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调剂及处方差错的防范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20
药品调剂及处方差错的防范

处方:是指由注册的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在诊疗活动中为患者开具的、由取得药学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药学专业技术人员审核、调配、核对、并作为发药凭证的医疗文件。

处方包括医疗机构病区用药医嘱单。

医师开具处方和药师调剂处方应当遵循安全、有效、经济的原则。

处方是重要的医疗文件,具有法律、技术和经济上的意义。

处方结构:

1、处方前记

包括医疗机构名称、门诊或住院病历号、处方编号、科别或病室和床位号、费别、患者姓名、性别、年龄、临床诊断、开具日期等,可添列专科要求的项目。

2、处方正文

以处方Rp或R标示,分列药物名称、剂型、规格、数量、用法用量。

3、处方后记

医师签名和/或加盖专用签章、药品金额以及审核、调配、核对、发药的药学专业技术人员签名。

处方种类:

处方分为麻醉药品处方、第一类精神药品处方、第二类精神药品处方、急诊处方、儿科处方和普通处方(医保处方、自费处方)。

按规定的格式分别用淡红色、淡黄色、淡绿色和白色纸印刷,并在处方右上角以文字标明。

处方保存:

处方由调剂、出售处方药品的医疗、预防、保健机构或药品零售企业妥善保管。

普通处方、急诊处方、儿科处方保存一年,医疗用毒性药品、第二类精神药品及戒毒药品处方保存2年,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处方保存3年。

处方保存期满后,经医疗、预防、保健机构或药品零售企业主管领导批准、登记备案,方可销毁。

药物名称:

药物名称包括通用名、商品名、专利名、化学名。

1、通用名

是新药开发者在新药申请时向政府主管部门提出的正是名称,为列入国家标准的药品名称,又称为药品法定名称。

包括国际非专利名称(INN)和中国药品通用名(CADN)

2、商品名

是厂商为药品流通所起的专用名称,有专利性。

处方调配一般程序:

药学专业技术人员应按操作规程调剂药品处方,配方程序:

收方、审方、计价、调配、包装标示、核对、发药。

处方差错防范与处理:

(一)处方差错内容

1、药品名称出现差错

2、药品调剂或剂量差错

3、药品与适应症不符

4、剂型或给药途径差错

5、给药时间差错

6、疗程差错

7、药物配伍禁忌

8、药品标识差错

(二)处方差错类别

1、客观环境/条件引起的差错(差错未发生)

2、发生差错但为发给患者

3、发给患者但未造成伤害

4、需要监测差错对患者的后果,并根据后果判断是否需要采取预防措施或减少伤害

5、差错造成患者暂时性伤害

6、差错对患者的伤害可导致患者住院或延长住院时间

7、差错导致患者永久性伤害

8、差错导致患者生命垂危

9、差错导致患者死亡

(三)处方差错的原因

1、调配工作时精神不集中或业务不熟练

2、选择药品错误

3、处方辨认不清

4、缩写不规范

5、药品名称相似

6、药品外观相似

(四)处方差错防范措施

1、正确摆放药品

品种定点定位,药名朝前朝上,效期远近分个等基本标准要求。

2、配方

(1)配方前先读懂处方上所有药品名称、规格、数量、有疑问不凭空猜测、可咨询上级药师或联系处方医生

(2)配齐一张处方的药品后再取下一张处方,以免发生混淆

(3)贴服药签时再次与处方逐一核对

(4)若核对人发现调配错误、应将药品退回配方人,并提醒配方人

3、发药

(1)确认患者的身份,以确保药品发给相应的患者

(2)对照处方逐一向患者交代每种药的使用方法,可帮助发现并纠正配方及发药差错

(3)对理解服药标签有困难的患者或老年人,需耐心仔细说明用法并辅以服药标签

(4)在咨询服务中确认患者/家属已了解用药方法

(五)处方差错处理原则

1、建立本单位差错处理预案

2、当患者或护士反应药品差错时,须立即核对相关的处方和药品;若发错了药品或错发了患者,药师应立即按照本单位的差错处理预案迅速处理并上报部门负责人

3、根据差错后果的严重程度,分别采取救助措施

4、若遇到患者自己用药不当、请求帮助,应积极提供救助指导,并提供用药教育

5、认真总结经验,对引起差错的环节进行改进,制定防止再次发生的措施

6、参照《中国用药错误管理专家共识》对差错进行分级,并鼓励自愿上报。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