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要被俩娃气死了,面对孩子不听话,你是怎么忍住不发脾气的?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3-06-29
和孩子生气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怎么办?1、以原则为界限,不发没必要的脾气其实很多时候,家长并不需要对孩子过于严厉,只是孩子当前的行为不能被家长接受,引起了家长的情绪波动罢了,家长们可以回头想一想,这些行为是不是符合孩子成长规律,如果符合,那么就没必要跟孩子发脾气,适当引导其学会正确的行为方式即可。建议家长在发火前,先想想这种行为在孩子眼里是否合理,如果没有超越原则界限,就不要跟孩子发脾气。2、接纳自己的情绪家长在冲孩子发火之后,会感觉到后悔,自责和担忧,认为作为家长不该有这样的负面情绪,其实情绪是每个与生俱来的,每个人都会有,家长也是普通人,情绪是很正常的,关键是要正确的去表达。所以要先接纳自己的情绪,了解和认知自己的情绪,你才会知道如何去做心理干预,以避免做出过激的行为,带给家人和孩子伤害,比如你了解了自己生气的状态,就可以提前采取一些方法来转移情绪。3、接受孩子的不完美,不要过分限制每个
查看原文
查看原文
查看原文
查看原文
查看原文
第2个回答  2023-07-04
面对孩子不听话,忍住不发脾气的方法有很多,以下是一些建议:

1. 保持冷静:试着不让孩子的行为触发自己的情绪,深呼吸,冷静下来,尽量保持理智。

2. 培养耐心:明白孩子的不听话是正常成长过程中的一部分,耐心地与他们进行沟通和引导。

3. 寻找原因:尝试了解孩子为什么不听话,是否是因为困惑、疲惫或恼怒。理解他们的感受有助于更好地应对他们的行为。

4. 制定规矩和界限:确保孩子知道什么是可以接受的行为,什么是不可以的。制定一些规矩和界限能帮助孩子明确自己的行为边界。

5. 提供积极的反馈:表扬和奖励孩子遵守规则、听从指导的行为,这样可以激励他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6. 给予选择权:让孩子有适当的选择权,这样他们会感到自己有控制权,从而减少不听话的可能。

7. 设置限制和后果:当孩子不听话时,设定合理的限制和后果,让他们知道不听话会有不愉快的结果。

8. 寻求支持:有时候,确保自己情绪稳定需要一些外部支持。与配偶、家人或朋友交流,听取他们的建议和鼓励。

9. 自我反省:时常反省自己的表现,并寻求改进。不断学习如何更好地与孩子相处,这有助于建立更健康的亲子关系。

重要的是要记住,不管多么困难,保持冷静和耐心是建立正面教育环境的关键。同时也要接受自己不是完美的父母,偶尔发脾气是正常的,关键是要学会从中吸取经验并不断努力改进。
第3个回答  2023-07-08
面对孩子不听话时,保持冷静和控制情绪是非常重要的。以下是一些方法来帮助您保持冷静并避免发脾气:1. 深呼吸和冷静思考:在情绪激动之前,先深呼吸几次,让自己冷静下来。然后,停下来思考如何处理孩子的行为,而不是冲动地发脾气。2. 学会沟通和倾听:与孩子建立良好的沟通,倾听他们的需求和想法。有时候,孩子表现不好是因为他们无法有效地表达自己,所以尽量理解他们的情感和需求,以更有效地应对。3. 设定明确的规则和界限:确保孩子清楚知道哪些行为是不可接受的,并设定明确的规则和界限。这样,当他们违反规则时,您可以冷静地提醒他们,并实施适当的纪律措施。4. 寻求支持和帮助:有时候,面对孩子的行为问题,可能会感到无能为力或失去耐心。在这种情况下,寻求家人、朋友或专业人士的支持和帮助是很重要的。他们可以提供建议、分享经验或提供情绪上的支持。5. 自我疏导和放松:为了保持心理平衡,给自己留出时间进行自我疏导和放松。通过锻炼、冥想、阅读或从事其他爱好来缓解压力,并提高自己的情绪管理能力。记住,保持冷静和耐心是培养孩子积极行为的关键。与孩子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倾听他们的需求,并为他们树立榜样,将有助于建立积极的沟通和行为模式。
第4个回答  2023-07-04
面对孩子不听话时,保持冷静和控制情绪是非常重要的。以下是一些方法来帮助您保持冷静并避免发脾气:

