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国是如何影响中国共产党的政治思路策略路线和理论指导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0-10-17
2020年4月22日是列宁诞辰 150 周年。列宁是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导师,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思想家和理论家,创立了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的马克思主义即列宁主义,是俄国布尔什维克党创始人和十月革命主要领导者,把马克思主义从理论成功地转化为实践,缔造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

一、列宁的革命生涯

(一)生平简介

列宁,原名弗拉基米尔·伊里奇·乌里扬诺夫,列宁是他的笔名,于1870年4月22日出生在俄国伏尔加河畔的辛比尔斯克,父亲是一位具有民主主义思想的教育活动家,哥哥亚历山大因参加谋刺沙皇而被处死。在家庭的影响下,1887年秋列宁进入喀山大学法律系学习,不久因为参加学生运动而被学校开除,遭到逮捕和流放。第二年,回到喀山后,他开始研究马克思的《资本论》和俄国早期马克思主义传播者普列汉诺夫的著作。1892年,他筹建马克思主义小组,并将《共产党宣言》译成了俄文,还写下了第一本著作《农民生活中新的经济变动》。

1895年,列宁创立了彼得堡工人解放协会。年底,他再次被捕入狱,14个月的狱中生活后,又被流放到西伯利亚。在西伯利亚的3年中,他开始使用“列宁”这个笔名,写出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一书,并与另一位革命者克鲁普斯卡娅结婚。

1900年2月,列宁结束流放,回到彼得堡后转赴西欧,在德国创办了第一张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的机关报《火星报》。1905年11月,俄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爆发后,列宁回到祖国直接领导革命,并提出了无产阶级政党在民主革命中的策略。12月,莫斯科武装起义失败,列宁又开始了长达十多年的第二次流亡生活。在此期间,他写了《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马克思主义和修正主义》等一系列著作。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列宁又提出了“变帝国主义战争为国内战争”的口号,阐明了社会主义可以在一国或数国首先胜利的理论。1917年3月,沙皇政府被推翻,列宁立即返回俄国,发动武装起义。在列宁的领导下,俄国人民取得了十月革命的胜利,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创立。1923年,遭遇毒弹刺杀后的列宁病情开始恶化,第二年不幸逝世,终年54岁。

(二)重要著作

列宁有一句大家非常熟悉的名言,就是“学习,学习,再学习!”列宁的一生也是学习的一生。他一生学习的最大特点就是深入认真学习钻研当时人类最先进优秀的思想成果并用以实践,不断创新理论。25岁时,就写出了纪念恩格斯去世的著名悼文。他一生著作极为丰富,仅《列宁全集》(中文版)就达60多卷,从各个方面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他的名著如《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总结了马克思《资本论》出版之后资本主义的发展情况,揭示了帝国主义产生、发展和必然灭亡的规律。《国家与革命》,在集中阐发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同时,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无产阶级专政理论和关于共产主义社会两个阶段的学说。《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左派’幼稚病》,批判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左’倾思潮,论述了无产阶级政党的战略和策略。《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叛主义》,批判了唯心主义哲学思潮,捍卫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总结革命实践和自然科学新成就的基础上,深入阐述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论我国革命》,总结了俄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经验,驳斥了孟什维克和第二国际代表人物借口俄国缺乏实行社会主义的客观经济前提来否定俄国革命的论调。毛泽东同志在谈到列宁的著作时说过,列宁的著作好读,可以跟读者交心,其中讲的各个时期的情况有许多跟中国的情况相似,对中国革命和建设更具现实指导意义。

(三)列宁主义

列宁一生潜心研究马克思、恩格斯的经典著作,用马克思主义的宽广眼界观察世界,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新历史时代下俄国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相结合,以创建和培育新型无产阶级政党、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等一系列新的实践经验和新的科学理论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把马克思主义推进到适合于帝国主义时代特点的新的发展阶段。

1903年7月30日,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在布鲁塞尔召开代表大会,会上形成了以列宁为核心的布尔什维克(布尔什维克的意思是多数派)。布尔什维克及其思想体系的产生,标志着列宁主义的形成。1924年斯大林在《论列宁主义基础》一书中系统地论述了列宁主义,并把它定义为:“列宁主义是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的马克思主义”。构成列宁主义的核心内容主要有:帝国主义理论、无产阶级革命理论、民族殖民地问题理论、无产阶级专政理论、建设社会主义的理论和新型无产阶级政党的理论。列宁主义是在俄国实践的基础上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发展和补充。

二、列宁与中国革命

列宁在领导俄国革命和世界革命的过程中,始终关怀着中国人民的斗争,关注着中国革命的发展。他的著作的若干篇章中,对中国的革命问题作了热情的、科学的论述。他的理论鼓舞中国人民进行了推翻帝国主义统治的民族解放战争和夺取政权的国内革命战争,鼓舞了中国人民向着伟大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目标前进。

