的孩子正处于青春叛逆期,自我意识和独立意识逐渐增强,心理发展正处于儿童向成人的过渡阶段。一方面他们渴望长大成人,希望独立,另一方面又依旧依赖父母,需要父母的帮助,从而导致孩子心理上的极度矛盾感。

        这个阶段的孩子,看似长大了,其实内心依旧是个孩子,他们的内心依然需要父母的理解和关心。所以,这个阶段父母需要转化父母的角色,做孩子的朋友,多沟通了解孩子内心的想法,尊重孩子,不批评多引导。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