1. 深呼吸和冷静思考:在情绪激动之前,先深呼吸几次,让自己冷静下来。然后,停下来思考如何处理孩子的行为,而不是冲动地发脾气。

2. 学会沟通和倾听:与孩子建立良好的沟通,倾听他们的需求和想法。有时候,孩子表现不好是因为他们无法有效地表达自己,所以尽量理解他们的情感和需求,以更有效地应对。

3. 设定明确的规则和界限:确保孩子清楚知道哪些行为是不可接受的,并设定明确的规则和界限。这样,当他们违反规则时,您可以冷静地提醒他们,并实施适当的纪律措施。

4. 寻求支持和帮助:有时候,面对孩子的行为问题,可能会感到无能为力或失去耐心。在这种情况下,寻求家人、朋友或专业人士的支持和帮助是很重要的。他们可以提供建议、分享经验或提供情绪上的支持。

5. 自我疏导和放松:为了保持心理平衡,给自己留出时间进行自我疏导和放松。通过锻炼、冥想、阅读或从事其他爱好来缓解压力,并提高自己的情绪管理能力。

记住,保持冷静和耐心是培养孩子积极行为的关键。与孩子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倾听他们的需求,并为他们树立榜样,将有助于建立积极的沟通和行为模式。
第5个回答  2023-07-13
有一次我女儿“不听话”,我气到吼,吼完第二天咽喉炎(老毛病,很容易复发)发作。后来我认真想了好几次,每次没什么事静下来就想这个问题,结合了之后几次我又没控制住发脾气的经验,最后我稍微开始走上了一条“正轨”。
这条正轨的前提是,我认为:
1. 小孩子注定是“自由”的,或者说,90%的孩子是“不听话的”;
2. “听话”的概念很模糊,需要被确切定义,而在我确立了在我们家什么是“听话”之前,这件事是人治而不是法治的,即不公平;
3. 朝孩子发火的收益不显著,会因为孩子的个性、状态、事情的本质而大幅度波动,因此可能不是上上策,需要更好的优先方案;
在我确立了这三个事实之后,我调整了:
不带偏见:她并不是故意的、知其所谓地、有目的性地反驳、抵抗,而是出于天性或后天的习得行为而做了我不喜欢的事情。
定标准:把规矩都提前定好,需要和她商讨的部分,要坐下来认真商讨,一些显而易见的事情,可以不讨论;有过前科的,都一一说明红线在哪,之前没出现过的,第一次不予追究,但是事发时要当即或尽快和她说明标准;而这些标准,不宜过紧;
反馈方式:当她做错了事,我会用不同程度的音量、严肃表情、注视她眼睛的时间长短来传递给她“爸爸很生气,我惨了”的信息,让她停下来,尴尬一会儿,想一想自己做了什么,然后平静地和她把事情立刻说清楚;
不消极:尽可能避免说出负面信息,只表达客观事实,比如“爸爸很生气,你不应该这样,这样很危险,可能会让你受伤”,而不用“你怎么老是不听话!再这样我就不喜欢你了!笨得要死!”,语气可以强硬甚至大发雷霆,但是语言不可以暴力;
关注原因:有一次我在做家务(具体不记得了),她拿着一个危险的东西,我一紧张,就骂了她,她哭得很委屈,事后我问她她才说看到我之前做家务也用过这个才想拿给我,所以她其实是想帮我忙来着。之后我就会很关注“她为什么要这么做/这么想,收获很多意外的小甜蜜。
以上就是我越来越不生气的方法。
总的来说,我认为,之所以她做得不好或者不对,80%的问题是我的问题,要么我没教好她,要么我自己平时也这样,她才耳濡目染。
更何况,基因里的事儿,谁知道呢。
没准在认识我的人眼里,我和她差不多也不一定。
我坚信,孩子就应该被温柔对待,她才会温柔对待这个世界。
就是这些。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