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发生校园暴力的原因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0-10-30
校园暴力的主要原因有学校方面、家庭方面、社会方面和主体自身方面的因素:
一、学校方面的原因
学校是培育新生代使其进入社会角色的重要力量和场所,校园暴力首先直面学校.从宏观角度而
言,当前教育体制和教师管理体制存在的诸多弊端是校园暴力得以产生的根本原因.
1 、教育模式的明显功利性倾向是引发校园暴力的关键
虽然我国已逐步开始强调素质教育,但一种教育观念的转变并不是朝夕之间即能完成的,事实上,
我们现在实行的依然是一种无情的淘汰式教育,分数在很大程度上仍然决定学生及教师的前途.学生从踏进校门的第一天起,就像进了战场,一路冲锋陷阵,学生“为教而学”,教师“为教而教”.许多教师还惯于用制度和规则来约束学生,用成绩和分数来评价学生.这种做法带来了严重的后果:
一是学生和教师均面临巨大的压力,以致于情绪紧张,容易诱发暴力性事件.
世界儿童发展组织曾在调查了75 个国家的教育环境后,针对各种各样的校园事件,发布了一个备忘录,明确列出学校生活带给青少年的20 个不良压力,其中包括学习压力、作业压力、考试压力、升学压力、同学竞争压力、教师言辞压力等,[2 ]这些压力显然都是由片面追求升学率的教育模式导致的.压力太大,一旦达到个体无法承受的程度,其极端的宣泄方式就是暴力.
二是成绩较差者由于得不到教师的肯定,很容易产生自卑感、挫折感.
从心理学的挫折攻击理论来看,当人类受到挫折时,即会产生攻击行为,而暴力行为正是攻击行为的主要方式.教育失败和学校对这种失败的反应结合起来,决定了反社会的后果.[3 ]由此,我们便不难理解,为什么有的差生自暴自弃,在盲从和厌恶中产生逆反心理,对优等生、对教师怀有强烈的敌意以致无事生非、滥施暴行.这实际上是由于他们不能接受现行教育体制下学校强加给他们的“失败角色”,而意图通过这种“特殊方式”来获取教师关注与同学“承认”的结果.
三是学生的道德观念淡薄,不能明辨是非.
一方面少数学生动辄以武力解决问题,甚至违法犯罪尚不自知,另一方面受害的学生大多乖乖就范,不懂得寻求保护自己的途径.由于各类学校都把及格率、升学率、考试通过率作为评价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好坏的主要标准,因此在教育的内容上有所偏失,重视智育,轻视德育,法制教育也没有真正开展起来.另外,性教育作为一个讳莫如深的话题,也迟迟难登大雅之堂,正因为如此,才会出现小学女生把同学遭受“性暴力”当作挨打的无知局面.[ 4 ] 这种无知,无疑给了诸多校园施暴者以可乘之机,以致其一再恣意妄为.
相似回答