(一)揭露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强盗行为

1900年12月,列宁刚刚结束了流放生活,就在自己筹办的《火星报》创刊号上发表了《中国的战争》一文。他针对帝国主义八国联军侵略中国的罪行,愤怒地谴责道:“欧洲资本家贪婪的魔掌现在已经伸向中国了”。这次侵略的特点,是打着所谓租借的幌子,先是象贼那样偷偷摸摸盗窃,后来就公开地进行瓜分。他们惨无人道地“杀人放火,把村庄烧光,把老百姓驱入黑龙江中活活淹死,枪杀和刺死手无寸铁的居民和他们的妻子儿女”。文章中,列宁用铁的事实戳穿了沙俄侵占中国东北的无耻行径,指出:就是自我标榜象基督教徒那样“毫无私心”的沙俄,“不惜残杀妇孺,更不用说抢劫皇宫、住宅和商店了”。沙俄侵略中国战争的胜利,实际上是“战胜了中国的起义者”,“战胜了手无寸铁的中国人”。

1916年1月,列宁在《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一文中,以帝国主义“对义和团起义的镇压”为例,阐明它们今天结成的所谓和平联盟,就是准备着“明天的、非和平的冲突”和“分割”。列宁站在国际主义的立场上,愤怒地、科学地指出,帝国主义之间重新瓜分中国的冲突,无论谁胜谁负都是罪恶的。

在《世界政治中的引火物》一文中,列宁以法国侵略者参与镇压云南河口之役为例,尖锐地指出,帝国主义“帮助中国的‘历史政权’镇压革命者!”与此同时,帝国主义者也“懂得对中国实行和平政策比实行掠夺和瓜分中华民国的政策更有利”,施展经济手腕,“力图使中国破产,以便削弱和破坏共和国”。在孙中山任临时大总统时,帝国主义者拒绝提供贷款。但在袁世凯上台不久,他们就争着签订《善后借款合同》。列宁揭露了帝国主义者的恶毒手段,指出他们一方面有利可图,“在几个星期内,一下子就赚得一千五百万卢布的纯利!”另一方面,“帮助中国民主、自由的敌人!”与野心家、卖国贼、反动势力的朋友衰世凯联合起来扼杀共和制度。

(二)期待中国革命的兴起和胜利

列宁在领导无产阶级与帝国主义斗争中,殷切地期待着中国革命的兴起和胜利。

1912年7月11日,比利时《人民报》上发表了孙中山的《中国革命的社会意义》(即《民主主义与社会革命》一文的节录),时隔四日,俄国《湟瓦明星报》转载了这篇文章,并发表了列宁的《中国的民主主义和民粹主义》一文。列宁用不同的社会制度的发展作对比,充分肯定了中国资产阶级在当时的进步作用。他认为,二十世纪初,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就国内矛盾而言,亟切推翻封建制度。领导这场革命的资产阶级“不是在衰落下去,而是在向上发展;它不是惧怕未来,而是相信未来,奋不顾身地为未来而斗争,它憎恨过去,善于抛弃死去了的和窒息一切生命的腐朽东西,决不为了维护自己的特权而硬要保存和恢复过去的东西”。

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受到无产阶级革命导师列宁的高度评价。列宁称赞他是“充满着崇高精神和英雄气概的革命的民主主义者”,能在阶级矛盾与民族矛盾错综复杂的情况下“充分认识到‘种族革命’的不足,丝毫没有对政治表示冷淡”。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是不可磨灭的。它“推翻了中世纪的旧制度以及维护这一制度的政府”,“建立了共和制”。特别是孙中山对列宁领导的社会主义革命表示敬慕,正是在列宁的推动下,在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孙中山制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走上国共合作的道路,又迈出具有历史意义的一步。

(三)提出只有人民群众的英雄主义才能复兴中国

中国人民群众遭受殖民主义者、帝国主义者侵略的痛苦最为惨痛。他们坚决地抵御外侮,反对封建阶级和帝国主义的压迫,强烈要求摆脱半殖民地半封建地位。从三元里人民抗英、太平天国革命到义和团运动斗争此起彼伏,络绎不绝。

辛亥革命之所以能推翻清王朝,正是人民群众,违背袁世凯的意志,英勇奋斗的结果。列宁称赞道:“我们接触到的是真正伟大的人民的真正伟大的思想;这样的人民不仅会为自己历来的奴隶地位而痛心,不仅会向往自由和平等,而且会同中国历来的压迫者作斗争”。尽管这场革命天折了,毕竟不是徒劳无功的。它检阅了被压迫阶级的队伍,显示了人民群众的力量,表明“地球上四分之一的人口已经从酣睡中清醒,走向光明、运动和斗争了”。

三、列宁主义与中国社会主义道路

列宁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发展的重要阶段,马克思主义倘若没有列宁在理论和实践上的贡献,也就不可能对广大人民群众有如此巨大的吸引力。尤其对中国来说,十月革命和列宁主义直接导致了中国人民走上社会主义道路。没有列宁主义就没有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和社会主义改造的成功。

早在1912年,列宁在《中国民主主义和民粹主义》一文中就指出,由于在中国将出现许多个上海,中国无产阶级将日益成长起来。它一定会建立中国共产党。后来,列宁看到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共产党的诞生,他非常喜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